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前行、攀升与飞翔——与朱永新对话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其教学效果的优劣,影响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因素一是师范教育的质量,二是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提高。而面对教师队伍现状,后者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已经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相似文献   

2.
赵娜 《河南教育》2010,(4):23-24
记得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牛顿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辉煌成就的赞誉,曾淡然地说:“我仅仅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今天在专业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我也想由衷地说一句:“我庆幸。我站在了名师的肩膀上。”这是缘于我幸运地加入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光荣团队——濮阳市名师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王玉东 《江苏教育》2023,(40):91-94
<正>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做什么呢?朱永新教授给出了“三专”的答案: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从对话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看作这样的三个维度:与经典书籍对话,让自己有宽度;与自我对话,让自己有深度;与关键他人对话,让自己有高度。  相似文献   

4.
课程领导是一种分布式的专业领导,在这个分布式专业领导的格局中,校长站在怎样的位上理解"校长课程领导力"决定其行动。我们认为,不能站在"先知位"上要求校长什么都先知先觉,而应站在"合作位"上与教师共同成长;不能站在"行政位"上满足于"做了"多少事情,而应站在"专业位"上"做好"这些事情,形成专业影响力;不能站在"偏科位"上满足于无穷的细节,而要站高一个位,站在"整体位"上,从政策层面、顶层设计层面、原理层面实现对学校课程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李素艳 《物理教师》2011,(11):51-52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开普勒无疑就是他所指的巨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计琳 《上海教育》2011,(2):10-11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为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龙章辉 《小读者》2011,(3):17-18
静静的河滩上,忽然冒出一阵风,调皮地站在草叶嫩嫩的肩膀上,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河的对岸望去——一道缀满新绿的坡岸挡住了视线。  相似文献   

8.
对于研究生来说,要想做出好的成绩,学习和研究必须“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一个问题——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9.
针对客运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客运站外上客,应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建立模型,证明了"站运分离"在解决站外上客问题上的合理性与优越性,明确了进行"站运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他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创业",他闪也因某些负面新闻而饱受非议……"富二代"——他们逐渐从后台走进聚光灯。  相似文献   

11.
教师成长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三种修辞探讨了教师专业属性——从"技术"、"实践"走向"个人"。由此建基于"教师作为个人"的专业成长方法诞生了:教育自传法——基于个体、从内部入手、自我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促进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目标”,必须坚持智力技能主导的能力观、直面岗位与岗位群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只有将这些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主义是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中传统的工会主义与科层主义的驳斥,荟萃着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权利与职责、理想与精神、地位与功能,表征着教师工作的高质量、高标准以及社会对教师的高度认可。美国教师专业主义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前专业主义时期"被限制的专业主义"、自主专业主义时期"被许可的专业主义"、新专业主义时期"同伴合作的专业主义"和后现代专业主义时期"多元共生的专业主义"。展望未来,以专业伦理为核心的教师专业主义将成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流取向。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类型,肩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然而目前招聘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科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不容乐观,这使会计教学界面临着尴尬的局面。通过对高职会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创新专业理论教学,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运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高素质”包括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品质,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题是“学做人”,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人文精神培养要融合到职教改革中进行,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的关系,要按职教改革思路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途径,包括“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基于社会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基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学课程必须彰显六个方面的特征,即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职业培养目标、职业项目驱动、职业实训设施设备、理论实践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英语+专业“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契合度,促进了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促进了职业院校加强学校自身的实训室建设,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7.
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设计“单项专业技能—综合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分别对应学生“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三个阶段的学习.在综合实训阶段,以模拟园林公司和真实园林项目为组织形式,实施“工程前期—工程施工—后期服务”递进式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考试机构在承担促进教育公平、选拔人才重任的同时,还必须探索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提高考试和评价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传媒专业担负着为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应当培养适应当今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需要的传媒人才。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应以市场的“动态”发展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来进行教学改进与创新,同时注重新型师资力量的培育和毕业设计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首先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目标、明确岗位群,构建"点、线、面"式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学校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将课程开发分为职业工作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典型子任务,将典型子任务分解为小任务,最终实现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再到学习领域、再到学习情境的三个转换;核心能力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工作项目、教学目标、教学情况和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