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朝杨载在《诗法家数》里谈论赠别诗的作法时说:“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如杜公‘惟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这段话强调不同类型的送别诗应有不同的写法,大致还是可以成立的。不过若要拿千态万状的唐代送别诗来检验这个“理论”,那么它未免显得太苍白无力了。如陈子昂的《送  相似文献   

2.
1917年夏天,毛泽东同志的一个老同学订了一个学习笔记本,取名“一切入一”,请毛泽东同志题词,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如下的句子: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尔?!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万石焉。学问也然,天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多而成学。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在乎人之求之而已。  相似文献   

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相似文献   

4.
正《旧唐书》:"有羊羔生于土中……然其脐与地连,割之则死,唯人着甲走马及击鼓以骇之,其羔惊鸣而脐絶,便逐水草。"元代吴莱《渊颖集》:"西域地生羊,以胫骨种土中,闻雷声,则羊子从骨中生……一云漠北人种羊角而生,大如兔而肥美。"元代刘郁《西使记》:"垄种羊出西海,以羊脐种土中,溉以水,闻雷而生。"  相似文献   

5.
麻双艳 《快乐阅读》2011,(26):130-130
在教学实践中,多读与不读是绝不一样的。读则通,通则悟,悟则明。这样方能读出学问,读出意义,读出收获,因此说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朗读感受语言之美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读书听,  相似文献   

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士人为人处世的信条。仁是为人的境界,知(智)是处世的典范。为人如山,处世如水,既是道德修养,又是行动指南,不变的是如山,变的是如水,仁者稳重不迁,故无忧,智者与时俱进,故不惑。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相关训练。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文 ,完成 1— 7题。水之经典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宏之水浩瀚之水 ,多的是 ,在我看来 ,最富性格 ,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 :都江堰和九寨沟。②看都江堰的水 ,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泯江水 ,经过都江堰 ,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 ,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 ,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 ,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 ,让人叹为观止 ,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 ,将刚劲寓于柔顺 ,将一时融于永恒的…  相似文献   

9.
魏彩霞 《甘肃教育》2020,(2):140-140
清人王澍说:"作字如人然"。怎么如人呢?"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可以把这八个字作这样理解,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可见,一笔规范、工整、美观的字,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即: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3,(7)
板桥喜交友,问禅师:何为友? 禅师示: 友有四种——一如花,艳时盈怀,萎时丢弃.二如秤,与物重则头低,与物轻则头仰.三如山,高攀可借高望远,送翠成荫.四如地,默默承载,一粒种,百粒粮,平实无怨. 板桥有悟:待友如何,便遇何友,友是你人品的反射.  相似文献   

11.
人之常言:“博学宏儒”,能当之者谁乎?顾亭林云:“经学即理学”。经学家而通理学的,又有几人?姚惜抱谓“义理、考据、词章不可偏废”,然如何合一?合一者谁?戴震由经学进而言“理”。然在当时评价不一:或以为戴之“可传者不在此”;或以为戴正因此而“功不在禹下”。然戴毕竟年才五十多,论著未竟。真能恢宏江戴之业,兼收刘(大櫆)姚(鼐)之长,合考据  相似文献   

12.
修订版《大纲》指出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感悟 ,就必须充分地读。熟则能悟 ,悟则能化。古人说得好 :“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 ,吾意欲所言 ,无不随吾所欲 ,应笔而出 ,如泉之涌 ,滔滔不谒。”可见 ,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熟读精思 ,才能真正地感悟 ,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培养语感。《丰碑》一课 ,语言精练生动 ,思想性强 ,故事感人至深。是通过烦琐的分析 ,由教师讲懂 ,还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目标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由教师"教"会学生"学"与"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转讲为练,提供悟的途径"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凡事之所以成功,一定是"悟"出了门道。"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4.
考考你     
请在下面标线上填入适当的字,使每一行都成为五个成语。 1.向隅而 不成 泪俱 马观 枝招展 2.毛遂自 贤举 者为 出无 落孙山 3.老生常 虎色 本加 兵秣 到成功 4.好景不 歌当 笑不 天独 颜无耻 5.洁身自 事多 杵成 锋相 症下药 6.大快人 口如 刻千 玉良 不由衷 7.叶公好 腾虎 然纸 窜下 梁小丑 8.徒劳无 败垂 人之 中不 智多谋 9.历历在 中无 定胜 经地 无反顾 10.料事如 通广 智若 公移 呼海啸考考你  相似文献   

15.
凡事大都有因果联系,一则写作材料往往都包含着一种或几种因果关系。我们分析材料时,首先要找出其中的“果”,再逆溯出其中“因”,最后从这种因果关系中悟出一个“理”。这里,关键是个“悟”字:悟得准,则立论准;悟得奇,则立论奇;悟得新,则立论新。请看下面一则写作材料: 《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后便从中挑拨,使巴比伦人内部不和,在如何建塔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结果建塔的计划成了泡影。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七年夏,毛泽东为一友人的日记题词,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重要。他说: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尔?!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万石焉。学问也然,天日纪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焉。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在乎人之求之而已。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16分)水之经典肖复兴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而在我的眼里却是:母爱如山,父爱如水!山——高高的,很宏伟,你举目就能够清晰地看到;水——清清地,没有污浊,但你却不能轻易地看见它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最喜欢的大多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会照顾你、体贴你、和你说悄悄话;而父亲呢,有的时候会发脾气、会打你、让你非常的气愤!母亲的爱会每天都在你的身边环绕着,那父亲的爱去哪里了呢?父爱——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我和很多的孩子一样,喜欢自己的母亲,但自从经历了一件事情之后,我便对自己的父亲彻彻底底  相似文献   

19.
修身与求索     
《中文自修》2008,(7):115
这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生一路,杀那芳华,或柳絮桃花,或浅草闲人,或红炉沽酒,或银树寒霜…… 生命之悟,或如禅者般灵感偶得,或如贤人般孜孜以求。所谓“道”,虽如镜花水用般不可捉摸,但人们不断追寻的脚步却是如此真实。  相似文献   

20.
目 前 , 中 国 面 临 的 环 境 生 态 问题 很 多 ,如 :人 口 过 快 增 长 、自 然 资源 相 对 缺 乏 且 浪 费 严 重 、 生 态 相 当脆 弱 、 自 然 灾 害 频 繁 、 环 境 污 染 严重 ,等 等 。 加 强 学 生 环 境 生 态 教 育 ,是 历 史 学科 教 学 的应 有 之 义。 一 、 让 学 生 正 视 人 口 过 快 增 长是 中 国面 临 的 首要 问 题 首 先 ,我 们 应 通 过 历 史 人 口 学 ,让 学 生 了 解 我 国 人 口 目 前 已 达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峰 。 中 国 人 口 基 数 巨大 且 继 续 保 持 增 长 势 头 , 中 国 今 后一 个 时 期 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