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联盟组合理论和中国转型情境,本文初探了企业应该如何有效管理产学研联盟组合,从理论上将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管理廓清为三个相继阶段: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伙设计、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构建、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管控。第一阶段,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设计包括一致、搜寻和筛选3个子过程;第二阶段,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构建包括谈判、契约和架构3个子过程;最后一个阶段,有效产学研联盟组合管控包括了成立组合专属管理机构、协同创新和监控评价3个子过程。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企业产学研联盟组合有效管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的路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从而拓展了我国产学研联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构建促进科技发展的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联盟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文章结合重庆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得出重庆市应大力发展产学研联盟的结论,通过深入研究产学研联盟的机制构建,完成对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创新机制的总体框架进行设计,针对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就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创新机制构建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必须在有效的模式下才能真正发挥推动创新的作用.本文以地处苏北的宿迁学院为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这种地方性高校在产学研联盟中的困境,并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下的产学研联盟运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潘海生  蒙生儒 《预测》2023,(1):53-60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动态创新能力,动态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且动态创新能力中介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研发水平负向调节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创新补助正向调节了产学研联盟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优化产学研联盟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联盟是促进企业创新、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提出了产学研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研究,而后从构成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四大子系统入手,对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最后提出促进产学研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联盟对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对产学研联盟内涵界定、模式分类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得出重庆市应大力发展产学研联盟的结论;其次,深入研究产学研联盟的发展模式。对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产学研联盟模式的选择框架进行设计,最后就发展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创新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新目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变成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产学研联盟的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产学研社会中介服务程度低,利益分配不合理,合作信息不畅通等因素使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不畅。探索科学、高效的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可以为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顺利进行产学研战略联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产学研合作组织中存在着知识生产与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联盟性质、联盟内知识产权契约、产学研联盟生产知识的属性等因素。从促进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具体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四川省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是加快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产学研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是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在分析市场引导下的产学研联盟类型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并为保障产学研联盟顺利运行提供相关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彭炳雄 《科教文汇》2011,(9):91-91,116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学习模式探究在于探索创新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渠道和手段,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了建立中科院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基地的背景,总结了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基地建设5年来的思考与实践。富有特色的战略研究、网络架构的管理模式,以及依托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集政、产、学、研、资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驿站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等问题,影响网络平台实现技术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拟采用网格服务方式,搭建科技创新驿站技术信息资源共享的架构模型,实现网络内部信息的共享,实现各创新驿站资源的无缝衔接,在虚拟的网格环境下,以服务的方式向创新驿站用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完成官产学研中金协同创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冯强  白珍 《科教文汇》2021,(10):57-59
落实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设计创新的重要做法,是确保设计成果转化的法律依据。在产学研合作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保障各方利益,有利于提升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设计创新、强化社会责任感、坚守行业道德操守。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协助、引导、鼓励师生进行专利申报的方式促进产学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知识创新行为的经济实质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烽 《软科学》2001,15(2):80-83
学术界对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大学科研和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如何参与经济过程,与经济中知识的流动和增殖有怎样的关系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从此角度作一探讨。文章把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总结了大学知识创新的特征、分析了知识创新与大学组织变革的关系以及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6.
鉴于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的持续性、动态性和周期性,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分析,建立主流与新流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HY公司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设定系统参数,继而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作为仿真平台,对创新收益影响因素、资源配置优先度以及创新资源投入组合方案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降低主流资源配比有利于提升企业总利润,新流创新资源配置优先度是管理投入市场投入生产投入研发投入;企业需要调整资源配置结构、重新定位主流创新,优化资源投入组合、促进新流稳步提升,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保障创新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7.
安康 《大众科技》2014,(10):162-164
文章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环境中,将实践课堂产生的工程案例应用到理论课堂教学,同时网络教学平台服务于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学生科研、专业竞赛和社团活动等多种元素,构建一种多元化闭环式项目互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管理学领域的创新是国际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基本原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2013年—2017年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3018条国际上管理学创新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热点方面,近5年来国际上管理学创新研究热点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关于创新自身研究,如“创新”“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模型”等;二是创新影响后果研究,如“企业绩效”“产品开发”“竞争优势”和“企业成长”等;三是创新前置因素研究,如“研发”“技术”“知识”“吸收能力”和“动态能力”等;同时,对国际上管理学创新研究热点演进情况进行了探索。在研究前沿方面,国际范围内管理学创新研究前沿主要聚焦在“科学的”“出口业绩”“资源”“双元”和“公司规模”等方面,并对国际上管理学创新研究前沿演进情况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国内外管理学创新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昌南  张云 《科研管理》2020,41(8):258-267
“大学扩招”会使人才培养投入增加而挤占大学对科研的投入,进而抑制大学的科研创新效率吗?本文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大学扩招”的创新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大学扩招”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这是因为“大学扩招”同时引起了师资队伍规模的壮大和师资质量的提升,并使国家增加了科研经费投入,进而提升了创新效率。有鉴于此,为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继续保持大学招生规模的均衡增长,以扩招壮大教师队伍规模和提升教师质量,同时继续增加大学科研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20.
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科教结合是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特征,亦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从资源、主体和职能3个维度探讨科教结合的互动创新模式,并针对我国科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教结合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