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国军  朱煜 《游泳》2011,(5):66-68
起跳是一切跳跃成败的技术关键,跳水也不例外。跳板跳水起跳技术要比跳台跳水复杂,难度大,因为跳板跳水是在富有弹性的跳板上进行起跳的,因此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必须要和跳板的弹性性能、特殊环境及运动员的心理相配合,最终实现稳定起跳。  相似文献   

2.
刘犇 《游泳》2010,(2):54-56
在跳水运动中,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基本的技术,同时也是跳板跳水中难以掌握的技术。走板起跳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空中动作和入水效果,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和比赛得分。随着当今跳水运动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少年选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陈莉 《游泳》2011,(6):52-53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难掌握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和节奏上的失误影响起跳后动作技术的完成,甚至使动作失败。  相似文献   

4.
跳板跳水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跳板跳水技术性强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分析,介绍国内外不同时期有关跳板跳水运动技术研究方法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对人板系统的一些力和能量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立定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规律.方法:采用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何冲等7 gila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缓冲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与其他6名运动员相比.何冲缓冲时间最长(0.08 s),蹬伸压板时间最短(0.2 s),压板末肩关节角度最大141°.结论:髋、膝、踝在缓冲末较小的关节角度可以增加身体重心下降的高度,有利于压板;相关肌群肌肉力量是影响缓冲能力和蹬伸速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难掌握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和节奏上的失误会影响起跳后动作技术的完成,甚至使动作失败。因此,对走板起跳技术进行详细研究是跳板技术研究的关键。采用平面定点摄影测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彭勃、王克楠和王峰3位优秀男子跳板运动员参加全国锦标赛及训练期间队内测验的技术动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3名运动员跳板技术各有优缺点,如果能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取长补短,科学训练,将进一步提高技术,取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跳板跳水从技术上讲可以划分为走板、跨跳、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等几个阶段。其与跳台跳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动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的能力如何。因此,对跳板运动员说,走板、跨跳和起跳技术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几个阶段中起跳是最关键的一环。尽管不应过分强调起跳在整个跳水动  相似文献   

8.
付维维  马骁泽 《健与美》2024,(1):100-102
近年来,中国跳水运动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获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是中国队在国际赛事中的一大夺金点。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要在跳板或跳台上完成起跳前的准备工作及起跳环节,并配合一系列空中动作,如翻腾、转体或将二者结合起来。每一个动作的成功不仅需要运动员展现高超的运动技术,还要求其保证空中姿态的优美和协调,这对运动员自身的素质有着极大的要求,意味着教练员的选材工作是跳水运动的重中之重。文章主要从选材的重要性、跳水运动员的选材要素及选材的误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选材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跳水运动是广大工农兵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竞技跳水中可分为:跳台跳水和跳板跳水。其中又分为:走动跳水和立定跳水。在走动跳水中,一般都包括四个阶段:走板阶段、起跳阶段、空中阶段和入水阶段。走板阶段是以加速度的形式走动的,它与陆上的快速行进有所不同,因为竞技跳水的跳板,是根据物理学的杠杆原理,把有弹性的和有尺寸规定的跳板,装  相似文献   

10.
跳板跳水较跳台跳水更具有明显的节奏和复杂的起跳,给人以高、飘、轻、潇洒,惊险之感。具有一级以上的优秀跳板运动员,如果要向尖端水平发展,我们认为除了提倡发展难度、抓好入水和动作的稳定性外,还应该把提高起跳高度的技术研究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1.
跳水     
G861.211.46 9702993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HL,中,A]/吴延禧∥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1-25日.-7-8(ZZY)跳板跳水∥生物力学∥力学分析∥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跳板跳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能否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和跳板。助跳和起跳的功能,从本质上看,在于获得最佳的蹬离效果,跳达最大可能的高度,完成各种复杂的空中动作。本文从功能的角度着重研究跳板跳水的功跳和起跳,旨在揭示合理的起跳技术;数理分析则力求简洁,以期能为运动员、教练员所理解和接受并对运动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贺帅 《新体育》2023,(4):21-23
跳水运动不仅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更是奥运会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而跳水运动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起跳环节,决定着整个运动过程的质量。最近几年,教练将项群训练理论在跳水运动员起跳技术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解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全国跳水冠军赛2015年赛季的男子10m跳台跳水起跳技术的运动学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改善技术动作提升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4.
用拉远的起跳方式来解决跳台反身跳水动作起跳技术的难题是多年来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摸索出来的成功技术方法。而加大起跳角的起跳技术方式则是少年儿童在学习拉远技术前的理想过渡,因为在少年儿童的腿部力量、动作结构的熟练程度都还暂时没具备学习拉远技术时期,用加大起跳角的技术方法就能为他们解决阶叚性的反身跳水起跳技术问题,同时更为以后学习拉远起跳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合板"是指在跳板跳水时,运动员从走板到起跳过程中每一个动作与跳板自身震动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合板"必须建立在运动员的"走板一起跳"动作与板运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 通过动作节奏与跳板振动频率的高度一致,使运动员最充分地利用跳板挠曲产生的弹性势能,获得高的起跳高度和快的旋转速度。"合板"是决定跳板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跳板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以往国内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将跳板进行单行约束简化, 运用静态负重测试手段对跳板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人一板"模拟模型。该模型在给定运动规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跳台跳水优秀选手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我国跳台跳水的优秀选手,在11和12两届亚运会,巴塞罗那、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的跳水大赛中从1组到4组动作的起跳技术,进行三维和二维的摄影、摄像记录。经过对运动技术图片的解析和力学分析,提出对我国选手起跳技术的看法和建议。例如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提出对增大起跳高度的利弊;从人体的肢体转动,摆动能量的变化研究,提出增大1组动作起跳翻转角动量的起跳新技术的建议。以及3组起跳动作的技术缺陷所在。  相似文献   

17.
跳台跳水1组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体操中自由体操助跑前空翻的下摆臂、后提肘式的起跳技术,与当前跳台跳水1组的起跳技术(称上摆臂式起跳)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前者比后者能获得更大的转动能量,加大了起跳瞬间身体转动的冲量矩,对1组动作向多周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跳板跳水的起跳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借助于计算机对跳水队员的最佳蹬板位置进行了验证。在跳板跳水运动中,运动员要在空中完成预定动作,动作难度越大,要求运动员达到的高度越高。也就是说,动作愈复杂,要求运动员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各项动作。跳水运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一定初始速度的抛体运动,而抛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完全取决于它在垂直方向上的初始速度。由此可见,跳水动作的成败与起跳状况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19.
将一般的人体运动序列图像分析技术与高速序列图像的特点相结合 ,重点考察人体关节点位置的自动确定。对已有的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分析 ,并提出了 1种体育运动序列图像中人体关节自动定位的快速实用算法 ,从而解决了高速运动图像中人体关节自动快速定位问题。利用提出的算法 ,对女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的运动序列图像实现了关节点的快速自动定位  相似文献   

20.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动作的质量与稳定,动作毛病大部份是由于走板起跳不准确所造成。通过国际交往,图片对比,我们和先进国家相比,在走板起跳的技术上,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加强研究,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