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以原创声乐作品词曲所蕴含的情感特质为基调,融会进个人独有的生活理解和艺术感知,将原创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的演绎出来.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有它自身的原则和范围,同时也有很多表现手法:如速度、音量、音色等.想要提高二度创作的水平需要从文学修养、歌唱技巧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丰富这三方面来入手.只有达到声中有情、情中有声、声情并茂这种境界,才是成功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2.
梁译元 《科教文汇》2007,(5X):187-187
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以原创声乐作品词曲所蕴含的情感特质为基调,融会进个人独有的生活理解和艺术感知,将原创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的演绎出来。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有它自身的原则和范围,同时也有很多表现手法:如速度、音量、音色等。想要提高二度创作的水平需要从文学修养、歌唱技巧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丰富这三方面来入手。只有达到声中有情、情中有声、声情并茂这种境界,才是成功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二度创作"的基本含义,并提出应注重的相应环节.  相似文献   

4.
曲晶 《科教文汇》2008,(10):133-133
歌唱表演艺术,要两个创作过程: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使作品声情并茂,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艺术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歌唱的发声方法、深入了解作品内涵、用心灵歌唱等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声乐艺术表现中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听说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只有对所有的因素有了充分把握,才能有好的二度创作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苏颖 《知识窗》2013,(12):26-26
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呈现给听众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者的歌声能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觉艺术,并影响和感染听众。为更好地表现歌唱艺术作品的内涵、演唱风格及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歌唱者必须在歌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一、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歌唱歌曲的二度创作,是指歌唱者通过内心体验,将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再度发挥出来的一种形式。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情感的抒发、感受的程度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蔚 《科教文汇》2007,(2):183-183
本文简述了“二度创作”的基本含义,并提出应注重的相应环节。  相似文献   

9.
杨晓红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725000摘要:歌唱家在演唱歌曲时,不仅要完成乐谱表面的视唱,充分表现作品的原创意图,更重要的是演唱者用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来表现作品情感的过程,通过再创造融入个性,从而架起演唱者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本文将从真实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等方面论述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二度创作实际上也是演唱者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演唱者的声音上,更表现在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处理上。声乐表演其本质意义决不仅限于对这一外在创作过程的传达或再现,还必须体现出表演者主观的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关键则是表演者主观意念与把握一度创作的感受之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便被人们称作二度创作。既然是二度创作,那么它的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它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也正是演唱者通过对歌词、曲调、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年代、风格特点等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过程,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雷媛 《科教文汇》2010,(22):124-125
本文旨在通过吴娜、王庆爽、王喆三位歌手对歌曲《断桥遗梦》的二度创作的研究,从"声"、"情"、"表"三方面总结出三人对歌曲的演唱处理的不同及其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透过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探讨英语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因素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焦虑与抑制、自尊心与自信心都能直接影响语言接受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这些个人情感因素进行分析,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雪婷 《科教文汇》2009,(20):263-263
歌曲的二度创作是赋予歌曲生命力的创作行为,它应该在遵循一度创作为原则的基础上掌握、理解歌曲内涵。再加上歌唱者对歌曲的意境想象,声情并茂地表现作品。  相似文献   

15.
吴兴玺 《科教文汇》2008,(27):247-247
情感是一座桥梁,在艺术创作中沟通着创作者与表现对象。艺术家通过思考形成了对创作对象的感情,又以自我意象和创作语言将感情孕育于作品中。在观众对作品的欣赏即再创造中,感情又是沟通观众与作者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阐述了20世纪下半叶开始到现在外语学习(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方向。外语学习研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和情感理论三个重要阶段,以便让外语教师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现状和方向。这对外语教学有重要启示:重视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丽 《科教文汇》2008,(11):143-143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低的现象,大量的实证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口语表达。在理论上,Krashen的"情感过滤说"也为这个发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本文试着联系大学生口语方面在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情感因素的三个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在口语教学中降低情感过滤作用,加大语言输入和提高语言输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浅谈情感在话剧表演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科教文汇》2014,(2):163-164
演员的成败,其关键在于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必须在技艺娴熟的基础上突出”隋”的表现。表演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演员创作的灵魂.是演员内在的生命的核心,要做到“用心演戏,用情演戏”。只有把握好情感的尺度,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才能引导观众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才能使观众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构筑起情感的桥梁,产生情感的共鸣,于不觉中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9.
郭琛 《科教文汇》2009,(15):261-261
古筝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它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本文针对古筝的音色、乐曲的理解、呼吸的运用这几方面对古筝演奏的情感表达做出一些剖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用"典型个案抽样"法选取了北京市六位高一、高二地理教师的18节地理课进行现场观察、访谈,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研究了高中地理情感教学的策略.并选取了三个典型课例,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授课教师的情感教学行为做了学生评定,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for Windows 8.0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的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教学策略的应用使高中学生的地理解释、空间想象、预测评价等地理学科能力的提高明显,对于学生地理课程情感的积极发展、学生情感品质的锻炼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