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一些幼儿由于父母的溺爱,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等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在饮食上出现挑食、偏食、边玩边吃、总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一生的发展。一、幼儿常见不良饮食习惯的表现(一)幼儿偏食、挑食。偏食挑食就是挑爱吃的食物吃,喜欢吃就暴饮暴食,不喜欢就一口也不吃,偏食会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实践发现,幼儿在家中偏食的现象明显多于在幼儿园内。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幼儿偏食是非常普遍的。偏食使幼儿易得病,血色素、身高及体重偏低,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智力发育受到影响,病后康复缓慢等。因此,帮助幼儿克服偏食,将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幼儿中挑食(偏食)现象普遍存在,然而对于幼儿挑食(偏食)的成因与分析、挑食(偏食)的纠正与辅导还差强人意,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4.
马龙超 《考试周刊》2014,(86):192-192
幼儿期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幼儿以后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挑食、偏食、厌食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个普遍问题。文章对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等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2,(4):51
偏食的现象在幼儿中比较普遍,妈妈们都知道偏食会引起儿童营养摄入失衡,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目前,我国1~7岁的宝宝中44%有不同程度的偏食行为,如果你家里出了一个标准的小偏食匠,妈妈们是不是感到很头痛?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妈妈的苦恼吧!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时期是饮食行为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挑食、偏食行为在幼儿中普遍存在,并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教师都必须注重对幼儿挑食行为习惯的纠正,以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改变幼儿偏食、挑食的现状,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一、小班幼儿挑食行为的原因分析1.幼儿身体素质、性格特征较差生物因素如气质、性格特征;消化、吸收、代谢功能的发育;感知觉、神经肌肉和语言发育;能量摄取自控机制的发育,均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形成。幼儿进食的偏爱行为与早期味觉发育密切相关。幼儿气  相似文献   

7.
一、幼儿营养与饮食教育的必要性在我国,幼儿挑食、偏食、厌食的现象有增无减,“吃饭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小豆芽”和“小胖墩”的数量日渐增多,不仅对幼儿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影响了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因此,幼儿的饮食教育必须引起家长、幼教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重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多吃好的人就会健康,以致鱼、肉、蛋食用过量,而粗粮进食不足,造成有的人脂肪严重超标、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加之不少家长对平衡膳食的科学知识了解甚少和部分幼儿偏食,造成一些家庭食物品种单调、饮食结构不合理。一份有关营养知识调查…  相似文献   

8.
学期初,我根据《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手册》对幼儿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全班有52%的幼儿有偏食、剩饭的习惯。为了纠正幼儿这一不良习惯,使之身心健康发展,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幼儿进行影响和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幼儿身体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合理膳食,可使幼儿得到充足的营养,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缺乏营养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与疾病的发生。所以必须供给幼儿丰富高质的营养物质。   在全托班中,许多幼儿有偏食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与生理因素有关,但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改变孩子偏食的习惯,我在实践中得出了几点体会。   一、引起幼儿的食欲   全托班和日托班的孩子生活内容有所不同。多数孩子刚来时天天哭闹;有些孩子则不吃这,不吃那;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差,吃饭让人喂。因此,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要相对加强,这使孩…  相似文献   

10.
一、幼儿饮食及身体发育的现状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指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非正常饮食行为,表现为偏食、挑食、无节制地吃零食等。1990年9月,我们对山西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幼儿园新入园的79名3岁幼儿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偏食的有14人,挑食的有21人,无节制吃零食的有58人。与此同时,太原市科学育儿咨询站对这些幼儿进行了身体发育、营养状况的电脑测评,有近40%的幼儿因不良饮食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由此可见: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已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幼儿时期,丰富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但是,幼儿由于缺乏保健知识,挑食、偏食的现象较多。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我设计了《学订食谱》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 2.引导幼儿根据荤素搭配,学订一餐食谱。 3.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已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及其主要营养。 材料准备:每日食物结构图,一周午餐食谱图,胖、瘦和健康娃娃图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对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全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孩子出现的某些异常情绪或行为,除了疾病方面的原因外,还可能与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相关。良好的情绪能直接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这一视角,对幼儿常见不良进餐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马爱丽 《学周刊C版》2019,(20):179-179
幼儿阶段是养成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幼儿后期的成长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通过餐前勤洗手、树立正确的进餐意识、培养正确的进餐方式、改善挑食偏食问题以及餐后卫生教育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使幼儿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晓丽 《家教指南》2007,(1):43-43
客观地说,孩子偏食或挑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受家长的“传染”,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知道,幼儿时期是孩子规范饮食行为、形成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孩子主要是模仿身边的大人,如果家中的成年人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孩子就很容易形成同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5.
<正>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营养合理摄入的重要前提,饮食习惯的好坏,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一、阐述当前我国幼儿在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幼儿的生活中,饮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食物可以提供成长发育的营养素;维持体力,增强抵抗力;满足食欲。由于目前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  相似文献   

16.
用餐。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吃饭的口味各不相同,教师不宜从一开始就强迫他们吃完规定的饭菜。可建议幼儿先尝尝,再鼓励他们慢慢吃完。对幼儿不爱吃的食物,可以让他们先吃一点,以后逐渐增加,这样可养成幼儿不剩饭、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幼儿吃饭的速度有快有慢,不宜在吃饭  相似文献   

17.
现今幼儿不良饮食状况越来越严重,对于幼儿后续成长极为不利,该种状况不禁使每一个家长分外担忧。本文从幼儿出现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等进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幼儿形成该种不良饮食习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矫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鞍山市不同幼儿园4-6岁幼儿饮食行为状况,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鞍山市3所不同层次幼儿园的256名幼儿,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对饮食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幼儿早餐状况参差不齐,存在过度零食、挑食、偏食现象。幼儿园需要有效开展营养教育,加强家园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与要求中要求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纲要指出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在指导幼儿进餐时不仅要关注幼儿身体需要也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关注幼儿进餐时情绪,帮助幼儿愉快进餐。通过近期对幼儿进餐活动的观察,发现中班幼儿进餐过程中存在偏食、挑食、吃饭慢、咀嚼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如何才能很好的改善幼儿在进餐中的问题呢?单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和学园同心协力,共同的努力,让幼儿改变不良进餐行为。本文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让幼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施洁 《考试周刊》2013,(35):194-194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挑食、偏食、厌食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1—7岁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