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中小学校长核心素养进行模型建构和测量,能够为教育行政部门选拔、培训和考核校长提供依据.基于欧盟核心素养分析框架,结合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及对一线教师、校长、教育专家的半结构化访谈,构建的中小学校长核心素养模型,认为中小学校长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能力,包含一个核心理念、三个维度框架...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教育思想、管理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培训模式对于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恰当的培训模式可以使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总结适合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模式,对于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我国校长管理制度和方式的创新,是校长专业化发展及教育家办学的要求,也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反映。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发展历程显示,校长职级制的施行面临着制度目标"泛化"、职级划分"缺根"、副校长定位"模糊"、进出机制"缺失"、薪酬制度"滞后"等困境。为实现困境突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规范制度目标,聚焦校长专业化;紧随人事改革,夯实校长职级根基;重视副校长角色,明确其职级定位;建立进出机制,畅通校长与教师的流动渠道;明确薪酬依据,创新校长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4.
陈伟安 《辅导员》2013,(12):12-13
<正>有人说:"中国的中小学校长大多数没有教育思想",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柳斌同志在1995年给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五周年时的题词中指出:"我们应当认识、理解并牢记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校长与学校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校长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一所学  相似文献   

5.
校长岗位培训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切实轮训好校长,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我省校长培训工作之所以进展较快较好,除了广大中小学校长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外,主要是充分发挥了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党政部门积极指挥协调;二是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具体得力的措施;三是培训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政部门积极指挥协调为加强培训工作,我省各级党政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充分认识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重要性。副省长戴漠安同志在听取准备工作汇报时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是国家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措施,要抓紧、抓实、抓好。”他亲自担任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校长道德的失落表现为校长与家长成为一种利益关系,与教师成为一种压制关系,与学生成为一种侵害关系。这是因为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小学校长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中小学校长的道德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各界对校长施加的压力比较大;校长自身的道德修养较低。因此,要通过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社会地位,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的道德评价体系;合理缓解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校长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重拾中小学校长的道德,还教育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余年历程。这十余年是我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经历新课程改革深刻洗礼的过程。为全面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带给广大中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观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BFA110054)"校长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对此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长》2012,(12):68-69
《中小学校长》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主要服务于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具有工作性和指导性特色的教育类月刊。本刊系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会刊。自创刊以来,坚持以服务、指导全国中小学校长的办学治校为己任,以其鲜明的针对性、独有的权威性、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为特色,赢得了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和  相似文献   

9.
加强中小学校长的岗位培训,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素质,这不仅是国家教委在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我国普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否。本刊的宗旨是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从今年起,又承担了在职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本刊殷切地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校长培训的教育部门、中小学校长支持本刊“校长培训”栏目,办出特色,成为广大中小学校长的益友。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参考》2011,(2):10-14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中小学如何选任校长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校长关注的话题,近日.本刊编辑部邀请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校长刘廷绪,  相似文献   

11.
陈伟安 《辅导员》2013,(18):12-13
有人说:"中国的中小学校长大多数没有教育思想",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柳斌同志在1995年给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五周年时的题词中指出:"我们应当认识、理解并牢记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校长与学校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校长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一所学  相似文献   

12.
美国、澳大利亚和瑞典三个国家的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在资格标准、资格认定、资格证书方面既存在共同因素,又各具特色。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主要表现在:校长资格标准、资格认定和资格证书制度构成校长资格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者"角色得以凸显;校长专业素质养成和评价得以重视;校长专业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三个国家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的比较和分析将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资格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小学校长应该如何来规范我们的学校管理,提升我们的办学水平呢?一、提升校长的自身素质是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一个特殊的管理者。"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那么,作为校长我们又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校长队伍建设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处在一个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该怎么定位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这是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自身,都必须重新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校长》2013,(1):71-72
《中小学校长》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主要服务于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具有工作性和指导性特色的教育类月刊。本刊系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会刊。自创刊以来,坚持以服务、指导全国中小学校长的办学治校为己任,以其鲜明的针对性、独有的权威性、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为特色,赢得了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和同仁的认可、支持与欢迎。2012年9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  相似文献   

16.
如果按读者对象来划分,可将杂志划分为有特定读者对象的杂志和无特定读者对象的杂志,《中小学校长》无疑属于前者;如果按内容来划分的话,有专业性杂志和综合性杂志,《中小学校长》也是属于前者。目前,《中小学校长》是我国唯一一份以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为读者对象的专业类杂志。创刊16年来特别是2007年公开发行以来,已成为中小学校长办学理念、治校方略的精品论坛,已成为中小学校长陶情台性、提升素质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中小学校长成功经验、崭新风采的展示窗口,已成为中小学校长政策咨  相似文献   

17.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伊始,山东省出台政策,试点取消中小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推进校长职级制,并建立配套的管理体制、薪酬制度等。至此,山东省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开始全面推进。其实早在十年前,潍坊在全国就率先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一举摘掉中小学校长的"官帽"。这无疑需要有一种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因为推进校长职级制在当前存在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权力部门还存在利益牵挂,不愿放权;另一方面,校长们并非都愿意过、并能过好专业生活,或还习惯于行政方式的领导。"摘官帽"可以促进校长的观念转变,推进校长走专业化道路,但校长能否走好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王军 《成人教育》2005,(11):30-31
按需施教是十多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基本要求。按需施教应从校长需求内容实际出发,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满足校长的岗位需求;第二要满足校长的发展需求;第三引导校长满足社会发展对他们的需求;第四激发校长不断追求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搞好校长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怎么看? 一是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挥者,是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的领头人,校长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尤其是实行中小学校"校长聘任责任制"以来,体制改革进一步确定了校长在学校工作中职、责、权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也为校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现代校长必须在思想观念、人品、办学等方面,有为"长"的专长,施"长"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