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运动生理中常用的机能试验有15秒原地疾跑、30秒20次起蹲、3分钟原地跑,以及联合机能试验等。但这些试验的运动强度难以定量检测和控制,所以,测试结果也难以精确。为了使试验在负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近年来国外广泛采用PWC试验来评定人体机能状态。PWC_(170)的运动试验,适用于大学生和运动员。PWC_(170)是指心率达到每分钟170次/时的输出功率。对于老年人和无训练的儿童少年进行运动测验时,可适当降低心率标准,如PWC_(160)或PWC_(150)  相似文献   

2.
采用切脉的方法,测得运动后的延缓心率来代替测定运动中的心率,由于种种原因,结果差异较大。本文运用运动后心率推测运动中心率的方法,结果得出:以运动后即刻和5秒钟后的10秒及15秒心搏次数做为测试指标推算心率较好。  相似文献   

3.
一、中长跑技术动作的训练(一)摆臂练习 1.原地摆臂练习:在练习者前放一标志物,以摆臂时两手最高触点为准,要求练习者平视标志物连续不间断摆臂练习,10次×1分钟/次。 2.踩100米跑道线练习:4×100米,以手臂动作为主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一、最大摄氧量提高体育锻练对老年人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各家看法不一。伯尼斯泰发现,13名70—80岁老年人经过5—6周间歇运动后,直接测得最大摄氧量没有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受训者开始的适应水平较高(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最大摄氧量27毫升,1.21毫克分子)或测定方法简单所致。与此相反,伯瑞等人报告,在极限下强度下(最大心率为126次/分,最大乳酸浓度是400毫克/100毫升),5名男、3名女性老人,经三个月间歇运动后,最大摄氧量提高了38%。如果继续增加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明显增加,并伴有最大心率、收缩压、乳酸浓  相似文献   

5.
本文内容为在进行极限或次极限运动后,以不同方式进行恢复观察血乳酸的清除情况。实验对象为体院的中、长跑专项学生,进行活动跑台测试。时速为10公里/小时, 每分钟递增1%坡度,直到VO2max水平。运动后米取不同恢复形式, 同时在运动后5秒,10秒,20秒。25秒取耳血进行测试。其结果活动性恢复较静止性恢复血乳酸清除率较快, 心率恢复也较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5名短跑及跳远运动员的无氧工作能力进行了测试研究。使用Monark功率自行车,按本人体重6%计负荷,完成30秒定量负荷和60秒奋力蹬车两项实验。分别在两项试验后的第3-10分钟采耳血一次,测得最大血乳酸值。发现最大血乳酸变化值(△Hlmaxmg%)与60秒奋力蹬车完成的无氧功率(总功)之间密切相关。(r=0.74.p<0.01)。同时,本文受试者还进行了Margaria楼梯实验(包括Margaria-Kalamen法)和活动跑台试验(treadmill法),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了适用性比较。  相似文献   

7.
一、改善短跑的步频和步幅1.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极限速度15秒×5组)。2.以提高步频为主的踏格跑,每格距小于正常步长(距离为30米) 3.极限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极限速度10~15秒×5组)。4.快速后蹬跑(30米计时)。5.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原地进行,计时(20″~30″)。6.牵引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案例1。分析练习环节:4名学生1组同时进行起跑练习(约20米),后返回队尾。在10多分钟内,1组学生练习1次大约需要35秒(实际练习时间大约10秒,回程时间却需要20多秒),一组练习时紧接着下一组练习,所有学生练习完大约需要2∶30的时间。对一名学生而言,在这13分钟内,一般能够练习5~6次,以6次为例,练习密度=练习时间(6×10s=60s)/总时间(13×60s=780s)×100%=7.69%,这样的练习密度是偏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在比赛前一天的热身赛中,抽取11个参赛队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运动员安静、运动后即刻、运动后4、5、6分钟的脉搏来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恢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安静心率63.7±6.8次/分钟,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164.8±24.97次/分钟,强度达到中高强度,运动后6分钟心率为75.5±20.8次/分钟,基本恢复安静,心率比安静时高,可能与当时运动现场的环境有关。少年对主要是指山东队,其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为68.2±3.6次/分钟,运动后即刻心率达到120±29.4次/分钟,强度属于中低强度,运动后6分钟心率为70.5±4.7次/分钟,心率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手段血乳酸及心率的测试,评价不同训练手段的运动强度,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以广州队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教学比赛课运动员每轮比赛后的血乳酸和心率、测试实战训练课和专项力量训练课的心率,并与其它学者的有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教学比赛后的血乳酸为(8.01±2.11)mmol/L;(2)教学比赛准备活动与第一轮教学比赛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21±11)次/min、(146±13)次/min和(160±7)次/min、(183±10):次/min.实战的准备活动和实战第一轮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46±14)次/min、(168±11)次/min和(158±9)次/min、(171±11)次/min;专项力量训练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为(159±10)次/min、(171±10)次/min.结果说明,教学比赛时,在对手安排和比赛气氛的营造上,要使之更接近正式比赛;要适当提高准备活动的负荷强度,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应适当安排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课,以满足正式比赛时对大运动强度的需求;影响心率的因素较多,为对运动强度进行准确判断,最好对血乳酸和心率同时测试.  相似文献   

11.
心率测定是检查评定运动员机能状况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一般在70次/分左右,而短跑运动员在激烈的大强度训练和比赛中,即刻心率上升到192—210次/分(32—35次/10秒)。这就是说,运动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率的变化。因此,教练员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经常地进行心率测定,并对运动员的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综  相似文献   

12.
足球教室     
(1)一般耐力练习目的:提高有氧能力。练习方法①:运球折线慢跑15分钟,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钟。练习方法②:匀速越野跑3000米,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钟。练习方法③:变速跑2000米,100慢100快,200慢200快,300慢300快,400慢400快。心率控制在150~ 160次/分钟,练习3组。组间休息5分钟,心率恢复到120次/分钟以下时即可进行第二组练习。练习方法④:中速跑2000米,心率控制在160次/分钟。练习方法⑤:超长时间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练习方法⑥:超过1500米以上的连续游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恢复期摄氧量与跑步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先通过实验测量恢复期摄氧量与跑步经济性的结果,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试图建立用自变量恢复期摄氧量推测因变量跑步经济性的回归方程.该研究选择12名定向越野和中长跑项目学生运动员作为受试对象,采用MAX-Ⅱ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量摄氧量,让受试者在10 km/h的速度下跑5分钟,最后2分钟的摄氧量的平均值作为跑步经济性,恢复期摄氧量选择恢复期前10秒的摄氧量.研究发现,自变量恢复期前10秒的摄氧量测量结果为(33.84±3.12) ml·kg-1·min-1,跑步经济性的测量结果为(33.45±3.24)ml·kg-1·min-1,自变量恢复期前10秒的摄氧量与因变量跑步经济性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P<0.01),基于恢复期前10秒的摄氧量推测跑步经济性的回归方程为:y =3.297 +0.893x.研究表明,恢复期前10秒的摄氧量与跑步经济性之间高度相关,可以利用运动后恢复期前10秒的摄氧量推测跑步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erification phase应用于女大学生二次验证递增负荷运动测试测得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1名成年健康女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先完成递增负荷运动测试,休息10分钟后进行verification phase矩阵式验证测试,使受试者达到二次力竭。在两次测试中,使用无线遥测运动心肺测试仪(CORTEX,German)对受试者测试过程中呼出的气体进行即时分析,根据VO2max判定指标(摄氧量平台、HR、RER、VE、RPE)及verification phase判定指标(△VO2<±3.0%)判定11名受试者两次力竭测试的VO2max。结果:两次力竭测试所测得的VO2max的相对值及绝对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VO2max次级判定指标HRmax、RPE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次测试所测得的RERmax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五体球是一项集足球和篮球玩法于一体的新型球类运动,因其较高的场地利用率和观赏性而具备广阔的推广前景,目前广东省已成功举办 4.届大学生五体球联赛。采取心率监测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对5 1.名大学生运动员在第三届大学生五体球联赛中 7.场比赛的心率数据与跑动相关数据进行监测,用以量化评估五体球比赛运动负荷特征,并采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对比了不同阶段比赛负荷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运动员比赛平均心率为(164.5±13.4)次/分钟,约占最大心率的82.5%±6.9%,在比赛时间内运动员每分钟跑动(67.6±14.0) m,其中低强度跑动(速度<1 2.km/h)距离约占93.1%,高强度跑动(速度≥1 5.km/h)距离仅占2.1%,最大跑动速度为(18.4±3.8) km/h ;(2)五体球联赛省赛阶段的平均心率占最大心率百分比、跑动总距离、加速度负荷、中低强度加速和减速次数、中高强度变向次数、身体冲撞次数和爆发性活动次数皆清晰高于市赛,而最大跑动速度和冲刺跑距离占比则清晰低于市赛(ES为0.95~1.12,可能性75%~95%)。研究结果说明大学生五体球比赛的总体比赛负荷要低于足球和篮球,加速、急停和变向等灵敏性素质是区分五体球比赛水平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XF——3型心率遥测仪,对参加1986年全国女足锦标赛(10场比赛)的长春、山东、广东15名优秀运动员以及1987年国家女足冬训期间练习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课进行了心率测定。旨在取得代表活动负荷强度的心率指标,探讨其变化范围及规律,从而为女子足球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全场平均为168±4.1次/分,最高心率的平均值为192±8.9次/分,最低心率的平均值为142±8.3次/分,比赛中心率较安静时的增长值平均为105±8.8次/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率在174次/分以上出现时间平均为36±12.5分钟,持续时间平均为8.1±4.5分钟。180次/分以上出现时间平均为20.6±10.4分钟,持续时间平均为4.5±2.3分钟。女子运动员比赛中心率在  相似文献   

17.
鲍克1963年的研究为以12分钟跑作为最大有氧能力的测量手段奠定了基础。他的研究显示,12分钟跑的耗氧反应(M=46.7ml·kg~(-1)·min~(-1)非常接近在匀速递进竞走中测得的最大耗氧量(M=46.1 ml·kg~(-1)·min~(-1)),5分钟跑所需的耗氧反应(M=52.6 ml·kg~(-1)·min~(-1))超过了所测得的最大耗氧量,20分钟跑所需的耗氧反应(M=43.8 ml·kg~(-1)·min~(-1))未能达到所测得的最大耗氧量。5、12、20分钟跑的耗氧值是对氧能力的一种评价,它是由跑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8月第3周训练内容速度耐力跑3大组:500米(稳定速度400米,休息15秒)+100米全力跑+400米稳定速度跑+300米跑(其中加速跑4次).自行车间歇全力计时骑:10分,2×2(1/2)分,2×1(1/2)分,2×45秒.弯道模仿动作3×2(1/2)分,间休30秒.4×1(1/2)分,间休15秒.  相似文献   

19.
准备活动的体温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不同训练水平的300名运动员测试的结果表明:①小强度长时间(30分钟以上)的准备活动,体温上升不显著.②大强度短时间(10分钟以内)心率上升很快,但体温没有明显上升.③强度递增(30分钟)中等强度准备活动,心率、体温从活动20分钟后呈直线上升,当准备活动结束后,体温还继续上升,并维持10分钟左右。④外环境温度低,准备活动时间要长,强度也要大。  相似文献   

20.
刘钦龙  曹敦利 《游泳》2006,(6):31-35
2005年10月国际水球技术委员会对水球规则进行了30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修改,男子水球规则变化主要体现在:(1)进攻时间从35秒缩短到30秒,每节比赛时间由7分钟增加到8分钟;(2)重新界定了对球门球和角球的归属问题,即进攻队员射门时,守门员触球出端线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