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牵挂     
小作者抓住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为妹妹买生日礼物的事,发表感想,觉得生活中因为有了妹妹,自己多了一份牵挂,写出了一般独生子女无法体会到的那种情感。小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就是这种对妹妹的牵挂。  相似文献   

2.
我的烦恼     
本文小作者在习作里向我们真实地讲述了自己的烦恼:个子矮。因为个子矮,比他岁数小的小弟弟不肯叫他哥哥,因为个子矮,被当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个子矮,在小主持人选拔中落选了……没想到身高问题竟给小作者带来了这么多的烦恼,连编辑大朋友也忍不住替他感到烦恼了。  相似文献   

3.
小作者一下子有这么多橡皮,不禁让读者吓一跳,要这么多橡皮干吗? 习作一开头就设置了悬念,随着作者把事情经过一一道来,人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小作者是以橡皮传递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因为他在考试“危急”之际,小小的橡皮“帮了大忙”。  相似文献   

4.
世上好听的声音有千万种,本文小作者最喜欢的,却是手表的“嘀嗒”声?这是为什么呢?习作一开始就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吸引我们往下读。原来,小作者因为一块手表,改掉了时间观念不强的坏习惯.手表成了他学习生活中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5.
王露露 《新读写》2009,(6):40-41
人们常用“苦不堪言”来形容苦丁茶的苦味,小作者的桌上也放着一杯苦丁茶,因为生病的缘故,不得不喝,怀着不安的心情,喝了一口,喝到的却是甜味。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母亲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读来满口甘甜,内心温暖。  相似文献   

6.
小作者写的是读书中的小事:因偷懒而得到“大奖”——被老师逮着而罚背英语单词。 小作者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这故事既是小事又是大事,因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必须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小作者以自己的体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影视观后感。与写读后感一样,作者首先必须选取一个感人的作品,因为这样才能有感而发,也才有必要去观赏它、评论它。从小作者的介绍来看,《暖情》的确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它反映的是一个穷苦之家的挚爱亲情,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波大澜,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因为协力与贫穷作斗争,点点滴滴,感人至深。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细节更是催人泪下:小主人公东东为了去捡拾一个价值五分钱的空瓶子而被汽车撞倒,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却是那一群无知、顽皮的孩子,正是因为他们抢这个瓶子当球踢导致了车祸的发生。所以说,小作者选择这部影片来写观后感…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     
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那么黑?因为他们生活在非洲。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不穿衣服?因为非洲太热了。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头上那么多小辫子?因为他们头发多。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吃白蚂蚁?因为白蚂蚁营养价值高。妈妈,妈妈,为什么他们不上学?因为他们太穷了。妈妈,妈妈,我把书包和书给他们行不行?行行行,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小作者母女在看电视《非洲之旅》时的对话情景。小作者把它写下来奉献给大家,让我们觉得那么的熟悉,作文来源于生活可一点不假。谁的童年不是在无数个“为什么”中度过的,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让成人招架不住,小作者…  相似文献   

9.
小眼睛,大世界这是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仿佛辽阔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真是精彩。说老实话,小作者的调查报告稚气未脱,但是,这实在是让人惊喜的文章。因为,小作者正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视野跳出了自己所熟悉的葱茏的校园生活,缤纷的童年故事以及有趣的生活点滴,瞧,他正用自己那小小的眼睛去眺望那个大大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0.
牛奶+醋=?     
主持人语:小作者把科学知识渗透进作文,题目就从类似:《一次××的小实验》、《小实验》中跳了出来,老师这样引导,并未脱离大纲指导下的教材要求的引导从奇妙、有趣等小实验完成半命题能力的培养,因为这类题目的提供可让小作者在选材的内容上比较广泛这一条件,时间、地点均无限制,但本文小作者还是选择了将事件发生在教室里。教材要求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这是难点。本文从题目到内文都表现了一定的心情。心情也可以擦亮文字,小读者细细品味吧。  相似文献   

11.
读过这篇短文,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是一条值得赞美的小溪。因为小溪里一半水一半鱼,因为小溪的动与静,因为小溪的早晨和傍晚。这样一条小溪,除了流进小作者家的屋后,是否也能流进你的心里?热爱大自然吧!最好的办法,你也拿起笔来去赞美它。  相似文献   

12.
螳螂生长记     
这是一篇观察日记,小作者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螳螂的点点滴滴,包括螳螂的外形、吃食、产卵等等。因为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是近距离的观察、喂养,所以小作者的观察很仔细,描写也就详细、生动得多了、用日记的形式来表现,使得内容看起来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习作语言流畅,富有孩童的纯真和童趣。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 师:【出示插图】同学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小王子。【板书:小王子】谁来读读这本书的作者?一起读:圣·埃克苏佩里。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他写的《小王子》这本书很多人都喜欢读。  相似文献   

14.
特别推荐     
《受伤也是一种财富》,杜一丰同学从自己的一次经历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作者在滑旱冰的时候因为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不小心摔倒后“右膝盖被擦掉好大一块皮”。“血肉模糊”中,疼痛是在所难免的。妈妈给伤口擦了药,但小作者也不能自由玩耍了,只能“看着别人玩”,  相似文献   

15.
A Nice Dream     
点评:小作者把自己的梦境描写得如此美丽、生动,仿佛把我们一同带进了真实的人间仙境。因为本文描写的是梦境,是已经发生的事,所以作者用了过去式。  相似文献   

16.
对于素质教育,人们有太多的话要说。本文作者是一名在校高一学生,正亲身经历着这场教育改革。正因为身处其中,感受也就更为深切。小作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指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的是怎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狐狸爸爸     
郑茹康 《家教世界》2008,(10):52-53
在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大地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树上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整个森林一片银装素裹。(景物描写,小作者交代场景很细致啊)一个小小的山洞里住着狐狸一家人。因为天太冷了,它们已经很多天没有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五册新选课文《小摄影师》的作者围绕“小”宇,选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了小摄影师的天真、活泼、可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人“小”办法好——“扔”  相似文献   

19.
点评:小作者从小就喜欢画鱼,是因为他家里有个大鱼缸,长期养着鱼,他经常给鱼喂养食物,妈妈说他有事没事都爱到鱼缸前观看鱼。因为他长期仔细观察,小作者手下的鱼幼稚又真实,有大身子小尾巴的,有长长瘦瘦的,每条鱼身上都有不同的纹样,它们游的姿态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高手不多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时冲动报了全国英语竞赛。正当我有些后悔时,看到了一本励志书。当我看到《高手不多》一文时,觉得文中的"我"很像自己。小作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却又冲动地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