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保持人们注意力的重要内在因素。”教师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说出“我认为”。语文课堂要彰显人文性。轻松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自觉思考课堂提问,发表见解,张开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需要营造氛围,学生阅读体验需要进入情境,氛围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温故而知新是在塑造一种知识氛围,环境的布置是在营造一种环境的氛围,这一切都是在为学生入境创造条件。我们要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还要重视课堂氛围的和谐。课堂情感氛围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自由探索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取得实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试从“转变教师角色,营造民主氛围”、“创设生活情境,营造真切氛围”、“创新课堂提问,营造成功氛围”、“巧评学生答问,营造激励氛围”四个方面来论述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5.
一、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课堂,让学生敢问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体现其地位、意愿,发挥他们的作用。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为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办”,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则取决于是否有适时的、让学生能“开口说话”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6,(25):249-250
经科学研究表明,在良好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的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的模式。文章就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营造宽松自由、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巧用导语来活跃课堂氛围,营造活动探究氛围,诱发兴趣,带动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应从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入手,强化“问题意识”,激励学生善于质疑,更要注重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多重训练。  相似文献   

9.
王玲 《教书育人》2005,(8):28-28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问题,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老师都能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活动,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但在课堂上也存在一些“误导”或“不导”的现象,比如:  相似文献   

10.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条件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而“教师台上站,学生台下听”的课堂氛围则给学生、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集体研究。而教师则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1.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特别是课始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给教学的成功埋下良好的伏笔。  相似文献   

12.
评价是一缕春风,学生是一池春水,风吹水起。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翻卷成一幅壮丽的美景,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风平浪静”,让课堂死水一潭,又不能如“狂风暴雨”,让课堂失控,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百舸争流忙”。为此,笔者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尝试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营造课堂氛围,让师生沐浴在身心愉悦的学习过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要充分尊重学生,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汪孟吉 《文教资料》2007,(12):186-187
地理教学中的和谐教育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和安排教学结构与各个环节,使“教”与“学”处于和谐状态中。和谐地理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背景下必然选择,要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师就要转变角色、营造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智慧要靠智慧来培养”。我们的教育确实需要具有智慧头脑的教师,去营造具有智慧氛围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那么,教师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只有在他们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才会更加投入、自信。我在教《赤壁之战》时,进行启发:“同学们,有谁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吗?”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笔者认为,要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首先就得想法打开他们的话闸。营造“家庭式”的交流氛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张扬个性,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变教导者为伙伴式的服务者,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种心情放松、敢于质疑的“家庭式”交流氛围。当孩子说对了,我们要予以充分肯定;当孩子说错了,我们也要诚恳地说一声“没关系,课堂就是你出错的地方”;当孩子暂时没法说好时,我们要留足敢想敢…  相似文献   

18.
扈春香 《教师》2010,(26):61-6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之一,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忽视课堂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课堂太过于枯燥乏味,要想达到课堂授课的最大绩效,就要进行课堂授课方式的改革,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构建“快乐课堂”,就要用好玩的教学方式使小学音乐“有魂、有趣、有味”,为学生营造“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之有趣,练之有味。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一言堂的讲授者,而要与时俱进、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建构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精神以及彰显个性的“诗意”数学课堂,同时在课堂上师生共享经验、情感融合、互动交流,这样使学生在“诗意”的数学课堂里真正“动”起来,并实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