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彤彤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了。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  相似文献   

2.
孙志辉 《湖南教育》2001,(16):54-54
找重点。文章的重点是学生想象的源头。如《火烧云》一课的重点是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师以此为关键,教学生想象。学生把天空幻想成童话般的世界:八仙过海、葫芦娃吐火……,并用“柠檬黄”、“咖啡色”等词形象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  相似文献   

3.
大海迷航     
火烧云映红了西边的天空,透过云层的金线,在大海的波浪上跳跃着。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云     
仰望天空.你会看到蔚蓝无比的天空中飘动着活泼好动的云。云的美丽无法形容.它变幻莫测。时而有。时而无.时而大.时而小,时而宽.时而窄……不信,你瞧!  相似文献   

5.
夏天的一个晚上 评分:90太阳落山了,我们吃过晚饭,火烧云上来了。人们都陆续的来到街上乘凉。火烧云下去了,星星立即(慢慢)布满整个天空。天空又出现了一条的银河。北斗星座很安静的布(地)在天上(睡着),野外很静,只有蟋蟀、洋知了、青蛙在一声声的(地)叫个不停。  相似文献   

6.
读过《火烧云》(人教版第七册第十课)的同学,一定会赞叹火烧云的美妙奇异。其实,这离不开作者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如: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特级教师杨丽娜来陕西上示范课,一堂《火烧云》烧出了轰动效应,听课者齐说“妙!”笔者静思回味,觉得杨老师“引”的艺术颇为高明,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显“变”引“看”。火烧云的美在于它的不断变化,从地面到天空,从色彩到形状,从静态到动态,变化多端。由此看来,火烧云的变化是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杨老师以“变”为线索,特制了火烧云变化的两幅幻灯片,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火烧云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等等。通过看图,学生不仅了解了火烧云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夏日的雷雨后,看到火烧云的大片红晕,是幸福生活的开始。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读萧红的《火烧云》,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因为从来不确定自己见过火烧云,于是认为那就是奇迹。“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十册课文《火烧云》,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错的好文章。火烧云上来了,它那强烈的红光照射到大地上,本来就是如画的江山,此刻金光灿烂,万物生辉。不用说,喜欢看热闹的小孩不会放过,就连喂猪的老头儿也都乐开了。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了天空。文章一开头便把人们引进了一川童话境界。你看,天空的云红堂堂的,整个天际好象聋火。  相似文献   

10.
秋风的颜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秋风有颜色吗?你们肯定说没有,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秋风是有颜色的。秋风是蓝色的。微风一吹,万里无云,湛蓝湛蓝的天空则会出现一幅美景。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天堂,它们在上面时而跳舞,时而唱歌,时而游戏,时而展翅翱翔。整个万物都映照在蓝色的天空下。再瞧海面,微风一吹,海面卷起了一层一层的波浪,那波浪卷着,一直卷到天边。海鸥在海上飞舞着,它们时而低,时而高,时而快,时而慢,为海上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大海与蓝天在一起交相辉映着,又如蓝色的风景画,那么美丽。秋风是金色的。风一吹,天空就下了一场…  相似文献   

11.
云中漫步     
火烧云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彤彤的,一会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  相似文献   

12.
赵培富 《云南教育》2001,(10):31-32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因为片面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把简单的一问一答视为启发式教学,所以抓了芝麻,放了西瓜。请看下面五年级语文——《火烧云》课堂教学片断纪实:   师:“请打开书,齐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   师:“什么是火烧云 ?请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生:“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生:“不对。应该是这一句:‘天空的云一直从西边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师:“同意第一个同学的举手。” (3名 )   师:“同意第二个同学的举手。 (很多同学 )…  相似文献   

13.
读过《火烧云》人教版第七册第十课的同学一定会赞叹火烧云的美妙奇异。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作者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这段文字前两句是对火烧云形状静态的想象描写,后两句则是对火烧云形态动态的想象描写。这一静一动把火烧云瞬间变化的形态描写得栩栩如生,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巨大的奔马图。同样,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不仅要细致地观察,从各个角度…  相似文献   

14.
【教例】  教学过程:  一、讲解课题,初读课文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火烧云》。(板书课题)什么叫“火烧云”呢?请打开课本认真默读,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问题的答案即课文的第2自然段。刚开始议论时,学生往往只会照书念,不会把书上的语句加以组织来回答问题。这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不能听之任之。要给学生提示,课文句子的前面还应添些话,才能使问和答的语气连贯起来,学生领会了,就会说:“火烧云是这样的:‘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教师再提示,除了这么回答,还能怎么说?学生…  相似文献   

15.
彩虹的女儿     
彩虹是天空中最迷人的一道风景,而我们班有一位像彩虹一样的女孩——王诗雨。她时而热情豪爽,时而沉默寡言,时而天真可爱,时而才高八斗。她就像是彩虹的女儿,变幻莫测。 水蓝色 水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王诗雨的外貌恰似大海和天空般纯净。大且迷人的眼睛里总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挺拔的鼻子,清纯优雅的短发,衬着健康的小麦色皮肤,令人一看就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6.
    
云住在天空中,她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就像一张张调皮、幼稚、不成熟的小脸,时而笑容满面,时而哭哭啼啼,时而沉着脸大吼大叫,时而又耍耍小脾气。  相似文献   

17.
《火烧云》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它生动地描述了晚饭过后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充分展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异。教学本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认真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读写结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在实处。思考、领悟:找规律  学习文章的第四至六节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默读,说说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接着可运用引读法:天空出现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学生边读边思考,领悟作者在写马、狗、狮子时采…  相似文献   

18.
再次,分析文章采用的相同的写作手法。在两篇文章中,郁达夫和高建群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郁达夫在描写“江南雪景图”时,按照时间顺序引用古人诗句,给人一种天地间一片莹白的惊喜。高建群在描绘第三次落日时,实写当时的火烧云,用火烧云的“灿烂”“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来虚写当时的落日,  相似文献   

19.
最美的晚霞     
天上的云都聚集在太阳附近,云朵被染成了深红色,红色继续向外扩散,直至大部分天空都被火烧云所覆盖。它们一层叠着一层,显得厚实而松软。云朵原来那令人怜惜的白色不见了,换成了热情奔放的红  相似文献   

2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夕阳黄昏后,亲情在何处?缕缕炊烟为天上的火烧云添了色彩,一束束夕阳红照遍山间原野,小桥流水,这不就是一副山水画吗? 打开那悠远的思绪大门,回放昨日脑海的记忆.爱,永远不会贬值,依旧那么神圣,我永远也不能忘记三年前的那一幕,午后,天边的夕阳红渲染了天空,火烧云上演了精彩表演,山野平地,一片片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