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植物生物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植物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从低等到高等整个植物界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它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和揭示植物存在的各层次的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从分子、膜层、细胞、器官到整体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的规律、进化与分布的规律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等。揭示新的原理和探索新的技术,广泛应用植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以下简称生化与细胞所 )成立于 2 0 0 0年 4月 30日 ,是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合并而成 ,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成员。该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一流的研究机构之一 ,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成绩。中国科学院细胞库、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挂靠该所。总体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所。机构设置 设有 55个独立课题组 ,另设有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葛淑敏 《科教文汇》2012,(30):129-130
实验教学是细胞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进行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革.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引入辅助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等几个方面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奇 《百科知识》2007,(9S):4-5
自从人类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这种微小而神秘的东西就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很多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都涉及到细胞极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细胞的极性呢?其实,所谓极性,就是一种不对称性,一种非均衡性,这种不对称性是细胞生长的基础,正是因为细胞的不对称生长,产生了极性,这才能完成细胞活动的各项功能。无论在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细胞的极性都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是学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回顾了<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原<实验生物学报>)自创刊以来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改革开放之后期刊在争取稿源、扩大影响、增加交流、提高竞争力等方面所采取的办刊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展望了变更为英文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逄越  魏东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66+169-166,169
细胞生物学在大学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配套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几方面进行简要概述,以提高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满足生物工程专业和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结合了脂类与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多糖主要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等几类。从前植物多糖只被看成是一种生命组织物质和能量物质,经后来科学研究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和介导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除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植物多糖还参与了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和机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多糖来源广泛,可通过化学手  相似文献   

8.
曾艳  赵心刚  周桔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1):1211-1217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实现化学品的生物合成,从而为摆脱石油资源依赖提供了可能。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化学品的能力,创造的新菌种、新工艺可以有效替代传统工艺,显著降低污染,大幅减少能耗,提升传统发酵行业的技术水平。文章对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细胞工厂以及构建多酶分子机器来生产化学品的关键因素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综述,并对合成生物学技术工业应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陈勤  姚媛媛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231-231,229
细胞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好这门课,学习热情培养是成功的关键。本文就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的优化组合和改革,探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不断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大分子通过基因重组或DNA合成所构成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可视化探测活细胞及活体内关键分子事件。目前研究热度高、应用广的分子生物传感器包括分子信标(MB)、共振能量转移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如双分子荧光互补、三分子荧光互补等)。文章介绍了这几类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强调了它们在活细胞分子影像学中的运用,如:研究细胞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运动和动力学等。此外,还讨论了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眼见为实",分子生物传感器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细胞内部去观察生物分子事件乃至生物学过程,从而解答更多的生物学难题。  相似文献   

11.
赵燕娜  许健  邓同乐 《科技通报》2011,27(4):531-535
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细胞生物学、药学、毒理学、干细胞、系统生物学和新药创制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平板细胞培养方法使细胞单层生长于二维环境,不能产生体内的细胞外基质屏障,且细胞表型也异于原代细胞,而三维细胞培养技术通过模拟机体内细胞生长的生理微环境,利用各种支架或设备来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分化,产生具有合理形态结构和...  相似文献   

12.
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近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已在生物医药、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展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潜力。合成基因组学作为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着重于新生命体系的从头设计与合成,其以DNA合成、拼装和转移等核心技术为支撑。文章对当前基因组合成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以系统了解该技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寻找突破点,把握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3.
系统生物学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生物学的一个新领域,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及发展为研究生命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它将各种组学的方法综合起来,通过高通量的实验手段,从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对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生命活动进行模拟,以期系统地研究和阐明生命活动的规律。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生物学的现状,研究的内容及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hows a shift from single-investigator ‘little science’ to increasingly large, expensive, multi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dependent ‘big science’. In physics and allied fields this shif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but the rise of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 and its effect on scientific work and knowledge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Research in biology exhibits different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and organisation of collaboration in field and laboratory – differences still visible in contemporary collaborations such as the Census of Marine Life and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We employ these case studies as strategic exemplars, supplemented with existing research on collaboration in biology, to expose the different motives, organisational forms and social dynamics underpinning contemporary large-scale collaborations in biology and their relations to historical patterns of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 We fi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search subject, research approach as well as research organisation influencing collaboration patterns and the work of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应飞 《科教文汇》2013,(24):158-158,161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推动下,生活化教学成为当前主流教学倾向。生活化教学在鼓励学生对生活加以关注的同时,以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从中感悟知识,最终超越生活,达到自我生活状态的有效提升。在日常生活中,与高中生物教学各部分内容存在密切关联的事物随处可见,教师可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将学生日常生活与生物知识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作更深层次探索的同时激发其探究欲望,不断学习、发掘新知识以充实个人生物知识体系。与此同时,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视野得以开阔,个人素质的完善与全面发展得到促进。笔者着眼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生活化课外实践的强化三方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16年4月6日1时38分04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559秒后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第二颗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高度约250 km的圆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实践十号"卫星在太空运行15天,装载着19项科学设施,共28项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生物效应、重力生物学效应和空间生物技术6大方向。卫星的返回舱装载着全部9项生物学设备以及空间材料科学多功位炉和流体物理中的输运系数测量装置;而留轨舱中装载着其他8项微重力科学设施。  相似文献   

17.
合成生物学:开启生命科学“会聚”研究新时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1):1135-1149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对象在时空尺度上的差别与相连,既决定了学科间的差别,也决定了学科间的交叉。生物学在发展到以机理研究为主的"生命科学"阶段后,得益于学科交叉和技术创新,在20世纪"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革命基础上,通过引入工程学理念,形成了"合成生物学",并迅速形成"会聚研究"的第三次革命。文章在阐述合成生物学的内涵并回顾其学科发展历程与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了合成生物学的科技支撑与社会治理问题,期望引起科学界、社会公众与政府管理层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发展迅速,且与其他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难于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细胞生物学的改革实践中,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PBL模式教学。实践证明PBL模式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天然产物在医药健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植物中直接提取是目前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主要方法,但此法在环境、安全和效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理念,创建人工细胞工厂发酵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获取模式。文章将从研究路线出发,在萜类、苯丙素类和生物碱等化合物的生产应用案例中,介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李益兰 《科教文汇》2020,(9):152-153
初中生物的教学是初中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启蒙阶段,初中生物教师要能够从课堂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初中生进行生物这一科目的学习,增加初中生对生活中各种生物的认识以及通过引导初中生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更好地进行学习。生物这一科目是富有趣味和生动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要能够根据生物这一学科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初中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初中生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