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各国媒体以香港为基地争夺亚太市场亚太地区近年成为新兴的媒体市场,香港这个被喻为"东方之珠"的城市,也因此吸引不少外国媒体.在香港设立制作中心或播放总部的国际媒体,通过人造卫星向全亚洲甚至全球观众播放娱乐或新闻节目的竞争开始白热化.1995年6月20日...  相似文献   

2.
雷射电脑(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一年,是香港雷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香港雷射电脑有限公司一九八二年在香港成立,专营各国外设及有关尖端技术硬件及软件,是中国及香港著名的电脑产品代理商。八十年代初期,大部分业内公司皆集中于电脑系统的开发及销售。而雷射却率先专注于电脑外设的业务。几逾十五年的努力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产品,加上极为注重技术支援与售后服务,是以伺业与用户美称为“外设专家”一九八四年,雷射被全世界最大的美国硬盘制造厂西捷公司(Seagate)委任为全亚洲第一间总代理,业务遍及东南亚…  相似文献   

3.
新闻文摘     
外国记者笔下的世纪瞬间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参加了庆祝香港回归中国的盛典的报道。很多报道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6月30日零点那个神圣的世纪瞬间:[路透社香港7月1日电]6月30日午夜时分,当查尔斯王储将香港归还中国时,英国结束了一度强大的大英帝国的殖民历史。随着时钟指向156年殖民统治的尽头,响起了英国国歌声,英国国旗落下,英国结束了它对香港最后的统治。随着7月1日的到来,响起了中国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法新社香港7月1日电]156年来一直是英国统治的香港,今天回到了中国的治理之下。在一次…  相似文献   

4.
论《香港时报》的停刊谢骏,吴秋林在香港经营了d3年的。香港时报。,饱受停刊传闻困扰一年多后,终于在1993年2月17日正式停刊。这一事件顿时成为香港舆论的热点,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因为。香港时报。是作为国民党的机关报在香港存在的,所以对它停刊原因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夺取香港回归报道的全面胜利本刊评论员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将取代英国的米字旗在香港上空飘扬,这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对大事一向最为敏感的新闻界对这一历史盛事作出了最不寻常的反应。据最近报道,迄今已有各国、各地区...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前后,香港回归这一历史盛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时之间,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成了各国传媒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全球共有770多家新闻机构、8400多名记者对香港回归进行了采访和报道。这么多的记者,为了同一事件,在同一时刻,聚集在同一地点,这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少有的。香港回归也因而成了对各国新闻业的一次大检阅。各  相似文献   

7.
齐彬 《中国新闻周刊》2007,(46):I0018-I0018
“过去香港市民提起香港本地的银行,就是外资那几家;但这几年变了,越来越多的港人已经把中银香港视为一个本地银行。随着我们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改进,选择中银香港的市民越来越多。”谈到中国银行在香港经营九十年,中银香港总裁和广北对这样的改变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8.
异彩纷呈的香港大众传播事业——香港新闻传播纵览之一香港,“东方之珠”。在这熠熠生辉的“东方之珠”之上,五光十色的大众传播媒介异彩纷呈,令人应接不暇。历史性的1997年7月1日即将来临,香港的大众传播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9.
陈明 《声屏世界》2007,(10):8-9
《香港十年》作为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宣传节目立项,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承制,展现了十年间“一国两制”从构想到成功实践的过程。这是央视继1997年7月1日起播出见证百年香港历史的12集纪录片《香港沧桑〉之后,再次精心摄制推出的全面呈现回归十年后香港的最新影像。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5,(6)
香港报业面面观美珍,东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仅有620万人,乃弹丸之地,但就在这狭小的地盘里,报业市场却十分发达。报业经济是香港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香港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841年5月,《香港...  相似文献   

11.
香港近代政治史的一个侧面杉连《香港英资财团(1941-1996)冯邦著香港三联书店这是香港三联书店奉献给读者的一本新书。香港开埠以来一百五十五年,英国资本如怡和、太古、汇丰在香港和亚大经济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本书试图从经济历史的角度,对香港...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结束一百多年来作为英国殖民地屈辱的历史,回归到伟大祖国的怀抱,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香港经过了长达13年的过渡时期。在这期间,香港的新闻传煤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新生和死亡的频率都在加快,新老传媒之间的竞争更趋剧烈。文章从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个中原因,并从宏观上展望香港回归后新闻传煤如何适应新角色。  相似文献   

13.
欢呼民族的百年盛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本刊评论员在刚刚过去的1997年7月1日零时,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盛事,是世界和...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香港举办首届亚洲数字图书馆国际会议(ICADL)以来,ICADL已广受亚洲各国图书情报界、IT及电子出版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ICADL旨在促进各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合作、服务和管理,以及IT技术在图书情报、电子出版领域的开发、推广和交流。近几年,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预订了亚运会所需的11路卫星信息道,以满足各国和地区对亚运会电视转播的要求。这11路信息道中,6路供日本、新加坡、南朝鲜、香港和台湾等电视机构24小时租用,4路供其它各国公用,1路供中央电视台传送日常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6.
一本应时实用的好书──祝《香港辞典》出版夏棣在迎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辉时刻,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推出了由郑定欧主编、港粤两地学者合作编写的《香港辞典》,为热心关注香港,希望了解香港的广大读者,及时提供了一部知识丰富、方便检阅...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6,(3):8-10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2016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再过几个小时,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我们即将告别2015年,迎来2016年的第一缕阳光.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18.
环球视听     
回归前的香港电视业电视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香港的电视普及率达98%。香港的第一家电视台诞生于1957年,名为“丽的映声”,这是一家有线电视台,由于收费较高,节目单调,故观众不多。1967年香港又出现一家电视台,即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社会上称其为“无线台”,由于其不收费,很快吸引了很多观众,使本来就很不景气的“丽的映声”日子更加难过。1973年,“丽的映声”改为无线电视台,后香港大富豪邱德根收购了“丽的映声”,改名为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简称“亚视”。在邱德根的经营下,“亚视”奋起直追,终于…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7,(3):8-10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了二○一七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2016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20.
为香港平稳过渡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吴松营江泽民同志1995年12月考察深圳经济特区时指出,深圳除了要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之外,还要发挥一个新的作用,这就是,要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