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首要的目标, 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词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 的教学内容就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实现初 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采 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高年级教学指导过程中要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与综合能力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文章就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借此路径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中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在解读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层次把握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多样化路径高效开发、利用的同时建构高效语文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中正确认识以及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80):44-4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厚,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小学生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在新的世界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渐渐淡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离不开传统文化.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与课堂教学实际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与传统文化渗透与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对中职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典古诗词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有利于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古诗词教学,能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和写作素材,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推荐更多的优秀作品,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论述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读国学就是弘扬传统文化。在倡导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解读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国学经典,教会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经典背后的思想和哲理,以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精髓来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国学教学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国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力伟 《考试周刊》2013,(56):38-3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因此,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语文课堂应当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摇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天然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义务.本文将阐述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精神烙印,是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薪火相传的优秀传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知识宝库,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特征鲜明的中国式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学科——语文,在教学方面,正是通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化,使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和完善基础文化素养的同时,逐渐去培养自己优秀的品性,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在新世纪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中,小学语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合理运用优秀的中国式文化知识去充实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知欲,以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肖琴 《成才之路》2022,(3):129-131
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对促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文章分析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面临的困境,探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传统文化教学在新时代面临更大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体会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从而达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语文学科作为各学科中最重视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关键的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之中应弘扬的文化之一,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且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习字是书法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考虑学生的习字教学,需要研究小学生的习字教学,需要在新发展时期促进小学生习字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对我国国民思想行为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其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对于师生来说还要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并弘扬。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现状与文化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其在潜移默化间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持续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立足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弘扬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对于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做出简要分析,并对如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下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之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与精神的重要载体,这正与语文学科中丰富鲜明的人文性特征相契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刻意地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精髓,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丰富文化底蕴与语文素养,从而带动学生语文水平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显著增多,彰显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五年级教材中的体现,并立足实际,提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为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上提供帮助,同时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建立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田斌 《教师》2023,(18):15-17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文章作者通过对小学古诗文多样化教学内涵与价值的阐述,以案例教学法为手段结合课文探寻古诗文多样化、创新性教学策略,以期为推动古诗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参考,继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古诗文育人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魏晶 《甘肃教育》2023,(7):97-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从挖掘教材内涵、丰富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