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网站建设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霁虹 《体育学刊》2005,12(4):139-142
阐述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网站的定位和作用,通过网上跟踪调查客观反映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网站的整体建设现状,并对其中14所高等体育院校网站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还结合我国教育电子政务的发展潮流,展望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网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人才资源的重要集散地。体育院校跨世纪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的高级人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断层”和“老化”的危机已经出现,提出了跨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方略。  相似文献   

3.
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前安  李宁 《体育学刊》2001,8(2):37-39
通过分析国内外体育经纪人培养的现状,指出在我国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紧迫性;同时就我国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政策保证、市场发展、体育院校的专业优势等都是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的条件,并提出了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专业竞技体制改革是各级专业自身积聚发展动力的形式之一,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分析在我国专业竞技体制改革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锤炼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及途径,认为:竞技服务是锤炼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支点;改革我国专业竞技体制与锤炼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互补性,专业队平稳过渡至高等体育院校意味着“双赢”。  相似文献   

5.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文献调研和比较法,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修订的体育院校(系)教学计划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为我国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李亮 《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3,78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调查所掌握的材料,本文描述和简要分析了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基本现状,阐述了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调整为综合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3类院校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察现实定位状况的基础上,对体育院校发展定位过程中定位内容的确定、定位的依据进行了理论探讨,形成对我国体育院校定位的整体性认识。体育院校须科学构建自身的定位内容,注重体育特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素质教育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明理 《体育科学》2007,27(1):90-94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对其整体性和实践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研究认为,针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专业性质的特殊性,以及自身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不足,体育院校素质教育应定位于“学”与“术”的辩证统一,即在“术”的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的支撑,以改变体育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失衡状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体育院校学报办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冉强辉  吴坚 《体育科学》2004,24(10):73-7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学报的办刊现状,发现我国体育院校学报的刊期多为季刊,出版周期迟滞;编辑人员的市场开发意识不强,学报的发行量普遍较低;进入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的学报,多为“核心期刊”;办刊经费主要靠学校的有限拨款,处在勉强维持水平,这不利学报编辑队伍的稳定和体育院校学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环境正在发生着三大变化:市场化、大众化、国际化。体育院校应对时代的挑战,实现品质的提升,就迫切需要科学的专门针对体育院校发展的院校研究做指导。建议我国的体育院校研究从建立体育院校研究信息资料系统,针对体育院校管理中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培养体育院校专业研究人员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寻找虚无上位概念——中国体育本质探索的症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30年来我国学者探索体育本质的学术研究,分析目前体育相关概念仍不清晰的原因和"体育"作为上位概念带来的困惑.通过对美国类似概念的分析指出美国缺乏与体育对应的上位概念,提倡概念本土化只会增加逻辑混乱.寻找一个虚无的上住概念是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的症结.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杨文轩  龚建林 《体育学刊》2007,14(7):116-120
美国教育以宪法为依据实行分权制,这促成了美国教育的多元化,受教育多元化的影响,美国体育学科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美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多样性导致了体育学科体系的松散架构。美国体育学科发展历程中以人为本、紧扣时代需求、注重学科队伍与学术组织建设等经验以及学科发展松散混乱、社会公认度低、学科归属不明确等问题,都对我国体育学科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学校体操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美学校体操教育的演变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体操教育的冷落,美国体操教育的衰落,都是在教育面临着某种改革的新形势下发生的。中美两国的体操教育都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应值得我们关注。新世纪中国学校体操教育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中美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谢佩娜 《体育学刊》2006,13(3):74-77
对中美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美国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锻炼活动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国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接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课程比较注重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国课程重统一而轻多样,重实践轻理论,且结合不够紧密。美国课程在结构按健身的功能排列;我国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来排列。美国课程以成人生活、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点;我国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没有主观色彩,割裂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春田学院及其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民 《体育学刊》2007,14(2):75-78
通过亲身参加美国春田学院2006年冬季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实践,对其体育教学细节中突出的特点进行总结:教学目标具体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可操作性强;教学过程提倡学习讨论,以教学小组为单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评价。中美高校体育在发展规模、主导思想、自主办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法对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发展、70年代以来改革的现状和背景以及影响体育专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加深我们对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史丹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42-243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的地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改革的一段时间里借鉴了很多的国外课程的精华。本文通过查找近些年文献的方法。对美国近30年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性分析。主要从管理的体制、宏观政策、课程的要求及其相关体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增添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001-2018年海洋体育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研究国外海洋体育研究的热点、主题演变和知识基础,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我国海洋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运用Cite Space V对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海洋体育研究的发文量呈波浪式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体育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博 《体育学刊》2005,12(2):127-129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体育管理教育的5个特点: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体育管理教育的规范化;课程设置的标准化;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阐述了美国体育管理教育对我国体育管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Christianity, as practised by missiona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YMCA) and 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YWCA), w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ntroducing and popularizing Wester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 modern China from 1840 to the 1920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and why missiona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YMCA and YWCA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 modern China.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activities of missiona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YMCA and YWCA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to uncover what really contributed to pave the way for Christianity, as well as led to this rise of Wester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 modern China from 1840 to the 192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