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哪些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陈永作《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大纲》特...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几点思考东北师大附中张玉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使他们(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中除了列出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把培养良好习惯视为一条教育规律。他说:“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教语文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就提到要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中又从听、说、读、写等不同方面提出了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的具体要求;并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又再次强调“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要“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周凤梅 《辽宁教育》2010,(11):54-54,42
“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洛克《教育漫谈》)《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那么,写字教学须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习惯呢?针对目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须重视以下五方面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与吟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在小学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渎、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听话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宏英 《湖北教育》2002,(19):34-34
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我的理解是,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两种习惯》一文中说 :“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也把“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 ,在语文学习中 ,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养成好习惯。1 .书写工整的习惯人们常说 ,做人讲脸面 ,做生意讲门面。语文的脸面和门面就是“一手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是书写要正确 ,做到工整、规范 ;二是要讲究文面 ,做到美观、大方 ;三是要讲究行款格式 ,标题、标点、空行、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2 .查工具书的习惯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不少是可以通过查…  相似文献   

10.
李林卿 《小读者》2012,(10):34-35
现代中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初中和高中语文的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三项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中,又分别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不仅如此,在“评价建议”部分,再从教师的角度把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要求对阅读的“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写作则要求教师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上述事实足以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了。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含义是这样框定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合而言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靠其自身在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实践活动中而习得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感的形成,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其中就包括了要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广南县第一中学黄保兵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中多次提到。如,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中就...  相似文献   

15.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6.
现在教育的职能,正在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的方向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水平和各项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撂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也要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文主要就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探讨,提出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学目标中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听读是吸收,是汲取知识的途径;说是表达,是表达观点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李爱梅 《教师》2011,(29):84-8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本文从作文批语、语言赏识、榜样激励和参与教学等方面探究激发语文课学习兴趣的策略,以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