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淤泥质黏土除了具有一般土体的各种变形特征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淤泥质黏土较大的孔隙比、含水量,导致了其变形量较大;颗粒组成是以粘粒为主,单个孔隙很小,渗透性很低。饱和土受荷后,水不能很快排出,变形也只能缓慢发展。鉴于上述特点,需要对淤泥质黏土的变形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为此,依托深圳地铁10号线停车场基坑开挖工程,针对淤泥质黏土的工程力学特性,采用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深基坑施工动荷载诱发淤泥质黏土运移规律,为掌握本工程淤泥质黏土力学特性和工程灾害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交通建设的加大投入,城市地铁建设遇到机遇,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也迅猛发展。本文针对成都地铁4号线与规划中的17号线盾构区间在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交叉加固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俊  王金昌  谢家冲  徐超 《科技通报》2021,37(10):112-119
杭州中心深大基坑工程位于市中心地段,地层条件以淤泥质土为主,紧邻某地铁车站,基坑环境保护要求高,基坑采取分区方案实施.为了综合考虑复杂岩土工程与既有结构的共同作用,给出了一种通过应力叠加方式的盾构隧道衬砌精细化分析方法,基于PLAXIS3D和ABAQUS平台将地层结构法与荷载结构法2种分析方法有效联用.首先基于土体小应变刚度模型建立基坑与车站和区间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随后将隧道的响应结果作为外荷载施加在精细化基床模型中.结果表明隧道纵向变形出现2个峰值点,以水平变形为主;隧道注浆加固能有效减小衬砌拱顶内测拉应力,抑制裂缝的发展;主动和被动控制措施的共同作用能很好地控制隧道变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于在城市明挖隧道进行施工监测过程中钢支撑轴力、周围建筑物的沉降、施工范围内土体的位移等等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仔细分析了对于隧道基坑以及周边的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一些在明挖隧道的基坑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托深圳地铁二期环中线(5号线)布太暗挖区间,复合地层区间隧道施工,主要介绍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及其特点,分析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阐述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中进行隧道施工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途径,我国城市快速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在快速路施工中明挖隧道的方法得到广泛推广,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以及比较安全的优点,因此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城市明挖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希望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铁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而地铁的建设又与深基坑工程密切相关,特别是复杂深基坑开挖问题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热点问题,以郑州市某地铁明挖下沉段为例,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倒换支撑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基坑稳定性,以供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城市地铁作为城市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当中,地铁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铁的修建过程中,区间隧道施工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区间隧道施工会受到地上建筑、交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区间隧道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区间隧道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基于此点,本文就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球状风化花岗岩“孤石”成因,分析了城市地铁在上软下硬地层和“孤石”地层的盾构法施工技术措施,并以深圳地铁一号线续线深大站-桃园区间为例,全面分析和讨论了盾构法隧道“孤石”处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受城市复杂环境影响,地铁隧道的修建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下穿深回填,为顺应地下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目标,本文以小净距浅埋暗挖深回填隧道为对象,对进洞方案与施工技术进行比选研究,并深入分析小净距浅埋暗挖深回填隧道不同进洞方案所引起的安全、工期、成本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暗挖区间右线斜交开口进洞能够达到暗挖隧道、明挖段的总体工期控制要求,且经济效益可观,亦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明挖隧道的设计要求,利用跨步自行式台车可以避开侧墙的临时横向钢支撑,实现拱顶衬砌台车内模整体性跨步移动,具有模拟人类行走的特点,工序衔接速度快,在明挖隧道或基坑主体结构施工中是值得推广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安市某大型基坑开挖与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存在位置上相邻、工期上冲突的情况,基于基坑开挖使土体应力场改变会影响区间隧道,而隧道施工、盾构的推进改变地层的结构,进而影响基坑的变形。对二者同时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将原本可能叠加的内力与变形影响尽可能减小,保证工程的控制指标在容许范围之内。并使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进行不同施工方案时的隧道位移计算比较,结果表明,隧道二衬完成后,保持距离进行基坑开挖,可以有效的减小二者的相互扰动,明显的减小隧道的水平位移。说明该施工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缩短了工期,提高效率,可为后期类似工况的方案拟定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一般采用盾构掘进施工为主,在特殊地段如连续的岩石地段一般采用矿山法施工,而在本工程中岩石地层并不连续,中风化岩层在地层中呈波浪状出现,软硬地层交替出现的工程地层对采用盾构施工和矿山法施工都形成了较大的难度,而采用矿山法结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工艺能够很好的实现区间隧道施工质量的连续性,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成型隧道与其他盾构隧道结构的高度一致性,确保了后续地铁施工项目能够有效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塘河泵站基坑开挖深度11.15米,地质层含有建筑垃圾、杂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土,右侧为厂房,为确保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及完善的施工技术,本文就深基坑的围护及降水进行了介绍,为深基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对杭州地铁1号线3期所存在的施工风险做出正确的控制措施,从隧道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分析入手,分析了承压水、流砂、淤泥及淤泥质软土、暗塘和暗浜等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深基坑工程中,沿海地区由于土质松软,多淤泥质黏性土且地层十分复杂,这样就使深基坑的开挖施工产生了很多工程问题。本篇文章依托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益田停车场出入线项目,开展了对明挖基坑施工力学机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基坑开挖后,基坑底部最大主应力值可以达到1MPa左右,与附近的土体的应力值相比明显要大;(2)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底部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隆起现象,其隆起量达到2cm左右,基坑两侧部位有比较明显的沉降产生,其沉降量可以达到3.5mm;(3)基坑的塑性区域主要出现在基坑底部靠近桩基比较靠下的位置,通常将该位置设为桩基的支点,其等效塑性应变可以达到5*10~(-3)。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三溪站至鱼珠站区间"明挖段基坑支护的优化设计,根据线路较长、地质变化较大的特点和工程实际条件,将多层钢支撑方案改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相结合的不同道数的支撑体系,该优化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工程实例对地铁区间和车站等同类深基坑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铁区间隧道经常会发生渗漏,引起地铁设备的锈蚀,导致地铁区隧道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危及地铁行车安全,因而地铁区间防水是开发地下工程的重难点。本文介绍国内外地铁区隧道建设的现状和防水施工技术情况,并就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盾构防水堵漏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盾构隧道漏水的原因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昌市地铁沿线基坑开挖项目对地铁主体结构、区间隧道及附属设施是否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文结合某具体基坑施工工况,对地铁保护区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监测点点位的选取、监测方法的选取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来判定地铁沿线基坑开挖工程是否影响地铁结构的安全,进而判断是否会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地铁隧道的建设工作,由于盾构隧道对地层适应性强、施工便利、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其它设施的影响,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型式、分块方案、拼装方式、连接形式、接缝设计等内容,其成果将为我国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