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苗夏梅 《班主任》2007,(4):28-28
家访,作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访,可以融洽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便于了解家长的心声及其对学校、教师的真实意见;也可以及时把学生的发展状况告诉家长,为家长释疑解惑;更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之间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沟通是心灵的对话,心灵的距离有时就是脚下的距离。教师通过上门家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拉近自身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家访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同时也能直接倾听家长对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在交流中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陪妈妈家访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中小学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家访者的思想水平和方式方法不同,家访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好的家访效果,能通过教师的家访,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及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学生本人对教师的感情,取得家长、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本人工作的支持。差的家访效果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反感和误解。  相似文献   

5.
陆祖卫 《课外阅读》2010,(11):31-31,204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家庭进行深度调查的一种访谈,它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形成共识,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的有效方式。家访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素质教育的家访,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的迅速普及,不少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费时、费力,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学生家庭居住零散,家长又为生活而奔波,给教师的家访增加了难度,造成了家访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7.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都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家庭教育是基础.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家访作为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对教师和家长有的放矢地教育和辅导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往往有部分教师总是习惯于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把家访作为向家长告状的手段,使家长和学生谈虎色变,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请家长,家长打孩子,孩子恨教师"的教育恶性循环,不仅起不到家访应有的作用,相反还造成了学校与家庭的对立.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班主任家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家访四重奏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长的言行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起着关心、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家访,即家庭访问,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家访是教师为了促进家校信息交流,主动到学生的家中和其父母联系有关事宜的一种沟通方式。校访则是家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主动和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的一种新的家庭和学校…  相似文献   

11.
曾经,家访以一种温暖妥贴的姿态成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电话、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方式的出现,家访面临着挑战。那么,  相似文献   

12.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地发展。家访在学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这点,我也是在真正到学生家里之后才深深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3.
家访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更是一座沟通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心灵的桥梁,其效果是其他方式无法超越的。但是以前我只是根据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实地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有这个必要吗?带着这份疑惑,我踏上了家访的路。  相似文献   

14.
仲惟岳 《辅导员》2011,(22):22-23
家访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纽带,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家访工作,使家访为教育教学服务,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寒假期间教师家访,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此举重在增进教师同学生及家长的感情。只有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上,家长才会用心配合学校教育;只有我们把学生当亲人,家长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教师家访,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者优良传统作风的现实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师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教师家访,经常深入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是一种始终有效的工作方法。原因很简单,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体  相似文献   

16.
仲惟岳 《辅导员》2011,(33):22-23
家访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纽带,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家访工作,使家访为教育教学服务,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一、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家访     
家访是协调学校与家庭的一种方式,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做法。家访的目的在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及学  相似文献   

18.
家访三得     
搞好学校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而家访,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家访能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因此,家访工作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学生道德建设,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搞好家访工作,促进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交流,统一家长和学校认识,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取得最佳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最直接的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虽然现在的通讯手段先进了,家长与学校、教师联系便利了,但这仍然代替不了家访工作,通过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便于把问题谈得更清楚、更明白,而且使教师与家长有一种更亲近的感觉。家访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家访工作搞得好,可以很快沟通心灵,密切家校联系。一次家访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