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德育工作一直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四境”理论有助于我们从某个角度廓清思路,避免德育的庸俗化倾向。 所谓“四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化境。物境即德育的物质条件、物质环境;情境即德育者从一定的德育目的出发,为德育过程的展开创设的能够对受教育者有触动的一种环境;意境是在德育者引导下所产生的能够让受教育者自然融人,且有升华并从中获得符合德育目的的内容享受的一种环境;化境则是由于德育者的精心设计及操作而达到的“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的一种使受教育者与德育者分外投合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影响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行。而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最终形成,必须通过教育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在“德”的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来完成。笔者认为。作为小学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只有把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理”放置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实践、检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具体有如下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周斌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2):27-27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教育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反观我们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其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感而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教育错误地认为,只要讲授或灌输.受教育就必然会听进去,包教包办的意味较为浓厚,而受教育的参与性较低,出现精神游离现象:朱小蔓教授说:“任何国家,如果只是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对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过德育过程的表象 ,我们不难发现 ,德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 ,是学生个性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对话过程。然而 ,现实中的德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人格和品德的改造过程。要改变这一状况 ,就应顺乎受教育者的接受机理和内在需要 ,着力贯彻人本原则的精神 ,切实推动德育过程人性化。一、传统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缺失什么是德育 ?长期以来 ,许多传统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而内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认为思想品德、人格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的头脑的。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就…  相似文献   

5.
自我控制是德育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德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解决德育中“要我这样做”而不是“我要这样做”的问题,改变德育被动为主动的局面。实现由“自在之我”向“自为之我”的飞跃。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按照教育控制论的观点,如果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称为教育者的输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作用称为受教育者的信息输入,那么受教育者的输入质和量就不一定等于教育者的输出量和质。因为,高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认识和评价标准,接受、拒绝或不完全接受教育者对自己主体的信息输入。这种输出与输入之所以出现接  相似文献   

6.
在德育实效性问题的研究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教育者”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大家认为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主体,或者把学生从道德的知性主体转为实践主体是走向实效性德育的根本道路。从德育实践的角度看,我们就不能不考虑道德教育所在的人与人、人与各种规范系统之间的关系,把这些关系聚合在一起的就是信任。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从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来看,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养成过程,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知识、情感、意志、操行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在有关德育本质的研究和讨论过程中,德育的主体问题争议很大,出现了“学生单一主体论”、“互为主体论”、“主体转换论”等,这些“不同主体理论之所以出现,最主要的是关注我国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主体的理论和实践所带来的问题,从而对单一主体中教师主体的怀疑和否定的结果。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教师中心论’,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化”是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所谓德育“内化”就是德育教育的内容、思想、观念等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接受、吸纳和转化的过程,从而使之变成受教育者的一种现实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我们实施德育,其目的是要将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这里就隐含着学生要将教育要求主观同化的过程。因此,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内化”是其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德育过程是使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是外在的准则、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准则、规范的过程。如果说智育过程要解决的主要是“知与不知”问题的话,那德育过程就不仅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即教育者不但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教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有所认知和理解,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把一定社会、一定阶…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学”德育环境建设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是指教育者主动创造具体的德育环境,以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的一种德育途径。它包括“小学”的“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前者指学校的选址、布局与教室的布置、安排等物化因素:后者指教师的选用、学生的日常活动要求等无形的,但又能时时处处让人感觉到的精神因素。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进德修业”环境,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经验对当今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育目标是整个中专德育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工作的首要因素。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方法、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 中专德育目标比较重视方向性,强调学生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样一个统一的目标缺乏层次性,目标过高,未能靠近受教育者的德育基础,未能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假、大、空”…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十分宽广的概念。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在其自身的素质、教育环境的影响等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实现的。正确认识环境对思想品德的影响,根据教育目标创设或优化教育环境,使德育环境化,即:把我们的教育意志转化为无处不在的教育环境,使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环境的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之强。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这种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接纳来实现。传统德育的方式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现代德育改革必须改变这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德育活动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应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从中得到亲身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内化并升华为自我的道德准则。德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动的形式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笔者曾经对高中毕业生作过一次调查:“你认为高中阶…  相似文献   

14.
一学校德育基本上摆脱了过去“极左”的影响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极度泛滥 ,致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另一极端———德育淡漠症。学校只是片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教学 ,而把德育摆在从属地位 ,仿佛只是为了保证智育的顺利进行才让德育来做配合。在此影响下 ,学校德育就出现了严重的疲软、淡漠和简单的倾向。在德育机制的把握上 ,认为只有在学生出现明显过失以后才需要德育 ,而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德育的必要的 ;在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上 ,心目中的优秀生 ,其思想言行中的错误与不足可以是纵容式的谅解 ,而心目中的差等生 ,则只要不是明…  相似文献   

15.
场馆,作为重要的教学补充场所和学习实践场所,其德育价值随着场馆学习的深化逐渐得到彰显。场馆德育有利于破除中小学德育环境隔阂、凸显德育真实情境、增进德育情感体验和落实德育实践教学。将场馆德育落到实处必须进行整体设计:以“通”为前提,打通学校与场馆,融通学科与学科,拓宽场馆德育之路;以“特”为依据,兼顾地方特色、场馆特色、学校特色与学生特点,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以“真”为载体,重视真实情境、真实事例与真实问题的运用,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明确具体地指出:一、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劳动者;二、劳动者要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三、要达到培养劳动者并使之其合乎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规格的教育目的,途徑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觉悟”呢?我以为:就是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的兴起,带来了伦理学、生态学的革命。与之相适应,“生态德育”也应成为德育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体系之中。作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生态德育”更多地昭示着德育的一种趋势、一种方向。它把培养人作为其起点和终点,葆有永恒性和普遍性两个显著特征,指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一、注重教育者主体意识,做“个性人”生态学注重物种的多样性,而物种的多样性是鲜明的物种个性体现。传统的德育忽视受教育者个体独特的情感、意志和个性;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受体,强调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结果造成“德”的无奈,“育”的无力,“德”和“育”貌合神离、背道而驰。“生态德育”正视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视个性为教育的珍贵资源,尊重学生的主体,主张通过教育者和道德冲突,从而让受教育者的主体内化成具有一定意义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冯国首 《甘肃教育》2000,(12):10-11
德育工作的要素,有内外之分:外部要素主要是指德育环境,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而就学校内部而言,德育要素则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其中主要因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他们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便是德育的功能,即效果。由此可见,一个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即教育者)和学生(即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从教师的角度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灌输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言行;而学生,除了认同、接受、内化教师的管理、教育、灌输,约束自己的言行外…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认为这一教育方针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