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换角色     
孩子大多喜欢和比自己大的人玩,但因为不懂正确的交往方式,常会发生争吵。我的侄女比我女儿大5岁,女儿特别喜欢和她玩,总爱跟在她的身边。我侄女看书,我女儿也要看书,而且非要看和她姐姐一样的书;两人一起玩积木,女儿就非要玩她姐姐手里的那块。如果不让她玩,她就放声大哭,还边哭边数落她姐姐:“你大,应该让着我。”看着女儿这样无理取闹,我和侄女一起商量了一个办法:变换角色。我对女儿说:“嘟嘟,你喜欢当大姐姐吗?”女儿一听当姐姐,眼睛一亮:“喜欢,当谁的大姐姐呢?”侄女接着说:“当我的姐姐,我来做小妹妹。”我摸着女儿的头说:“大姐姐…  相似文献   

2.
    
耿莉 《幼儿教育》2002,(5):30-30
妈妈领着她的小女儿在山路上散步。女儿说:“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戴着小降落伞。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妈妈说:“不是。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女儿说:“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她了吗?”妈妈说:“不是。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相似文献   

3.
张静 《家庭教育》2004,(2A):24-24
我的女儿王志瑾,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整天笑嘻嘻的,脸上的一对酒窝,更是逗人喜爱。你别看她外表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她心里整天想的是当“官”。  相似文献   

4.
面临女儿的“中考”,我却接到杂志社出国开笔会的通知。老同学打电话来,坚决反对我在这关键时刻外出,还说她孩子“中考”时,她和她老公整整请了半个月的假照顾孩子,如孩子这次真的考不好要恨你一辈子的;女儿的班主任知道这件事,更是大加反对,说你这个当妈妈的太不负责任了,这是你们家里第一大的事情。我们要求家长的配合,就是要离婚都要等孩子考完了再说…… 正当我成为众矢之的时,又接到杂志社笔会延期的电话。谢天谢地,我的良心终于不需再受到谴责;我终于能够在女儿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时在她的身边。 我认真地对女儿讲:这几天让你“幸…  相似文献   

5.
面临女儿的“中考”,我却接到杂志社出国开笔会的通知。老同学打电话来,坚决反对我在这关键时刻外出,还说她孩子“中考”时,她和她老公整整请了半个月的假照顾孩子,如孩子这次真的考不好要恨你一辈子的;女儿的班主任知道这件事,更是大加反对,说你这个当妈妈的太不负责任了,这是你们家里第一大的事情。我们要求家长的配合,就是要离婚都要等孩子考完了再说…… 正当我成为众矢之的时候,又接到杂志社笔会延期的电话。谢天谢地,我的良心终于不需再受到谴责;我终于能够在女儿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时在她的身边。 我认真地对女儿讲:这几天让你…  相似文献   

6.
(三) 有一个六岁的女孩,每天都要妈妈提醒才去整理自己的床铺,如果不提醒她,她就不去整理。一天,妈妈看女儿又没整理床铺,就批评她说:“我给你讲了多少次啦!你为什么就记不住要整理床铺呢?”女儿回答说:“妈妈,你没有告诉我要记住嘛!”奶奶走去把床铺整理好了。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不整理,却让奶奶来整理。”女儿说:“我和奶奶不一样嘛!奶奶退休了,没有事情做。”  相似文献   

7.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8.
女儿的故事     
我有一个女儿,一个调皮而又可爱的女孩子。记忆中的女儿似乎永远也不会长大,只是带给我的感觉是日渐的新奇和成熟,使人深感惊讶,看到女儿长大,我不但没有为自己的日渐衰老而悲哀,反而看到女儿日渐的鲜活而充满兴奋和快乐。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可以陪我看会儿电视吗?”语气中充满渴望,女儿从来不对我提要求,即使有什么想法也都是找她爸爸讲,而她的父亲似乎也从来没有对女儿说“不”的习惯。可是女儿突然对我说出这个企求,使我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电视里播送的正巧是一部关于小孩子学习的故事,屏幕上的母亲正在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否则就不可想象后果。”没想到,女儿突然说:“妈妈,这个人很像你嘞!”我此时方明白女儿为何要我陪她看电视,因为她想借电视中孩子的口说出她心里的想法,她嫌我啰嗦,又不敢直接说出来。女儿长大了,她竟然懂得说话婉转,我心里没有一点对女儿的懊恼,反而为女儿的长大而暗暗高兴,因为在这个社会里不学会说话艺术,吃亏的情况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出现了,而且其后果是防不胜防,即使到后来赶紧补救都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9.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业,对正在看电视的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俩交换一下,让我当妈妈,您当女儿,好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好啊!”我对“女儿”说“:孩子,你还不快给我做作业,不许看电视!”“女儿”只好乖乖地走进书房,开始写起作业来。我呢,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过了一会儿,“女儿”对我大声地说:“妈妈,我口渴,想喝水。”我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看电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出来倒!”“女儿”又对我说:“妈,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我说:“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没办法,她只好又冥思苦…  相似文献   

10.
无论我干什么,四岁的女儿都要来凑热闹,搅得我于不了活。一次,我狠狠地训斥了她,没想到她哭得很伤心,弄得我也心神不安,只好放下手里的活去哄她。后来我想,孩子想参加劳动是一件好事,应该适当地引导,满足她的劳动愿望。春天,我在自家小园子里种土豆。我用铁锹挖坑,女儿抓住铁锹把也要和我一起挖,就这样两人握着锹把一起挖真是别扭极了。我对女儿说:“敏敏,你看两个人挖坑太慢,你自己挖吧,我往坑里种土豆。”她高兴地说:“行。”她挖得很起劲,但毕竟人小,铁锹重,她  相似文献   

11.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准备带女儿去公园游玩。出发前想起朋友送的一枚胸针还未戴过,就找出来戴在胸前,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一番,感觉不错。“叮铃铃……”门铃响了,上少年宫兴趣班的女儿回来了。我笑着把她迎进屋,没等孩子坐下,就急着问:“丹丹,你看妈妈的胸针好看吗?”“没什么好和不好!”女儿淡淡地回答我。“今天你怎么了?”我有些疑惑。要知道女儿平日里是个是非分明的孩子,今天她可能遇上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吧。我刚想问个究竟,孩子开了口:“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什么都不好!”看我站着不动,女儿一本正经地解释着。是呀,心情好的时候,满…  相似文献   

12.
说话算数     
一次,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做个沙包?”我说:“行啊!”“那你保证。”女儿不放心。“怎么保证?”女儿用她的小指钩起我的小指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不许骗人。”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就答应了。到了晚上,我找来碎布做沙包。女儿要看动画片。我说:“你得先和  相似文献   

13.
一天晚上,我爱人说要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女儿听见了问我:“妈妈,图书馆是干什么的?”我说图书馆里有好多书,是专门借给大家看的。“那我也要到图书馆去。”我想,带她到图书馆去,可以让她了解一下图书馆,看看别人是怎样安安静静地看书的。平时女儿在家,一让她看书,不到两分钟就坐不住了,不是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就是让我们带她玩玩具。我说:“行,我带你到图书馆去,你先去收拾你的小书包,带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她看爸爸没带书,便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不带书呢?”我说:“因为你小,图书馆里的书你都看不懂。爸爸要看的书图书馆里有,可以借来看。”女儿背起书包高兴地跟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图书馆。到  相似文献   

14.
孩子,话得看你怎么理解思遥女儿今年10岁了,她生性活泼热情,整天围着你像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有位友人来访,对我说:“这孩子长得多漂亮,又有灵气!”我听了这话,也只是淡淡的一笑。女儿像是摸透了我的心思,板起脸孔接道:“我妈妈可不这么认为,长得漂亮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6.
女儿的贺卡     
上四年级的女儿,整天像个小大人似的,有了自己的天地,小朋友一同来一同去,开始不太愿意我过问她的事了。这不,女儿放学一回来,一头钻进房间里又是画又是剪贴的,忙得不亦乐乎。我关心地问她:“林杰,你在干什么?要妈妈帮你吗?”“不要!不要!”女儿头都不抬,手直挥,我自讨个没趣,心里好一阵失落:女儿长大了,有了独立的人格,再不会像小鸟依人似地依偎着我了。女儿可能是感到对我粗暴了点,回过头来抱歉地对我一笑说:“妈妈,我在做小制作,过几天,你就会知道了。”  相似文献   

17.
“我是你的女儿,你的孩子,所以你要听我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的。否则我不原谅你。”说这话的是一个美国的小孩,她还在读幼儿园。她越是说“请不要笑”,她的“中国妈妈”越是觉得好笑。在中国,都是大人叫孩子听大人的话啊。  相似文献   

18.
我女儿今年上二年级,年龄虽不大,却常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你猝不及防。前不久,她突然“发难”:“爸爸,我问你个问题,你不是说,撒谎的孩子是坏孩子吗?可是前不久我们看了《刘胡兰》电影,敌人要刘胡兰说出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明明知道,可  相似文献   

19.
正女儿今年五岁,乖巧又懂事,朋友经常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的育儿经验是:把孩子当朋友。朋友原则一:尊重与平等我和女儿相处得很友好,我从不认为女儿无知,而是把她看成大人,凡事都用商量的口气与她沟通。女儿爱看动画片,如果不加约束她会一直看。这时我就和和气气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就爱看电视,当时不懂,所以现在戴上厚厚的镜片,遮挡了妈妈漂亮的大眼睛,你说妈妈说得对吗?"听了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溺爱和宠惯的多,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常要女儿吃点苦。妻子总说我的教育法真“残酷”,然而随着朋友、邻居、亲戚对女儿的赞扬声不绝于耳,妻子对我的做法也就默许了。女儿五岁之前,我什么事不大管,任其发展。到六岁时,我开始实施“残酷教育法”,不时要她吃点苦。烈日炎炎的夏天,家里买油盐酱醋我总要她一人到大约300米远的小店去买,她说怕热。几天后,我找到一个机会,带她到一建筑工地,看工人们顶着烈日在忙碌。此时,我告诉她,你到商店里买东西,再热也不过几分钟的路,而建筑工人却整天在烈日下,与他们相比你的热又能算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