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取代苯并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氯乙酸为酰化剂,对苯并-12-冠-4进行酰化,成功地合成了氯乙酰取代苯并-12-冠-4。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
冠醚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配位能力,其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医学(如解汞毒药物合成等)等方面的研究已引起重视。冠醚较难配位过渡金属离子,本文讨论除汞的新方法,成功合成了冠醚与氯化汞的配合物,其结构和组成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结果所证实,对于进一步弄清冠醚化合物的特性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冠醚可作为几种不同形式的膜材料。对其在膜分离及离子输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多缩乙二醇桥连二芳醛与邻氨基苯甲酸的缩合,合成了4种以对羟基苯甲醛、β-型氨基酸Schiff碱为端基的开链冠醚,并用IR,^1HNMR和MS谱,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初步实验了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奠基者的历史功勋,我国化学工作者的巨大贡献,冠醚的应用现状和展望三个方面介绍了化学的新领域——大环聚醚化学。  相似文献   

6.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将冠醚进行酰化,合成了3─甲基茚酮─[1〕─5,6─苯并─15─冠─5.合成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冠醚化合物的发现、合成、化学行为以及它们在化学,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镧系元素电子结构及冠醚的具体分析,运用无机电力学的原理,通过作图、分析、计算的方法给出镧系元素冠醚配合物的K稳与Ln^3 的有效核Z^*及半径r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气相色谱法,采取自制侧链冠醚聚硅氧烷毛细管柱PSO-11-18C6为色谱柱,柱温起始温度120℃,终温250℃,通过分析脂肪酸组成对3株临床结核杆菌分离株与2株标准结核杆菌标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特异性色谱指纹识别图,并对临床分离的结核杆菌进行了鉴定,也可用此法从分子水平研究药物对病菌的作用程度。而作为分离柱的PSO-11-18C6,分离效果好,各组分分辨率高,对C_(26)烷酸等高碳烷酸可在较低柱温(250℃)下分离出来,显示了冠醚毛细柱在鉴定结核杆菌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正丁醇作溶剂,在吡啶存在下,通过方酸与碱性杂环的氯季铵盐缩合,制得一种新的方酸冠醚菁染料3,其λmax较方酸菁染料和冠醚菁染料红移30~100nm。研究了3在不同溶剂和不同酸度下的λmax以及与Fe3 、Ag 、Cu2 、Cd 2 等金属离子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环糊精、冠醚以及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固定相的研究概况.杯芳烃作为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化合物,由于其空穴大小和构象人为可调,可能成为有效分离有特殊选择性、耐高温、特别对高碳异构体如高沸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难分离异构体的固定相.  相似文献   

12.
以丁酮、乙二胺合成四乙基二甲基四氮杂大环席夫碱化合物,将其还原成四氮杂大环冠醚配体,然后再和高氯酸钴反应生成四氮杂大环冠醚配合物{Et4Me2[14]N4Co}·2C1O4,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时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冠醚的合成及其色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聚硅氧烷侧链全氧冠醚(丙烷氧甲基15—冠—5),并将其涂清在未经处理的弹性石英管柱上,其柱效较高,使用温度范围较宽,热稳定性和选择性较好.研究了固定液对样品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14.
15.
光致发光类稀土配合物的应用与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几类常见的具有光致发光特性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分子力学方法对一系列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对它们的构象和能量的分子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这类配合物中,五员鳌环比六员鳌环稳定,随冠醚环大小和分子内张力的变化,其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六个含开链冠醚基的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并用IR、HWMR、MS等谱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由含开链冠醚基的二芳醛与4—烯丙基—3—硫代氨基脲缩合,合成三种含硫schiff碱基开链冠醚类配体,并初步研究了其与一些盆属离子的配位性能。  相似文献   

19.
四氮杂大环冠醚配合物{Me6[14]N4Cu(SCN)2}·2H2O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氮杂大环冠醚配体L(L=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和Cu(ClO4)2反应生成{CuL(ClO4)2}.2H2O,再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Me6[14]N4Cu(SCN)2}.2H2O,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苯并-15-冠-5经发烟硝酸二硝化后与无水肼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三吨并-15-冠-5对论了产物的生成机理及质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