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风》2011,(20)
除了抬头仰望、梦想飞天,遥不可及的太空宇宙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联系?其实,太空科技已然“潜伏”在别门身边,与我们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赵薇  孙彦新 《金秋科苑》2011,(24):50-51
除了抬头仰望、梦想飞天,遥不可及的太空宇宙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联系?其实,太空科技已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密不可分。 饿了?太空食品惊喜多是要炒个青菜,还是偷懒泡碗方便面?相信吗,哪一种选择,都与航天有关。 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其蔬菜脱水、复水技术正是上世纪60年代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而开发的。同样,泡面的热水或许也与太空技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最近,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从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吉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每  相似文献   

4.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6月29日运载着3名航天员成功回归地面,向太空筑巢迈出了关键一步。神奇的"神九"与"天宫一号"也让我们无比好奇: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太空房子究竟是什么样?未来我国普通人能否到太空旅游?  相似文献   

5.
王敏  贺潇 《今日科苑》2012,(14):46-48
"神九飞船搭载了我们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这些种子随神九返回舱一起回来。"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说。这些种子的太空之旅是怎样的?太空种子如何成为太空蔬菜?太空蔬菜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对太空种子和太空蔬菜有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正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也想遨游太空吗?不过,既不是亿万富翁也不是出色航天员的我们,有可能去太空旅行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成本越来越低的太空飞行器。1.火箭飞船行程:3小时高度:300千米实现梦想的可能时间:2030年日本火箭协会正在建造一艘有50个座位的大型火箭飞船。太空游客们不需要进行任何训练,只要像坐飞机一样坐在火箭飞船中,就可以在3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遨游3个小时。最过瘾的是,透过巨大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文化》2005,(5):26-26
让人类进入太空是否值得,今后的太空探索是否应以机器人为主?近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形形色色功能强大的太空机器人.它们很有可能在未来接宇航员的班。  相似文献   

8.
宇航员与细菌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态,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细菌,如果没有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我们根本无法消化食物。但是,细菌往往也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宇航员的生活可能会面临细菌的可怕的威胁?这决非耸人听闻,由于地球上的许多细菌完全能适应寒冷干燥的太空环境,所以哪怕人类的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些细菌也不会死亡。那些经历过太空飞行的宇航员的状况已经明确显示,太空环境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面对细菌的威胁。因此,为了宇航员的健康,充分了解太空环境下的细菌非…  相似文献   

9.
你能吾想象得到:一颗挖空的小行星,被装备成了一艘太空飞船。在这艘飞船上,一个人作为“太空居民”,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家立业并度过一生?将来,这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类发射到太空的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船、太空站、行星探测器等层出不穷,这些遨游在太阳系中的宇宙航行器是如何与地面联系的?它们在数十万公里乃至数亿公里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能对它们的行动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对它们发号施令?在美国,绝大部分航空航天计划都是由美国航空  相似文献   

11.
太空移民一夫一妻制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畅游星际空间将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由于地球与其它星体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去往恒星的人不大可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再返回地球,因此,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人口数量,以便能够建立一个新的、能够生存的人类群体。而且,每一种设想的太空人生活方式都不能与现在的人类生活方式差别太大。“送往太空的人的生活方式与模式应当是他们比较熟悉的,或者比较习惯的,否则他们可能会发疯的。”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家莫尔教授说。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移民太空的人也应该保持这种…  相似文献   

12.
陈光 《今日科苑》2008,(5):37-40
上个世纪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50年前,没有人能预见到航天技术会有今天这样广泛、迅速的发展。现在,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50年的起点上,未来50年,太空探索还会有哪些新进展?虽然专家们目前仍无法准确预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空探索仍将不断制造惊奇,续写人类探索宇宙的神话和梦想。  相似文献   

13.
太空生物技术是指在地球环境以外的空间的生物技术。这种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微重力(即通常说的失重)。在微重力环境中能够提炼出具有更高纯度和更高同质性的物质,这一潜在的可能性首先使生物技术专家们产生了在太空中利用生物技术加工高质量生物制品的设想。当然,这仅仅是微重力环境的有益应用之一。太空生物技术有着独特的发展前景。通常我们所说的“微重力环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从一般的物理概念上来说,“微”表示百万分之一。所以,顾名思义,“微重力环境”似乎应该是指其中的重力加速度只及地球表面重  相似文献   

14.
你认为荷兰人在2004年秋天将会往太空发射什么呢?发送郁金香吗?还是一双木鞋?或是几幅梵高的名画?不,都不是!是发送一些水到太空。荷兰人用堤坝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受海洋入侵,如今这个小小的欧洲国家要把水发送进入地球的轨道。2004年9月末,水作为阿丽安娜5型火箭第二级的载荷物,将被高高地送往太空。这颗小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时代》2004,(9):71-79
让我们姑且认为美国这一届和下一届政府的所有太空计划都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假定布什总统的太空新计划取得了快速的进展,而且国际太空站的建设将会在2010年左右完工。再假定届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和它的国际合作伙伴像计划的那样,共同运行这个太空站7年——在这7年中,将主要进行人体生理学实验,以研究外太空探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与此同时“载人太空探索飞船”已经开发成功。为了方便讨论,还假定我们已经把货运机器人派往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地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地。2017年,已经到了把我们的注意力坚定地放在载人月球飞行——更进一步地说,是奔赴火星的时候了。国际太空站该退役了,评论家们甚至认为这个时间都已经太晚了。  相似文献   

16.
马顿是美国宇航局的一名技师,他接受了一项任务:要尽快研制出一种能软又能硬的绳子。原来,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常常要离开飞船。这就需要在宇航员的身上系一根绳子,以便与飞船保持联系;作业完毕后,宇航员也要拽动绳子,才能返回船舱。但是,我们知道,太空中的情况不同于地球,那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在那里,人和绳子都没有重量,随意飘浮着。因此,宇航员要想抓住绳子,如同想抓住一条被风吹动的轻纱,竟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即使抓住了绳子,要想拽着这根飘带一般的绳子向前运动,也是有劲使不上,让人干着急。如果用一种能软…  相似文献   

17.
张志伟 《内江科技》2007,28(10):75-75,97
太空产业是一个刚刚兴起不久并有着美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太空产业的发展对一国的国家安全和科技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培育我国的太空产业,以期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8.
<正>快递员大家都见过,可你见过太空快递员吗?4月20日晚19时41分,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人称"太空快递员")如约"上岗"。这位神秘的"快递小哥"长什么样?能力如何?如何确保货运安全?让我们一起认识认识它吧。多才多艺的大力士"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身高10.6米,体宽3.35米,比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  相似文献   

19.
遥想太空     
心夫 《今日科苑》2004,(5):10-10
在我们的眼中,太空就是天,太空中只有云雾。太空中很神奇。太空中也许极普通的事物,从地球上看来都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12,(8):20-21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号将择机发射。它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由此为中国航天事业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向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的太空筑巢之梦迈出关键的一步。作为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一部分,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期待,也让我们好奇:航天员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等各方面面临的挑战都克服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