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北京土话中的语缀"儿"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构词语缀,通常被看作名词性的后缀,但"儿"也可以附加在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后构成儿化词,并且不改变词性。"儿"缀在构成音节和构词上特征明显,值得着重探讨,重叠式+儿的各种生动形态以及"儿"缀词的语义特征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代汉语中,“子”和“儿”作为构词的后缀,开始并广泛运用起来。这种后缀既是古代汉语书面语更接近当时口语的表现,也是现代汉语后缀“子”和“儿”的发展基础,但与古今汉语相比,这些后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用法。本文以大量语料为依据,用静态描写和动态对比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3.
四川南江方言的词缀"儿",从语音上看有儿化和儿尾两种形式,儿化不自成一个音节,儿尾自成音节。后缀"儿"放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后儿化,放在单音节后一般为儿尾。本文试从儿化、儿尾的构成、作用、音值等方面说明词缀"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构词与构形两个方面分析涿州话中后缀“儿”的语法功能。构词功能表现在“儿”可使不成词的语素成为可以自由运用的词、使甲类词变成乙类词、使词义发生变化、构成四字熟语等。构形功能表现在“儿”可加在各类词或熟语后边,表示一些附加的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词话》中带“儿”尾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动词重叠后“儿”尾现象更见特色。本文分析了十三种形式,有单音节的动词重叠,也有双音节的动词重叠,还有双音节和单音节结合的动词重叠,其中尤以单音节的数量为多,形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更具特点;动词重叠带“儿”尾的语法作用,与一般动词重叠的语法作用也有差别,即前者没有带宾语的,而后者带宾语常用。  相似文献   

6.
常春 《文教资料》2010,(11):34-35
“子”尾和“儿”缀现象是《儿女英雄传》称谓词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从构词,语音,以及运用范围等角度进行了归纳分析.可以看出称谓词中“子”尾和“儿”缀现象在近代汉语中的日常普遍性.以及和现代汉语之间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7.
刘丽辉 《现代语文》2007,(2):121-122
"儿化",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有趣现象,因为,方块汉字,念起来是一字一音节的,惟独有一种带"儿"字的词,如"花儿、鸟儿、草儿、书本儿、冰棍儿--"是两个字一音节,其中做词尾的那个"儿"字并不单念,而是与前一音节合成了一个音节,即,使前一音节"儿化"了.  相似文献   

8.
“儿”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汉字,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于汉语“儿”缀与“儿”化的区别,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研究、收获成果,但却很少有人摆脱语音学研究的狭隘,进入语言学的其他研究领域。本文将从前人未涉及领域出发,略论修辞对宜宾方言“儿”的构词影响。  相似文献   

9.
“类语缀”是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并分为类前缀和类后缀。吕先生在文中说:“说它们作为前缀和后缀还差点儿,得加个‘类’字,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类语缀和语缀的性质相似,构词能力很强,在现代汉语中很活跃。语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的是广西横县平话的语缀。文章发现 ,该话除了一些特殊的语缀之外 ,还具有以下十分突出的特点 :中缀相当丰富 ,且集语缀、曲折形式、重叠形式于一体 ;后缀中“儿”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相异 ,它作为后缀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 ,且与福建永春方言的“仔”尾极其相象 ,等等。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王力的比较谨慎的说法,儿缀出现于唐代。本文即选取唐五代时期的九种语料,对"X+儿"用法进行共时的分析,以发现儿缀产生初期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老北京土话中除“儿”语缀外,“子”尾也是一个重要的语缀形式之一。通过分析老北京土话“子”缀的构词特点和语法语义语用功能,并与老北京土话的语缀“儿”的特点及历时的分布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的是广西横县平话的语缀。文章发现,该话除了一些特殊的语缀之外,还具有以下十分突出的特点:中缀相当丰富,且集语缀、曲折形式、重叠形式于一体;后缀中“儿”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相异,它作为后缀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且与福建永春方言的“仔”尾极其相象,等等。  相似文献   

14.
遵义话既有儿化韵也有自成音节的儿尾。遵义话的“儿”尾有久远的历史,有的“儿”尾仍保留了“儿”的本义,但目前“儿”尾词数量不多,现有的“儿”尾词也正在急剧减少。通过实地调查,对遵义话“儿”尾词的数量、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其重视。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言学的术语,“儿化”比“儿尾”更为大家所熟悉。所谓“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该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是语流音变的一种。那么,什么是“儿尾”呢?笔者发现,许多著作对它与儿化没有明确的界定,有的说二者对立,有的说二者统一。比如,俄罗斯学者莫景西说,“作为语言学的术语,‘儿化’和‘儿尾’标志着用‘儿’字记下的词缀,自成  相似文献   

16.
从“X儿”产生理据上分析“儿”的性质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分析“X儿”里“儿”(指词缀)的语音、语法、语义等情况。还是从“X儿”产生的理据上分析,都证明“儿”是一个语素。从“X儿”中“X”的词性情况和“儿”在“X儿”中的语法作用以及“X儿”的整体功能等方面分析,“儿”具有如下作用:即语音标记作用、语法标记作用、语用标记作用和语义标记作用。上述作用往往交叉使用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法理论认为“不”字是否定副词,在句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是在很多方言口语中,“不”字却可以充当前后缀的角色,甚至可省略可替换。本文着重讨论方言口语中“不”字做前缀后缀的种种用法。  相似文献   

18.
“儿化”是普通话的某些方言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儿”作为后缀,不能自成音节,在同化和节缩两种作用下,与前一个字音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字音的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也叫儿化韵),这样就使普通话的语音结构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一套相当复杂的儿化韵母。汉语拼音字母用r,注音字母用“儿”.汉字用“儿”(“(?)”的简化字)来表示“儿化”.这些只是记号,让人卷一下舌  相似文献   

19.
“类语缀”是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文中提出的 ,并分为类前缀和类后缀。吕先生在文中说 :“说它们作为前缀和后缀还差点儿 ,得加个‘类’字 ,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 ,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类语缀和语缀的性质相似 ,构词能力很强 ,在现代汉语中很活跃。语缀既能附在词上 ,又能附在短语上 ,其意义一般是常用语义的进一步延伸和虚化。但和纯正的语缀相比 ,类语缀的意义还没有彻底虚化 ,不像“老虎”的“老”、“盖子”的“子”那样 ,只起凑足音节和区别词性的作用。常用的新型类语缀有手、族、热、软、点、感…  相似文献   

20.
青海"少年"是青海民间文学中璀璨闪耀的奇葩,其中的"儿尾"方言,常是一个独立的、自成音节的词尾。"儿尾"方言不仅有一字尾、二字尾、三字尾,更有独到的ABB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