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旨在研究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脑功能及速度素质的影响。受试为16名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通过20周的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闪光融合频率值、记忆力和注意力值以及短跑专项成绩。结果发现实验后实验组的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5)。说明了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能调节短跑运动员的大脑皮层以及机体机能,提高大脑及机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速度素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对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及速度素质影响的机制,通过对16名大学生短跑运动员,20周的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闪光融合频率值、记忆力和注意力值以及短跑专项成绩.结果发现实验后实验组的以上各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循时点穴和健脑按摩很好的调节短跑运动员的大脑皮层以至机体机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以至机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速度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落点强化练习法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后场球技术的训练效果。方法:两个羽毛球专选班的大学生,一个班级为实验组,采用落点强化练习法进行训练,另外一个班级正常训练。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打点准确率和技术动作衔接性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意义:羽毛球应用落点强化练习不仅仅能够提高落点的准确性,还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和动作衔接能力。落点强化练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摘要:短跑是一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主要由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为主导。尤其是力量素质训练对短跑运动员整个训练至关重要。其中核心区力量对发展短跑髋关节力量及提高身体平衡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专家问卷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名男子短跑专项学生进行12周不同力量训练的对比实验,期望寻找到短跑运动员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具体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60 m加速跑成绩略高于实验前,半蹲负重重量显著高于实验前,且与对照组实验后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核心区力量训练法对短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都有提升,训练安排得当。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对背向旋转掷铁饼的普修教学进行了分组轮换式循环练习法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普修课基本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的,且效果显著(其P值〈0.05),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TBL)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级临床本科1、2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各45名,以《预防医学》课程为例,抽签法分为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及总体成绩优良率。结果: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理论成绩、操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成绩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预防医学专业采取TBL教学模式进行《预防医学》教学,可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与总体成绩优良率,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两球练习法”,是我院排球教研室教师们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练习方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项改革。经几年实践证明,“两球练习法”对提高练习密度、强度,增强比赛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一、什么是两球练习法? 两球练习法指的是在同一技术动作的练习中,每个学生每进行一次练习必须连续完成两次击球动作;在不同技术动作的练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课外体育活动干预对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针对提高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参考。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某农村中学留守学生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进行12周课外体育活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学习,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研究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于留守中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虽然短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评价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学生对短跑的学习兴趣却不大,因为短跑的时间短、动作单一、机械重复。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如果教法简单、练习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因此,探讨短跑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法在高一女生仰卧起坐练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采用合作练习法与一般常规练习法配组对比的教学实验设计,将合作学习的要素运用在高一女生的体育教学中,探讨其对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往以及仰卧起坐练习的积极促进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组在经过实验干预之后,仰卧起坐练习提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个组均数t检验达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水平。这表明按照合作学习方法要素安排的仰卧起坐练习效果好于一般常规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主要探讨了渐进抗阻练习对大学生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健康大学生30名,采用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进行渐进抗阻练习16周,测量训练前后上、下肢的肌力。结果:30名大学生在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后,其肌力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渐进抗阻练习能有效增加大学生的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高速摄影等方法,从专家调查、实验验证、理论分析3个方面对前臂负重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前臂负重法符合素质练习要尽量与专项技术动作特征相一致的运动训练学要求;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速度效果显著,且可以节约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环抗阻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等动肌力以及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在校非体育专项23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8周循环抗阻训练,对照组不训练。训练前后,利用IsoMed2000等动肌力测试系统测试肩关节、腰腹、膝关节等部位等速肌力;利用CORTEX MetaMax-3B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测试最大摄氧量的变化。结果:1.通过8周循环抗阻训练,女大学生左右膝关节屈伸肌群等动肌力均显著高于训练前,腰腹伸肌群等动肌力极显著高于训练前,左右肩关节屈肌群等动肌力极显著高于训练前,右肩关节伸肌群等动肌力极显著高于训练前;2.通过8周循环抗阻训练,女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相对值以及最大摄氧量出现时间均极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通过8周循环抗阻训练,能提升女大学生有氧耐力,增加女大学生膝关节屈伸肌群、躯干伸肌群、左右肩关节屈肌群峰以及右肩关节伸肌群的力量。但躯干屈肌群和左肩关节伸肌群作用不明显,今后应用该套循环抗阻训练方案,应增加躯干伸肌群和左肩关节伸肌群锻炼动作。  相似文献   

14.
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拳击运动员做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大强度运动并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拳击运动员做功能力的影响,对从事拳击专项训练的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提高运动员无氧总功输出,加速无氧运动后心率恢复.2)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降低亚极量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综合以上结果,大强度训练前后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有效提高拳击运动员的做功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瘫学生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脑瘫学生30名分为3个组:实验组(EXG组)、对照组1(CON1)、对照组2(CON2)。实验组采用有氧运动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1采用单纯有氧运动训练、对照组2采用单纯核心稳定训练,通过12周康复锻炼,收集三组受试者体质状况、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成就动机数据。结果:EXG组和CON1的整体体质状况有积极变化,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CON2在骨骼肌、基础代谢率两项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EXG组在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极其显著性变化(P<0.001);CON1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改善,但变化不显著(P=0.062);CON2粗大运动功能产生了显著性变化( P<0. 05),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有限(P=0.065)。EXG和CON2组整体平衡能力有积极变化,呈显著性差异( P<0. 05);CON1的平衡功能有一定改善,但效果不明显。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三组受试者整体运动成就机均发生明显变化,回避失败动机上EXG相似文献   

16.
采用封闭和半封闭式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了动作速度定量控制与RM,常规训练方法,以及动作速度定量控制两种主要方法(控速增量、控量增速)之间对重量—速度曲线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曲线水平增长方面:动作速度定量控制组大于RM组;控速增量、控量增速、常规训练3组之间基本相同。动作速度定量控制两种主要方式,当一个训练阶段内不重新调整重量负荷时,控速增量组大于控量增速组。相反,中期调整重量负荷时,控量增速组大于控速增量组。2)曲线偏移角度方面:控量增速Q角上升,而控速增量、RM,常规训练3组均呈下降趋势,其下降的幅度因控速而减缓。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特定负荷强度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将我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班女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强度训练一年,利用德国产Cortex 3B型号的心肺功能仪测试其训练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并分析指标数据的前后变化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无氧阈强度下健美操运动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心率、最大通气量、摄氧量、氧脉搏、等心肺功能指标.研究认为,在无氧阈强度下的健美操运动更能促进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病理学、教育病理学、健康教育学和锻炼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3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了校外体育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外体育锻炼行为的不同变化阶段的预测中,变化程序的不同下位要素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据此提出了修正校外体育锻炼的主要举措:(1)拓宽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校外体育锻炼主观意愿的途径;(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校外体育锻炼支持政策的感知度;(3)构建友善的重要他人关系,提供催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社会支持基础;(4)丰富奖赏手段,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性;(5)加强锻炼缺乏危害性教育,营造重视身体规训的氛围;(6)开发体育锻炼替代行为,留出选择空间;(7)丰富体育锻炼经历,培养体育锻炼“不满足”的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女生健美操训练组和对照组的皮脂厚度与相关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以期发现女生做健美操训练后身体的变化及其规律,为健美操训练的功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膳食建模成功的48只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每组12只。每天进行1h跑速为25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低氧暴露为4h/d(14.5%O2),7d/w。干预4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成分及血清TG、TC、HDL-C、LDL-C浓度。结果:与常氧安静组比较,间歇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均出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下降(P0.05,P0.01),并以间歇低氧运动组下降最多,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HDL-C则极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且以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效果最佳。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