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儿子喜欢看书,并常常拿其中问题问我,继而与我争辩。起初他观点幼稚令我发笑,后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和他争辩,训练他的争辩能力。读了《龟兔赛跑》,我和他争辩龟兔到底谁跑得快;看了《狮子王》,我和他争辩辛巴出逃的对与错;告诉他“有翅膀的都会飞”,他反驳我“龙没有翅膀也会飞”;我给他讲“有轮子的都是汽车”,他理直  相似文献   

2.
请与孩子争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儿子4周岁了 ,喜欢看书并常常拿其中的问题询问我 ,继而与我争辩。他的观点幼稚 ,令我可笑。但我想起“两代人之间的争辩 ,对于下一代来说 ,是走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这句话时 ,我就有意识地在我和儿子之间营造一种“辩敌”的关系。如读了“龟兔赛跑” ,我和他争辩龟兔到底谁跑得快 ;看了“狮子王” ,我和他争辩辛巴出逃的对与错 ;我给他讲 :“有轮子的都是汽车。”他理直气壮地反驳 :“飞机也有轮子。”……渐渐地 ,我体会到争辩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 :在争辩中 ,孩子培养了口才 ,明白了许多道理 ,也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实践中 ,我总结出以…  相似文献   

3.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子女以反驳、顶撞等方式的争辩。面对这种争辩,做父母的该怎么处理呢?明智的做法是给子女以争辩的权利,认真地听取孩子的争辩。然而,我们的很多家长往往信奉自己说了算,不给孩子争辩的余地,这是不对的。某乡李君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他在学校家长现场会上说:我是个中学教师,教学生不觉得困难,可教育儿子老不得法。儿子颇聪明,也很顽皮、好动,老惹我生气,一生气我就劈头盖脑地打他,从小一直打到他上小学四年级,可以说是打尽打绝打出了名。对此,不光家中父母、妻子反对,连儿子的班主任也找我谈,建议我打过儿…  相似文献   

4.
教了多年的语文课,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学生学语文?我们都教过《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识字学词,指向语文知识;有的教师为教学生练习朗读叙述语言与角色语言,指向语文技能;有的教师为教学生认识狼凶残的本性、要善于保护自己,指向思想内容。有一位教师却慧眼独具,聚焦在小羊与狼的争辩上,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很显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指向的不仅仅是争辩的  相似文献   

5.
德国一些家长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成长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有正义感,讲道理,孩子会打心眼儿里更加依赖和尊重父母。家长要孩子做的事,孩子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德国的法律也提倡摈弃传统的家长权威,兼顾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立能力与独立愿望。“兼顾”并不指盲目顺从孩子的意愿,而是尽量使孩子成为“积极的受教育者”。家长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与他们协商,  相似文献   

6.
我原以为素质教育离我们这些偏远学校还很遥远。然而不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大错特  相似文献   

7.
“争辩式文言文教学”实验报告江西鹰潭四中丁光辉一、实验课题的确立语文不好学,更不好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增强语文课的效果?我苦苦地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班会中,学生争辩“时代需要雷锋,还是刘德华”时,我发现学生们准备是那么充分,...  相似文献   

8.
《中华家教》2012,(3):31
家长:您好!我们为人父母的有时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很正常,但可能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认为: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挑战父母,这将大大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争辩过程,孩子必须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小笛信箱     
问:在家里我做了错事,爸爸妈妈就会骂我。有时我争辩几句,他们就批评我不该顶嘴。难道我连为自己申辩的权利都没有吗?他们总是认为我不懂事,却不知道我也长大了!  相似文献   

10.
我现在尚不知,那次争辩谁输谁赢。 “站住!爱写臭文章的那一位,咱们谈谈。”我站住了,等于承认自己就是“爱写臭文章的那一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校教务处的老师越来越专业化,有不少都是高教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有几个是我的师兄、师姐。我也在里面实习过半年,经常和这些年轻老师出去吃饭、“清谈”。虽说有些问题太大,争辩的时候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不过我倒认为这种方式很好,没有任何压力,时不时还会在面红耳赤的争辩中获得灵感,至少也会有些理性的思考。比如,一位师兄问我为什么美国的科技那么厉害?  相似文献   

12.
撞车     
一天,一位老人不幸被车撞了,双方争执不休,谁都说自己有理。司机争辩道:“责任不在我,因为我开车5年了,从没出过事故。”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叫张爽,是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民主小学二(1)班的学生。我爱笑,爱结交朋友,爱争辩,我相信真理越辩越明。下面我带大家到美国的越战纪念墙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4.
问题与争辩今天的数学课堂格外热闹,因为我们在争辩一个话题:22/7是有理数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22/7是无理数.一位同学说:“小学里常把看作22/7,既然是无理数,那么22/7也应为无理数.“不一会儿,又有同学发言:“我用  相似文献   

15.
我的心灵告诫了我,教育了我。你的心灵也告诫过你,教育过你。因为你我本是彼此相似的。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我谈论着我,在我的话语中有一点争辩;你掩饰着你,在你的隐匿中有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16.
证据     
中午饭桌上,7岁的儿子不听话,争辩中,父亲噌地站起来说:"我是你爹,你必须听我的!"儿子慢慢地站起说:"那你有证据吗?"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0,(3)
一天,五根手指在一起闲着没事,就谁是最优秀的话题展开争辩。大拇指首先说:在咱们五兄弟当中,我是最棒的,你们看,我长得最粗最壮,无论赞美谁、夸奖谁,都把我竖起来,所以我最棒。  相似文献   

18.
球的颜色     
王流丽 《高中生》2008,(11):38-38
记得上初中时,我曾和班里一个男同学狠狠地吵过一架。虽然现在我早已记不清那时我们都吵了些什么,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那天我突然懂得的道理。从我们一开始争辩,我就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错了,那个男  相似文献   

19.
JOKES     
超速的理由警察命令一辆超速的车子停到公路边。当他要驾驶员出示驾照时,这位驾驶员却争辩说:"超速?可是警官,我只是试着要让我的车和后面的车子保持安全距离啊。"  相似文献   

20.
邢敏 《吉林教育》2000,(10):30-30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而有目的的在课堂中引入争辩,以提高小学生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争辩、反驳、再反驳的讨论,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听说结合和知识与能力结合的教学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