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耐力素质和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XX/(RR+RX)OR、X/R OR和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RR/(RX+XX)OR、R/X OR值为统计量,检索截止至2010年1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涉及耐力型项目研究11项和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10项分别纳入meta分析,其中,耐力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2 220例和对照组3 410例,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1 140例和对照组2 800例.速度力量型项目RR/(RX+RR)OR=1.40(95%CI=1.21~1.62,P<0.01),R/X OR=1.33(95%CI=1.20~1.48,P<0.01),亚组分析欧裔人群RR/(RX+RR)OR=1.37(95%CI=1.17~1.60,P<0.01);R/X OR=1.37(95%CI=1.22~1.53,P<0.01),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IN3基因R577X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是速度力量素质的保护因素.欧裔人群中,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与速度力量素质显著关联.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基因选材的候选位点之一,但用于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基因选材尚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循证依据综合定量评价单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肌肉力量和耐力影响效果,为体能训练新方法和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3年2月发表的相关RCT文献,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和Stata-SE 15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4篇。方法学质量评价发现较高质量(6-8分)的文献有24篇,高质量(9-10分)的文献有2篇。Meta分析显示,tDCS对肌肉力量(SMD=0.39, 95%CI=0.21~0.56, p<0.05)提升达到小效应量,肌肉耐力水平(SMD=0.90, 95%CI=0.30~1.50, p<0.05)提升达到大效应量。tDCS后下肢单关节肌肉力量(SMD=0.45, 95%CI=0.21~0.68, p<0.05)提升显著优于上肢单关节肌肉力量(SMD=0.35, 95%CI=0.09~0.60, p<0.05)的提升,选择2mA的刺激电流(SMD=0.43, p<0.05)、20min的刺激时间(SMD=0.43...  相似文献   

3.
一、体能训练内容分析 根据有关的研究报道,帆板运动属于体能主导耐力型项目,该运动以有氧耐力为主要供能方式。开放摇帆限制后,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体能基础是技术实现的保障。通过对目前训练及比赛的分析,笔者认为帆板项目专项体能主要构成因素应包括:专项耐力(力量耐力、心肺耐力、速度耐力),速度(单个摇帆过程动作速度、摇帆频率),  相似文献   

4.
一、体能的概念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存及基础代谢水平等条件决定的,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二、体能训练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健 《中华武术》2020,(1):33-34
气排球的运动需要体能的后勤补给,以供应运动中的传球、扣球、垫球、发球和捧、踢、击等动作,这对运动员自身的速度、灵敏、耐力和力量要求就相对提高,体能训练衔接了气排球技战术、心理素质训练,气排球运动中的有效支撑,防止运动损伤。以启东市开发区中学学生气排球体能训练为例,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结合气排球和学生身体发育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气排球体能训练计划,从学生速度训练、力量训练、灵敏训练、耐力训练出发,旨在提高学生体能,为学生气排球运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提高运动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运动员形态特征表现为:身材高大、下肢长(其中小腿较长),同时具有较高的去脂体重和较低的体脂含量;2)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强,但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运动素质结构由基础力量、协调灵敏、下肢反应力量和专项耐力4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步法综合运用和重心控制快速转换)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一、体能与技能的关系(一)概念解析基于对体能的术语辨析与概念理解,结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共识,形成体能的基本概念认知。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主要包括身体成分、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灵敏性、平衡、协调性、力量、速度、反应时等。其  相似文献   

8.
《网球天地》2014,(10):68-68
运动的美是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网球运动更是—项考验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因为其必要的体能(力量、速度、爆发力)要求,网球运动让很多练习者望而却步。即使经过训陈,有时也达不到良好的体能状态,甚至训练时间越长,身体越疲惫,体能越不佳。  相似文献   

9.
魏冰 《网球天地》2014,(11):89-89
运动的美是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网球运动更是一项考验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因为其必要的体能(力量、速度、爆发力)要求,网球运动让很多练习者望而却步。即使经过训练,有时也达不到良好的体能状态,甚至训练时间越长,身体越疲惫,体能越不佳。  相似文献   

10.
曹蔚明 《精武》2012,(14):18-19,21
运用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实战训为实验内容,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和力量5项比赛体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实战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受比赛体能影响的实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实战训练能量著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比赛体能(P〈0.05),其中耐力素质提高最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魏冰 《网球天地》2014,(9):70-70
运动的美是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网球运动更是一项考验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因为其必要的体能(力量、速度、爆发力)要求,网球运动让很多练习者望而却步。即使经过训炼,有时也达不到良好的体能状态,甚至训陈时间越长,身体越疲惫,体能越不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耐力、力量、混合运动3种训练方式激活静息状态卫星细胞的能力.方法:将32只3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安静组(C,n=8),耐力运动训练组(E,n=8),力量运动训练组(S,n=8),混合运动训练组(M,n=8).经过28周运动干涉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胫骨前肌卫星细胞激活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nNOS,MMP-2,HGF,c-met)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1)与安静组相比,3组运动训练组C57BL/6小鼠胫骨前肌与体重的比值增加;2)耐力训练组nNOS,HGF,c-met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MMP-2mRNA无显著性差异;3)力量训练组nNOS,MMP-2,HGF,c-met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4)混合训练组nNOS,MMP-2,c-met 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性变化,HGF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加.结论:力量运动对骨骼肌中卫星细胞的激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维持骨骼肌卫星细胞池的数量和促进骨骼肌肥大中具有显著意义;耐力运动能促进卫星细胞的激活,在防止骨骼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减少,在维持骨骼肌质量和力量上,也有其可取之处;混合训练组在促进卫星细胞激活的过程中,混合运动的效果并不是预期所设想的耐力和力量运动的效果叠加,提示在维持卫星细胞数量和促进骨骼肌肥大上应考虑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合理安排耐力和力量运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国家女子柔道集训队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指标。运动素质结构由最大力量、专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协调、力量耐力和爆发力6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专项速度协调(手法综合运用、重心快速移动和投接。寝技快速衔接)和速度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运动素质典型评价指标为:高翻、15s投入、1min拉橡皮条、10s打入、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其权重分别为:0.094 9、0.458 5、0.160 8、0.208 8、0.048 6和0.028 4。设计的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证明客观有效,可为现阶段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评价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运动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II/(ID+DD) OR、DD/(II+ID) OR和I/D 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截止至2010年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回归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研究23例,包含2 936例优秀耐力运动员和8 485例健康对照组.耐力运动员组和健康对照组II/(ID+DD) OR=1.29(95% CI=1.15~1.45,P<0.01),无显著异质性;I/D OR=1.17(95% CI=1.03~1.33,P<0.05),具有显著异质性但与样本量和区域无关.亚组分析欧洲人群中耐力运动员组与健康对照组II/(ID+DD) OR=1.29(95% CI=1.11~1.50,P<0.01),无显著异质性.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相关且存在种族差异,II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是优秀耐力素质的保护因素.欧洲人群中ACE基因II型纯合子与优秀耐力素质关联显著.中国人群中虽未发现显著关联,但有待于补充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运动员专项体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自行车是一项集速度、力量和耐力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特别是专项体能要求较高。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包括有氧代谢能力、无氧代谢能力和专项力量,以及骑行技术与有氧、无氧能力的关系等。对国内外自行车运动员专项体能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射箭运动员的初级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箭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汶上县业余体校林宏伟现代竞技体育可分为两大类,体能类竞技体育和技能类竞技体育。体能类竞技体育是以速度、力量性、耐力性为主的运动项目;技能类竞技体育则是以表现性、难美性、准确性和对抗性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现代射箭运动是从20世纪初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探讨耐力运动预激活增强效应的研究进展,从生理学表现和研究方法方面为耐力项目运动训练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整理和分析耐力运动预激活增强效应相关的文献。结果和结论预激活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为肌球蛋白调节轻链磷的酸化及神经肌肉特征的变化;预激活增强效应可用于优化耐力运动热身方案,提升运动成绩;耐力运动引发的神经肌肉特征变化可用于调节耐力运动中外周疲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各专项的热身方案,在耐力训练或竞赛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预激活增强效应在各专项运动中的用作,热身活动中最佳的负荷强度也需进一步地研究,便于研究者们更好地探究用以提升运动成绩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体能与技术的关系体能与技术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学生体能的发展为技术提高奠定基础,同时技术的发展又为体能的发挥提供平台。(一)体能的发展是技术提高的基础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水平越高,就越容易掌握运动技术,这体现了体能在运动技术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球+传球》单元教学中共有6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动作技术难度系数逐步加大,所需的体能也相应提高。此时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作基础,是难以适应逐步提升的运动技  相似文献   

19.
<正>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中均提出了全面发展体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能是指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1]。如何发展体能是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般的体能训练都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训练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果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激  相似文献   

20.
董德龙 《体育科学》2012,32(4):84-97
运用专家咨询、调研、测试及元分析等方法,完成了对新一轮备战的中国国家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测试和数据收集,重点从身体机能训练(有氧与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两个方面论证了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认为,1)就身体机能训练而言,实行"两极化"模式可能更优于"乳酸阈"模式,主要体现在有氧与无氧训练的强度和比例2个方面。2)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与功率下降率有着更为显著的相关性(r=-0.626,P=0.000),即有氧能力越强,功率下降率越低,通过元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有氧能力与功率保持能力的显著相关关系(总效应落在有效区内);3)力量训练方面应突出全面性(r最大力量=0.614,r力量耐力=0.532和r快速力量=0.511),但应在最大力量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同时,也证实,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对运动水平存在显著的交互性作用(F=3.241,P=0.006,Et2α=0.176),进一步显示出单纯发展快速力量意义不大。4)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法上应体现两点,一是需增加快速力量的训练手段,如增强式(plyometric)训练内容;二是注重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如上肢体现出最大力量的特点,下肢体现出快速力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