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1994年,垦利县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三十五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两项,填补了垦利县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空白;省攻关计划项目三项,省火炬计划项目一项,省星火计划项目十三项,市攻关计划项目七项,县科技计划项目九项.现已有十三项科技计划项目按时顺利地通过专家鉴定验收.有十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五种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占据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同  相似文献   

2.
1982年,中国科学院在制定长远规划时,把超导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为促进其发展,组织了1983—1985年的超导技术攻关项目。该项目在数理学部和技术科学部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以学部常委、低温物理学家洪朝生教授为组长的超导技术攻关学术小组。以超导技术实用化为目标,从材料、磁体和低温技术的基础工艺入手,重点抓了6个项目10个子课  相似文献   

3.
<正> 一、科研攻关计划 1、何谓科研攻关计划? 科研攻关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指令性计划。其宗旨是通过攻关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中长期的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支持发展高新技术并使其产业化;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 自1982年我市实施科研攻关计划十几年来,共安排科研攻关计划项目856项,安排补助经费2132.4万元。在促进我市农业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更新、重大设备的研制、新兴产业领域的培植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  相似文献   

4.
基础工程是输电线路三大工序之一,其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关键项目、薄弱环节、新技术、新工艺组织技术攻关、质量攻关和工艺改进活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实行预控,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核电工程建设企业为例,针对核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科技攻关专项项目群的管理,提出以需求侧为牵引、模块化组织运作、项目制全周期全流程管理的管理模型。通过以科技成果运用落地和成果转化为牵引,模块化组织运作及项目制管控体系为抓手,最优配置资源,形成攻关合力,实现项目全周期全流程管理,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效率。该管理模式可为其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赛马制”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项目研发攻关及落地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桂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同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花生遗传育种、推广和黄曲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2009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南方花生分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引智项目等,协作主持"948"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重点项目和"863"项目等10多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共6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4个,广东省农科院科学技术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4项。发表论文106篇,其中第一作者36篇。主编《花生生产实用技术》、副主编《中国花生病虫草鼠害》,参与编辑《农产品GAP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他是技术实力的活招牌:先后主持和主研铁道部、北京市、四川省多项科技攻关项目,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攻关研究的青藏铁路于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技术难题的攻关者:首次提出和解决了北京地铁暗挖区间隧道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温等静压成形成套设备技术攻关团队成立于2010年5月,为了攻克国家战略武器、常规武器研制中的卡脖子装备——温等静压成形成套设备,项目团队坚持自主创新、集体攻关、顽强拼搏的信念,发扬主动沟通、团队协作精神,在上级机关和同行的关心指导下,联合国内四家优势单位,申请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温等静压成形成套设备"及"高精度超高压压力曲线控制技术"两个课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设备研制,取得了良好业绩,开创了研究院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9.
该项目是在参考国外同类先进产品技术特点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板链输送机的工作特性及薄弱环节,通过实验、攻关及用户使用,解决了零部件抗拉强度、间隙控制、表面抗磨性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强力工程链”和“高性能板链输送机”,分别被国家科委列为1991年和1995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强力工程链子1994年12月通过了机械工业部的科技成果鉴定.高可靠性板链输送机于1997年12月通过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9,(7):3-4
近期从无锡市金鑫集团传出喜讯:由该集团与江南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历时两年连续攻关,成功开发出二元复合结构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备。据悉,该项目运用多项技术集成,突破了在分散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上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在此技术上的封锁和垄断。  相似文献   

11.
正由南昌大学江风益等完成LED照明具有重大节能减排价值,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的三条LED照明技术路线,分别是蓝宝石、碳化硅和硅衬底GaN基LED技术路线。其中,前两条路线分别是以日本和美国为主发展起来的,主要贡献者分别获得日美两国最高科技奖,第三条路线是由我国发展起来的,即该项目发明成果。该项目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关和生产实践,发明和不断完善了第三条LED照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丰产栽培技术是四川省棉花协作攻关的研究成果,该技术被列为我市96年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由市棉办主要承担,各有关县(市)协作。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推广28.61万亩,超计划2.61万亩,平均亩产81.47公斤,超计划1.47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2007BAD30800)是2007年省部会商重点项目,属于农业重要技术攻关领域研究项目。项目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承担,项目主持人为甘蔗专家、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杨瑞教授。该研究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拨款,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配套支持,主要解决我国当前糖料蔗生产中突出的科技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甘蔗主产区的产量和蔗糖分,提高科学种蔗的水平,促进蔗糖业的科技进步。一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系既是教学管理,又是科研管理的基层组织,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认识到,要像重视教学工作那样抓好科研工作’推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一、认真抓好纵向课题任务纵向课题任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攻关(如“八五”和“八六三”工程)项目,以及行业所属部委下达的技术研究等。我系领导十分重视组织课题项目申报,亲自到有关单位联系承接课题任务,亲自参加有关的科研研讨会。1993年冬,得知本专业范围情一批国防项目研究任务,系班子立即开会研究,经同意以学校的名义向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给我校增补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4,(3):60-60
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平主持的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经5年多刻苦攻关,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经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技术鉴定确认,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技计划自主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6年,在“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超过50%;在“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国家攻关计划资助项目较高。2000—2006年,在“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奖励项目中,国家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数量一直高于其他项目;在“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中,其他项目获奖总量超过了国家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淼  邹秀萍 《科研管理》2009,30(6):153-162
摘要: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需实施五大战略,加强四个领域的技术攻关。具体来说:实施紧缺资源替代战略,加强克服农业资源短缺的技术攻关;实施高技术战略,加强克服经验农业不稳定性的技术攻关;实施常规技术升级战略与领域扩张战略,加强克服农业效率、效益低下的技术攻关;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加强克服农业不安全性的技术攻关。上述四个方面共同构筑起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论文阐述了四大技术支撑领域所涵盖的关键技术,并认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组装配套。  相似文献   

18.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子免疫药理学实验室承担的"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项目,历时3年攻关,建立了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最完整的抗HIV药物药效学和机理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体系的实验室,成为服务全国抗HIV(艾滋病)药物筛选和研发最重要的基地之一。近期,该成果获得200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云南省政府表彰。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08,(1):F0002
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索有瑞同志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立项支持,经过10年攻关,形成了由30余篇论文、7项专利、9项成果、1种新药、7种保健食品及原料型产品、4项产业化项目组成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系列成果,为形成白刺产业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利用青藏高原生物资源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均已实现产业化,累计产值1.67亿元,利税7456.6万元,农牧民增加收入4500万元,成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疆棉区高纬度、高海拔条件下,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春秋两季气温波动大、水资源短缺、土壤次生盐渍化重、劳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新疆地方和兵团棉花科研团队,在国家连续三个五年科技计划、基金项目及新疆各类科技专项资助下,开展了“新疆棉花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项目,充分发挥夏季光热资源丰富、灌溉可控和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围绕棉花高产增效的重大技术难题,历经十五年持续攻关,实现植棉理论水平提升与技术跨越,全区皮棉亩产由1995年的83.9公斤提高到2013年的136.2公斤,当年较我国其它棉区高6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