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屹  马宏杰 《视听界》2001,(4):6-6,46
《今日观察》是1999年5月无锡电视新闻中心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每周四档,每档12分钟。节目开播至今,已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在市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中享有一定声望,被誉为“无锡的焦点访谈”,其收视率一直稳居无锡电视白办节目的前茅。今年,《今日观察》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2007,(7):9-9
第1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专业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6-2007年指出.2006年,新闻节目占据收视市场重要地位。观众平均每天收看新闻节目22、8分钟。占其总收视时长的12.95%。而每天收看电视剧的平均时长是52分钟。新闻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综合新闻,占据58%,综艺娱乐新闻的收视份额也占10%以上。此外,新闻节目广告投放额进一步增长。去年电视新闻节目广告投放总额达到537亿元。  相似文献   

3.
《让世界听见》是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开发的一档原生态音乐体验栏目。本文把常规收视分析与跨媒体受众研究相结合,对该节目的收视特征、节目特色、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节目内容生产和宣传推广提出比较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客海 《视听界》2012,(5):108-109
2010年8月16日,无锡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不见不散》,每周六、周日晚20:05播出,节目时长55分钟。节目开播180期来,平均收视率4.2%;今年以来,平均收视已经上升至5%,在无锡网内电视栏目收视排名稳居前二位。《不见不散》走出了一条城市台办相亲类节目的路  相似文献   

5.
刘馨 《新闻前哨》2021,(2):78-79
大多数真人秀节目都依赖流量艺人来制造话题、提高收视,但节目想要长远健康发展,就要转变靠名人明星才能博取收视的陈旧观念。在真人秀节目过渡泛滥的现状下,一档优秀的真人秀节目,一定要充足把握受众心理需求,不能一味地模仿现有节目的成果,不断集思广益,不断地收集新鲜的话题,从而提升节目内涵做出的每一档真人秀节目都可以让受众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6.
白晶 《记者摇篮》2009,(5):92-92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法制节目,导致同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定位重复率高,导致许多法制节目遭遇收视瓶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层次、专业与否、收视心理对法制节目受众进行细分,分析每一类型的受众的具体收视需求,以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为出发点,策划、制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7.
电视行业向来十分重视自制节目和外购节目的质量,并常常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而对节目在播出中的编排重视不够。这里的编排是指对一个频道每天、每周、每月所要播出的所有节目的安排。正如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节目也需要排版──即编排。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在不同时间里对不同节目的编排和受众收视习惯之间的关系,然后寻找一些科学的编排节目方法。观众的构成状况和收视习惯是节目编排的重要依据。观众的构成是指某一特定的电视节目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的观众人口构成。观众中的男女比例、年龄段及文化层次等特征决定着他们各自的收视习…  相似文献   

8.
电视对农节目的困境及突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大的目标收视群体与屈指可数的几档节目,强烈的信息饥渴与隔靴搔痒般的节目内容——对农节目总量短缺,内容不实用缺乏针对性,时段安排边缘化,原本就不多的节目又在收视率末位淘汰制的游戏规则下不断地被腰斩——以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视对农节目境况不佳,生存堪忧。在全社会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名电视工作者来说,恐怕没有比做出一档令观众喜爱的节目更为重要的了。对农电视节目怎样才能赢得观众呢,特别是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10.
《让世界听见》是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开发的一档原生态音乐体验栏目,采用演播室竞演与真人秀形态结合的形式,将民族地区的民间采风与创作演唱相融合,多角度展现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把常规收视分析与跨媒体受众研究相结合,对该节目的收视特征、节目特色、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节目内容生产和宣传推广提出比较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档优秀的节目安排在不同的时段,收视率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在进行节目编排时,应依据收视调查,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在不同的时段,安排不同的节目.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1986,(4)
本站的《乡土文学》节目是从一九八四年十月份开办的,原来每月两档,每档三十分钟,从一九八五年五月份以来,改为每周一档,每档十五分钟。主要播送本县作者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寓言等文学作品。这个节目从开办以  相似文献   

13.
蒋建铭 《视听纵横》2003,(4):115-115
县级电视台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多年了,作为县级电视台最重要的节目——新闻节目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了,从目前全省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县级台的新闻节目都是每周七档,每档节目的时间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对新闻节目进一步进行量的扩张,就县级台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3,(6):122
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卡通卫视2013年推出的儿童歌唱秀《中国新声代》5月11日首现荧屏,这档栏目是广电总局特批的国内唯一一档周末黄金档播出的大型歌唱类节目。《中国新声代》周六、周日黄金时间7点播出,既避开了各家卫视竞争激烈的时间档,又兼顾到以儿童为参与对象的收视群体的收视习惯,该节目首播即收视成绩不俗,也让各方将目光投向了儿童音乐节目潜在的收视市场。同时,《中国新声代》在互联网络上的传播状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西卫视近年来在全国的收视表现令人瞩目。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显示,2006年江西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中全天平均收视排名第5位,仅次于湖南、安徽、北京、上海。其中,《传奇故事》作为江西卫视自办的最有特色的一档民生节目,表现尤为抢眼。  相似文献   

16.
谭宗琪  吕Die 《视听界》2002,(6):33-34
节目编排的依据有多种,如频道定位、宣传任务、节目生产能力等。而收视率之所以也是节目编排的依据之一,这是因为:节目编排不仅仅是电视台的主观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播出的节目能够为尽可能多的观众收看。这就要考虑观众的收视行为、收视习惯等因素。而收视率正是可以告诉我们这些因素。那么,如何在编排节目时考虑收视率因素呢?  相似文献   

17.
胡杨 《视听界》2014,(6):80-84
近年来,电视节目的不断更新以及观众收视行为的变迁,使得被广泛认知的收视黄金时段已悄然后移至晚间10点档。本文通过图表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了电视晚间10点档的收视概况、节目分类、竞争格局、受众特征。  相似文献   

18.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3年来,总体收视状况呈明显提升态势。大量的新闻资讯节目,满足了不同收视时段各类观众的收视需求,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高收视的品牌栏目。常态栏目的有力支撑和直播节目的日益常态化,在电视观众中形成了有大事看新闻频道的强大舆论影响力。新闻频道收视率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起,扬州广电总台新推出了一档服务“三农”的专栏节目《大地飞歌》。栏目每周一档,周目晚上七点播出,每档30分钟。该栏目以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宗旨,通过全新的形式、独特的视野、精心的编排,迅速受到城乡百姓的喜爱,成为服务“三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