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判断基因存在位置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则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即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显性,雄性隐性);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个体两种表现型都可能存在)。若不知性状的显隐性,若亲本都为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各选一对果蝇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2.
题目 表 1中野生型果蝇的各种性状均为显性 ,其他各个纯合系除特有的隐性性状外 ,其余各种性状均为显性性状 ,请回答 :表 1纯合系型 ①野生型②白眼型③黑身型④残翅型⑤粗眼型性 状灰身B黑身b长翅D残翅d红眼E白眼e细眼R粗眼r染色体XⅠⅡⅢ   (1 )用常染色体上基因 ,通过翅型和眼型做独立遗传实验 ,选出双亲的纯合系类型及其基因型 (只写两对相应的基因 )应为    和    。(2 )若通过一次交配实验获得表现型为长翅白眼的杂合体雄蝇 ,选出双亲的纯合系类型及其基因型 (只写两对相应的基因 )应为    和     ;这些…  相似文献   

3.
1999年河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试卷中有一道涉及伴性遗传的题目,与课本中色盲伴性遗传相似,所不同的是:(1)这道会考题是设定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而课本中讲的例题是已知亲本的表现型推导子代的表现型;(2)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题目如下:“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1)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与狭叶个体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相似文献   

4.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而有关这一节的计算题更让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规律中的几个数据作了详尽的归纳与分析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具体如下 :1 对F2 四种表现型之比 9∶3∶3∶1的分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 表现型有四种 ,其比例为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9∶3∶3∶1,由于该实验中 ,黄色圆粒亲本为双显性纯合体 ,绿色皱粒亲本为双隐性纯合体 ,因此F2 中与双显性纯合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9/ 16 ,与双隐性纯合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  相似文献   

6.
刘绍敏 《生物学教学》2002,27(11):F003-F003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难点。对连锁和交换现象的解释又是本节的难点。运用遗传图解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效果较好。但新版高中《生物》(第二册 )图 6— 30果蝇的连锁交换遗传图解中F1雌果蝇 (灰身长翅 )的图形不能反映出不完全连锁遗传的实质 ,容易引起学生误解 ,值得修改。笔者对其加以改进 ,利用下图教学 ,学生易于理解 ,效果很好。课前将下图 1制成挂图 ,边指挂图边讲解 :1.F1雌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交换了相应部分 ,在交换区段上的等位基因就发生了交换 ,…  相似文献   

7.
白娟 《生物学教学》2001,26(11):45-46
1 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知识的系统性 ,内在联系性 ,学生在知识结构内化的过程中往生形成模式 ,即思维定势 ,它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 ,但也能造成一种局限性 ,束缚思维的发散 ,影响学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而造成“僵题”或判断失误现象。例如 :有一株雌株异体株的草本植物 ,属XY型性别决定 ,但雌株是性杂合体 ,雄株是性纯合体。已知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控制的 ,某地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的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 ,则应选择 :①表现型为的植株做母本 ,其基因型为。表现型为的植株…  相似文献   

8.
典例精析     
谢恩民 《科学教育》2007,13(6):79-80
1例题已知果蝇中直毛和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2考察内容2.1知识方面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位置的基因的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淑丽 《甘肃教育》2008,(16):24-24
果蝇的不完全连锁遗传现象如下:让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果蝇的交配子一代(F1)中的雌果蝇(BbVv)与双隐性的雄果蝇(bbvv)测交,其后代中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翅(bbvv):灰身残翅(Bbvv):黑身长翅(bbVv)=42%:42%:8%:8%。相关的解释是:“F1形成配子时,大部分配子中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这两个基因是连锁的,因而生成的BV配子和bv配子,各占42%,只有一小部分配子中的两个基因因为交换产生了新组合,因而生成的Bv配子和bV配子各占8%。”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生成的BV配子和bv配子为42%,Bv配子和bV配子为8%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给予量化解释。  相似文献   

10.
例题 果蝇翅形、眼色分别由Aa、Bb两对 基因共同控制,现有一只完全纯合的残翅红眼雄果蝇 (甲)分别与两只雌性果蝇(乙、丙)交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例题果蝇翅形、眼色分别由Aa、B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现有一只完全纯合的残翅红眼雄果蝇(甲)分别与两只雌性果蝇(乙、丙)交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仔细审题: 1.基因的分离规律:只有一对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完全连锁遗传,两多两少是不完全连锁遗传;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是显隐分别连锁遗传,反之为显隐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13.
选取纯种残翅果蝇和纯种小翅果蝇作亲本,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F1自交,观察F2的翅型种类和性别.结果表明:(1)正交组合的F1果蝇无论雌雄皆为长翅,F2果蝇长翅∶小翅∶残翅接近于9∶3∶4,且小翅全为雄蝇.(2)反交组合的F1果蝇中,长翅全为雌蝇,小翅全为雄蝇,而F2果蝇的长翅∶小翅∶残翅接近于6∶6∶4,且各翅型雌雄蝇各占1/2.结论:果蝇翅型基因互作类型为隐性上位,正反交F2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解决遗传学问题最重要的步骤,包括显隐性关系的判断和基因所在位置的确定等环节.有一个特殊的杂交组合在遗传学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用途,这个杂交组合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中雄性与亲代中雌性表现型相同,子代中雌性与亲代中雄性表现型相同.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  相似文献   

15.
IBO试题分析     
在历届IBO理论试题中,有两题属于基因不完全连锁自交后代的数量遗传问题。例1(第三届IBO试题中第68题):两只动物交配,其基因型为AaBb,基因A和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双亲的配子都有20%是重组的(即它们具有基因的新的组合),预期“AB”个体的百分...  相似文献   

16.
例题 :豚鼠的黑毛 (B)对白毛 (b)为显性 ,毛粗糙(R)对毛光滑 (r)为显性。表 1是 5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各种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数 ,根据其表现型和比例填写 5个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型。表 1  5种不同的杂交组合以及产生的子代数组合亲代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黑粗黑光白粗白光亲本基因型①黑光×白粗 40 0 0 0②黑光×白光 0 2 5 0 2 3③白粗×白粗 0 0 42 15④黑粗×白粗 177145⑤黑粗×白光 12 1110 13  上述题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符合自由组合规律。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解答这类题时 ,大都套用或借鉴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7.
测交是指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在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在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中都分别用到了"测交实验",然而,它们三者的作用却不尽相同!1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测交实验  相似文献   

18.
1 熟练掌握F2 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是解题的基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 的基本情况是 :例 1 小麦高秆 (D)对矮秆 (d)显性 ,抗病 (T)对染病 (t)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高秆抗病与矮秆染病两个纯合体作亲本杂交 ,在F2 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 ,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 中所占的比例为(   )A .1 / 1 6  B .2 / 1 6  C .3 / 1 6  D .4/ 1 6解析 根据题意 ,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ddTT是纯合体 ;再根据上述F2 中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可知 ,纯合体ddTT在F2 中占 1 / 1 6。答案 A。例 2 长翅红眼 (…  相似文献   

19.
一、棋盘法 利用棋盘法求解遗传概率,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先写出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2)写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相似文献   

20.
<正>若要根据后代在幼体时的表现型确定其性别,就要让杂交的后代雄性是一种表现型,雌性是另外的一种表现型,这样才能从性状上加以区分。利用性染色体形态相同的隐性性状与性染色体形态不同的显性性状杂交,后代雌雄各表现出一种性状,可解决遗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2011年高考安徽卷(见例题)中出现利用家蚕幼体的体色来判断其性别,因为雄蚕产丝多、效益好,所以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会尽量会多养雄蚕。这使笔者联想到:在《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节中,最后描述了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