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进入省档案局以前,印象中的档案人是端着茶杯看报纸、守着库房不出门的刻板形象,当我真正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一则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的新闻报道,我的思绪瞬间被带回到那段惨痛的记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件震惊世界的惨案虽然已过去80年了,但这80年来日本国却一直极力否认、掩盖这段历史,甚至公开宣称"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而就在我进入省档案局不久的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2.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攻占了中国首都南京,即对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惨绝人寰、持续40余日的血腥大屠杀与强奸、抢劫、焚烧,使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威慑征服中国人民,以建立长久稳固的殖民统治.然而,历史嘲弄与惩罚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与殖民统治,南京人民日益觉醒,奋起反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刘效礼 《现代传播》2015,(3):100-101
由中央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先后在央视综合频道、科教频道及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五个外语频道播出。该片从国际视角客观理性审视历史,将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凝固成影像,成为民族的记忆、国家的记忆,以及人类走向和平的共同记忆,凝聚起"捍卫良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国际共识。在首个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播出并迅速成为舆论焦点,被誉为一  相似文献   

4.
星云大师和南京大屠杀?知道星云大师的人很多,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人更不用说,但对很多人来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都不得而知。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之前,新华社记者独家策划,对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进行了独家采访。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星云大师多年来首次公开讲述了记忆中的这段历史。由于主题重大、采写精良、刊播及时,这条"杀·生·佛——星云大师鲜为人知的南京大屠杀记忆"独家稿件在2014年12月12日推出后,被数百家媒体采用,很多媒体特别是境外媒体大篇幅转载。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13日,因为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南京这座千年古都陷落在了日寇之手,南京城顿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从日寇进城的第一天起,日寇就对南京人民开始了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今年101岁的杭州老人汪发生,每当回忆起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景象,仍然禁不住失声落泪……  相似文献   

6.
谢学敏 《青年记者》2017,(18):58-59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这段民族记忆成为世界记忆.从2014年开始,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连续三年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进行了直播,在2016年的第三个国家公祭日直播中,特别注重了它的国际化传播,让这一历史史实为更多国际受众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7日开始在国内院线公映的纪录片《南京》,由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双子塔》的导演比尔·古腾泰格和丹·史度曼联合执导。影片以中日之外的第三方——在南京的欧美人士——的独特视角,讲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军占领后惨遭蹂躏的屈辱历史。  相似文献   

8.
六十五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一场大屠杀,应当是国人心头矢志不忘的沉重的历史记忆。每年的12月13日前后,我们除了以举办活动的方式来铭记这段历史,还要注重以出版物的形式来让广大民众进一步地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警策后人。  相似文献   

9.
刘薇妮 《东南传播》2023,(6):114-117
时至今日,86年前那场惨绝人寰、震惊中外,最终致使30万中国百姓惨死的南京大屠杀,仍然以其留下的沉痛记忆深刻地留存在中国人民心中。这段历史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恢复邦交后重新获得关注,但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不为人知,为了宣传和铭记,国家迈出重大一步,将南京大屠杀形塑为世界的记忆,在记忆建构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诫告人们和平的意义。以南京大屠杀为切入点,以民族共同体为基础,从“记忆”钩沉大屠杀事件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与延续,以此达到民族记忆的情感认同与召唤。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以后,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烧杀淫掠,无所不施其极,我无辜同胞惨遭屠杀者达三十万人以上。这惨绝人寰、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在当时即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甲级战犯松井石根、乙级战犯谷寿夫,分别被押上历史的审判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民众与放下武器的战俘进行疯狂的血腥屠杀,伴之以抢劫、强奸、焚烧。日军的恐怖暴行延续了六周,南京成了一座人间的活地狱。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时,实行了严密的新闻封锁,严禁任何中外记者入境与采访。南京城里,日本随  相似文献   

12.
1937年8月起,日本海军航空队对南京进行了4个月的疯狂空袭,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及损失。在此期间,南京军民进行了英勇的空防斗争,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文章通过梳理这段历史,展现了日军对南京空袭的恶劣影响及南京军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3.
获奖     
《视听界》2014,(4):10-11
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获国际奖项在目前举行的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上,由江苏广电总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制作的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参加了大会历史单元提案预售,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屠杀始于1937年12月13日,持续六周,中国官方统计死亡人数为30万人,而日军残杀、虐待南京军民的手段更是令人发指.南京大屠杀不只是两个民族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它时刻敲打着我们,向我们发问:到底是什么让人性的邪恶面在这六周内完全失去了控制?到底是什么让侵华日军对自己的同类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暴行?  相似文献   

15.
杜裕禄 《北京档案》2005,(10):12-13
1937年底至1938年初,发生在南京的侵华日军大屠杀事件,曾使我30万同胞遇难.这是不争的千真万确的史实,然而我们有关死难同胞具体名字的记载却很不详实.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3月,是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但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市政府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关和集中保存档案的基地,大量的档案分散在各个机构自行保管。由于历经战乱,特别是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大屠杀”,遗尸遍野,庐舍为墟,文物图书也惨遭掠夺、焚毁,公私档案损失甚巨。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带走和烧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2月,在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时,微纪录片《城殇》在电视与网络同步推出。这套30集的微纪录片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推出,在央视等多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该片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突破千万。笔者力图通过本文分析《城殇》在播出时机、叙事手法、形态设定等方面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张屹 《报林求索》2009,(7):96-97
<正>自从1995年吴子牛的《南京1937》遭遇恶评之后,长达14年就再无一部正面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大制作影片问世,直到《南京!南京!》历经坎坷后正式公映。毫无疑问,在经过十几年电影技术变革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后,这部影片对怀有民族情感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必看之作。随便  相似文献   

19.
张迪 《新闻知识》2008,(2):63-64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由好莱坞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执导的纪录片<南京>相继在各个城市上演.  相似文献   

20.
孙宅巍 《档案与建设》2008,(3):44-45,43
2007年12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70周年之际,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和档案局联合编纂的《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以下简称《原罪》)一书正式出版了。它是南京市各区县中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关于本地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开了分块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细化研究的先河,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