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平常所说的"想着读者"、"为读者着想"、"服务读者"……均包含于读者意识里。读者意识是报人的核心观念,也是他们工作的轴心之一。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出版机构的"衣食父母",广大传媒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者的观念是宽泛的,甚或不明确。在报人的头脑中有经常的读者也有偶然的读者,有核心读者也有边缘读者,而属于后类的读者又常常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读者这一概念又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本地区"读者俱乐部"现象和图书馆与"读者俱乐部"二者之间的职能和相互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图书馆读者流失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并针对稳定、发展、壮大图书馆读者队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理念从"以资源为导向"转变为"以读者为导向",研究读者需求、读者行为、读者心态,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读者档案是图书馆切实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
读者权利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阐述了读者权利的法律特征,对读者权利的法理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为"读者第一"过渡到"读者权利"提供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读者服务冲突较为常见,不仅给图书馆正常工作秩序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且也妨碍了广大读者在图书馆内的正常活动。读者服务冲突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是"问题读者"的问题行为。如何尽量避免和消除读者服务冲突的出现,成为目前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对图书馆"问题读者"问题行为引发的读者服务冲突进行调查分析,这将有助于图书馆工作者处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走势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的读者人气是立馆之本,是读者服务追求的目标。教育、信息、文化是图书馆三个基本服务职能,具体实践应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可包打天下。服务载体虚实共存,相辅相成。服务的广度比深度更具现实重要性。读者工作今后的方向是人性化、大众化、一体化和数字化。指导读者工作的理论基础是"交流说"。  相似文献   

7.
对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走势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的读者人气是立馆之本,是读者服务追求的目标。教育、信息、文化是图书馆三个基本服务职能,具体实践应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可包打天下。服务载体虚实共存,相辅相成。服务的广度比深度更具现实重要性。读者工作今后的方向是人性化、大众化、一体化和数字化。指导读者工作的理论基础是"交流说"。  相似文献   

8.
"读者中心论"与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读者中心论"的内涵入手,论述了这一观点对图书馆的影响: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并推动其工作革新,进入面向读者、面向需求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现代社会中图书馆"问题读者"产生这一新现象、新问题,提出如何开展"问题读者"服务的命题,并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谈谈读者投诉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莉华 《河北科技图苑》2010,23(3):76-77,96
"以读者满意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的确立,使得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投诉就会越来越多.虽然投诉往往使图书馆出现被动应付的局面,但积极应对读者投诉是图书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树立良好形象的契机与动力.分析了读者投诉的原因,论述了妥善处理读者投诉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应对读者投诉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郭晓瑞 《晋图学刊》2013,(1):33-35,42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包括学科建设、科研、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满足读者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多渠道定量、定性地了解读者需求和变化,建立资源建设的建设与反馈机制,不断拓展服务,是实现资源建设质量提高和读者满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读者层先天不足、"阅读主体"缺乏是我国基层图书馆面对的基本社会问题。基层图书馆必须吸引和壮大读者队伍,培育读者求知和受教育的权利意识,只有读者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对基层图书馆的读者培育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服务是大学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主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应倡导"读者第一,平等关爱"的思想,在服务实践中贯彻"开放共享、利行方便、创新服务"的工作方针,使读者满意应是图书馆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权是著作权法赋予读者广泛性的权利,属于著作权中首要的人权。著作权法的宗旨就是读者中心主义,读者权是各项制度设计的起点和终点。作者中心主义存在固有弊端,出版者应奉行"读者中心主义"的首要原则,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读者活动娱乐化趋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娱乐化"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娱乐化"对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影响;从读者活动的内涵总结读者活动娱乐化的趋向及背景,阐述拒绝读者活动娱乐化趋向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思考及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角度出发,强调"读者权利",这是现阶段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之一。文章全面论述了读者权利的构成,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事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和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就必须完成以"读者第一"为主导向"读者权利"为主导的转变,进而提出培养、强化和维护读者权利,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报纸行业中,读者心理是编辑工作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以读者心理为基础来建立和完善读者意识,是报纸编辑追求报纸发行量与读者满意度"双赢"的制胜法宝。在具体编辑工作中,报纸编辑首先要准确定位报纸读者,了解读者心理特点;其次要满足读者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读者意识。在多角度完善编辑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报纸编辑的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少儿读者中的特殊群体,可分为"阅读优势"和"阅读弱势"两种。公共图书馆对于"阅读弱势"类少儿读者的特别服务,应明确和坚持"注重四个效应"的原则,切实开展特色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蒲科 《兰台世界》2007,(20):70-71
"读者第一"是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体现,更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读者第一"对图书馆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推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萍 《图书馆》2008,(2):100-101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贯彻"以读者为本"的工作原则。必须树立精品服务意识,贯彻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细节服务环节,丰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内容;推行综合服务模式,提升以读者为本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