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为我国科技期刊品牌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品牌文化建设现状和整体情况。【结果】IEEE Xplore科技期刊出版平台的品牌文化建设策略主要包括强化使命感,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重视青年科学家早期培养与专家引领,推动学术伦理与多样性、包容性建设,构建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提升行业不可替代性并加强人文关怀等。【结论】建议国内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明确使命和愿景,积极布局中长期战略规划;广布有效关联节点,重视科学家早期培养体系;紧密连接专家、媒体和受众,形成“专家—期刊文章—媒体/受众—受众/媒体—专家”的闭环品牌宣传模式,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从学术伦理规范、多样性、包容性、科技仪式感、价值感和荣誉感、服务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多方位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文化价值,增强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研2020年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学术共同体行动出版(Community Action Publishing, CAP)推动下的期刊或者出版平台商业模式,为国内科技期刊商业模式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网络信息调研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根据CAP出版内涵、经营策略及收费模型,总结其商业模式特色及对国内期刊发展的启示。【结果】PLoS CAP以多刊集群化协同发展;透明化商业模式,增强公信力;多种收费模型交叉互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作者的需求;限制利润比例,减轻合作机构费用压力,防止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异化增长;简化费用收取流程,降低机构非科研工作占比。【结论】在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可借鉴CAP商业模式,从用户角度出发,丰富替代APC的我国科技期刊收费模型;鼓励期刊探索新的价值链,优化经营策略,多元化盈利模式;完善期刊收费监督管理机制,提升期刊公信力;简化缴费流程等以构建适应我国期刊发展前景的新商业模式,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ciOpen平台功能特点,对比国际成熟平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自主平台提升和推广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深入使用SciOpen和国际数字出版平台,结合文献研究、调研等方法,提炼SciOpen平台内容服务与功能特征,将SciOpen和国际数字出版平台的功能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在刊群规模、内容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检索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结果】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快速发展,SciOpen依托我国学术资源与先进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多种特色功能,满足科技期刊对高质量数字出版平台的使用需求。【结论】SciOpen在平台规模、标准化、检索等方面仍需不断优化,希望通过技术迭代、政策支持与出版行业共同努力,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了解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出版管理创新及改革进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出版管理改革提出建议。【方法】 针对中国科协所属的1081种期刊出版管理改革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深度剖析。【结果】 目前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仍呈现主管、主办单位多元化的现状,大多数仍为单刊编辑出版,但办刊人从观念上对出版管理改革已经逐渐接受并予以思考;期刊运作模式在革新之中,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建设方面也有所进展。【结论】 从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1/5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来看,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期刊资源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探索。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众筹出版风险规避及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科技期刊正面临数字网络和OA开放双重挑战,分析众筹出版这一新形式,为科技期刊寻找新价值增长点提供借鉴。【方法】参考知乎众筹社交化实践,阐释众筹出版对科技期刊众筹项目质量、期刊自身编辑水平及反馈渠道的意义。【结果】科技期刊众筹具有可行性,其路径可有众筹平台主导、单一期刊社主导、刊群联动三种。【结论】以社交化为基础的刊群联动的众筹出版路径为科技期刊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立足于当下数字科研基础环境,面向科研生命周期,调研剖析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的应用场景。【方法】遴选国内外典型的“区块链+出版”服务创新案例,从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的用户需求和现实问题出发,分别从科研要素、同行评议、贡献认定、科研评价、科研诚信5个方面梳理分析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归纳总结“区块链+出版”的全过程解决方案。【结果】综合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和态势分析模型,构建PEST-SWOT矩阵,分别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分析我国“区块链+全过程出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增长型策略(优势-机会)、扭转型策略(劣势-机会)、防御型策略(劣势-威胁)以及规避型策略(优势-威胁)。【结论】区块链技术能够在科技期刊全过程出版中充分发挥优势,本研究成果可为区块链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中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较为全面而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环境下科技期刊应对变革的发展策略和实践建议。【方法】 以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环境变化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法、数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科技期刊所在的数字化环境进行了阐述。【结果】 分析了由科学研究范式和学术交流模式的演变带来的期刊在出版业务和出版内容上的转变,以医学科技期刊为例,提出了科技期刊应对变化的发展策略和实践建议。【结论】 数字化的大环境,科技期刊应该从出版业务流程和出版内容多方面转变思路,构建更加健康的信息服务生态,顺应趋势加强期刊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借力于技术平台,更好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科技期刊提供系统化运营微信的策略参考。【方法】 应用扎根理论方法,以41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科技期刊微信应用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其中有关运营经验和建议的文本通过编码分析提取运营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微信运营包括平台定位、用户分析、信息结构、功能结构、用户体验、推广、商业模式、组织、安全性和评价十种策略,并通过用户识别、平台结构、价值实现、保障优化四个范畴整合为一个运营策略框架。【结论】 科技期刊应根据用户识别结果来设计和实施微信平台结构,依赖优良用户体验促进价值目标实现,采取有力保障优化措施为全部运营工作提供持续性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浙江大学学报群为例,探索媒体融合大潮下科技期刊出版和运营方式的转变。【方法】 在分析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出版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浙江大学学报群在媒体融合出版方面的相关工作进展以及遇到的瓶颈。【结果】浙大学报已在经营理念转变、新媒体技术融合升级两个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集群化发展模式初现,其媒体融合出版路径主要有微信公众平台、HTML超文本阅刊、单篇文章的二维码延伸阅读、网络刊号等。【结论】媒体融合潮下浙大学报的出版模式日趋多元化,但总体存在融合合力不强、平台化发展滞后、综合型技术人才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总结出可行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策略,以期使科技期刊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加丰富和贴近用户实际需求的功能、更加多元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面向学术用户,从而提高科技期刊的融媒体传播能力。【方法】以满足用户的学术需求为理念,分析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融媒体传播实践案例的具体内容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从服务、平台、内容、效率4个维度提出普适性较强的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结论】增强服务意识、建设传播平台、优化传播内容、提升传播效率是增强科技期刊传播能力和学术服务的重要手段,可以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实现科技期刊的高质量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中文科技期刊开展双语出版的现状,给出其开展双语出版的可行性对策。【方法】 通过梳理《数学杂志》办刊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现状,归纳中文科技期刊在开展双语出版过程中的一般性困难与挑战。【结果】 明确开展双语出版的翻译主体为作者,编辑部和相关人员为其翻译的作品润色;翻译作品通过增强出版的模式与数据库合作,同时通过自建网站的深度建设和开发,在自建网站开展双语出版。【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开展双语出版具有尝试的价值,可操作性强,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科研全流程构建科技期刊数字学术服务框架,为科技期刊开展数字学术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促使科技期刊更好地发挥融入科研、嵌入科研、服务科研的学术交流作用。【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将科研全流程划分为科研准备期、科研成果发表过程和科研成果发表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科技期刊数字学术服务模式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结果】科研准备期的典型数字学术服务模式可归纳为高级知识检索服务、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科研辅助)等;科研成果发表过程的典型数字学术服务模式可归纳为论文投稿支持、新型出版服务和科研数据服务等;科研成果发表后的典型数字学术服务模式可归纳为论文推送服务、网络传播服务、学术交流社区服务和科研成果评价服务等。【结论】所构建的框架结合科研各流程需求,系统总结科技期刊在不同阶段所提供的数字学术服务。各阶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引领着各个阶段服务的发展;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学术服务的整体水平较低,无论是提供科技期刊论文集成服务的数据库商、拥有多种科技期刊的期刊集群平台,还是单刊出版平台,在开展并提供数字学术服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新(多)媒体化形势下,医学学术期刊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出版与服务转型的具体举措。【方法】 以《解放军医学杂志》为例,运用态势分析法总结杂志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与挑战,归纳杂志出版与服务转型的实践策略及实效,并为同类期刊的发展提出建议。【结果】 通过构建以服务对象为核心的医学学术交流网络和以期刊为核心的复合型知识资源集散平台,将编辑出版工作与医学科研流程紧密结合,实现了服务于科学共同体,服务于科学研究全过程、服务于个性化科研的功能。【结论】 医学学术期刊由单一的内容提供者向全媒体融合信息服务者的转型,有利于其学术价值的整合与再造,有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同类别中两种典型的中外科技期刊为样本,调研分析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站运营情况,为我国科技期刊网站国际化运营提供参考。【方法】 从微观角度对两种中外科技期刊的网站内容和网页设计等进行逐一对比,研究两者在网站国际化运营中的异同点。【结果】 尽管两种期刊的网站存在一些共同点,但相对国外科技期刊而言,我国科技期刊网站在内容形式、内容展示、内容分享、内容推送、发文实效性及特色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 未来我国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更好地体现国际化:要不拘一格,丰富内容出版形式;要完善传播平台,扩大国际化传播生态网规模;要靶向追踪,建立对口专业的国际受众网络;要引导学科交叉,致力于学术创新和解决国际难题;要创建并优化互动平台,加快相关领域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跨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建筑学报》为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摘 要 【目的】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需要探讨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和总结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应该进行跨媒体融合,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明确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重视期刊的出版与经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论】 跨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有效模式,也是未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需要探讨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和总结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应该进行跨媒体融合,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明确科技期刊的市场定位,重视期刊的出版与经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论】 跨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有效模式,也是未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激光杂志社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概念,希望为其他科技类期刊开展全媒体知识服务提供一些借鉴。 【方法】 从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展开探讨,分析构建科技期刊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结果】 提出以数字出版平台为核心,构建该服务体系的结构模型,介绍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建立科技期刊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其在探索中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结论】 通过构建全媒体知识服务体系,向全媒体的转型是科技期刊数字化改革的一种较为稳妥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科研信息化引领科技期刊实现“互联网+科技出版”机理的分析与理解,为科技期刊实现“互联网+科技出版”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径。【方法】 具体描述了科研信息化的三个基本要素“计算、数据、协同”对“互联网+科技出版”的引领作用,进而深度解析“互联网+科技出版”的形成机理与具体内涵。【结果】在科研信息化的引领作用下,“科研、社交、出版”之间跨界融合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学术期刊成为创新一体化服务平台。【结论】 “互联网+科技出版”的核心理念应该是要不断构建与完善集研究、出版、社交等于一体的创新一体化服务平台,以适应与推动科研信息化的需求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