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志山 《考试周刊》2015,(14):120-121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2.
邢奇志 《班主任》2015,(3):14-16
为了让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变得积极向上,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有趣且有意义,我探索让学生撰写"闪光点日记"。2012年开学初,我用一封"班主任公开信"开启了我班学生写"闪光点日记"的旅程,每天放学前2分钟,让每个学生记录5条最让自己高兴的事,我为每人点赞1条。就这样,学生行走在积极思维发展之路上。两年多来,翻阅"闪光点日记"成为我一天中最欢乐的时光。而我在阅读、整理、分析"闪光点日记"中,也似乎找到了理解学生行为和影响学生积极思维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校园里,少数学生叫我"华主任",多数学生叫我"华校长",偶尔会有学生叫我"华应龙",时常有小调皮叫我"华罗庚"。  相似文献   

4.
学生习作中的"无我"现象产生于习作教学和家庭教育割断了学生"发现"的触角,造成学生习作与生活的分离。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发现生活、发现自然、发现自我,是解决"真我"习作的必然的生命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做的是:放归儿童,唤醒"真我"发现;群体学习,激励"真我"发现;师生互动,引导"真我"发现,最终实现学生"真我"与"真习作"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初为人师,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我曾对离他们是"远"还是"近"而不知所措. 第一个学期,我跟学生们走得很"近".球场上有我和学生拼抢、对抗的身影;舞台上有我和学生合唱的旋律:课堂上有我和学生真诚、开放的对话……面对校园中随时都回荡着"邹老师好"的问候,我感觉处处都充溢着快乐的元素.半年中,尽管我收获了无尽的快乐,无数的祝福,然而班级工作却未能取得我期望的状态.甚至有个别学生开始"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相似文献   

6.
姜敏 《教育艺术》2011,(4):37-38
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为了做好工作,我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一位前辈告诉我"严师出高徒",当班主任对学生要严厉,要"黑着脸",这样学生才会"言听计从、整齐划一"。每当新学年开始之际,要给所带的学生来一个"下马威",这样学生才会"乖巧"、"听话"。我一直如此去管理学生,学生在我的严厉管教之下的确不敢"轻举妄动",见了我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都很"听话"。因此,我也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家  相似文献   

7.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课型,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基于这样的目的,作文讲评课应立足于学生作文呈现的问题,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本节作文讲评课立足于学生写"我"的故事所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出路和三种具体的方法:"我"是主角;"我"在参与;"我"在旁观,"我"在见证.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有多种方法,如引导学生多说,指导学生多做,鼓励学生多读等等,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9.
张靖坤 《学周刊C版》2013,(21):104-105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摆脱对教学学科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主动地学习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进行些许探讨。一、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课改的主要目标是由教师的"要我学",变成学生自主的"我要学"。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  相似文献   

10.
【案例】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真粗心!我便让他细心地照着书再写两遍给我看。结果真让我哭笑不得,他第一遍写对了,第二遍竟然又写错了。我很奇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每当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投入的时候,我在想,究竟是什么"粘"住了学生.每当发现学生们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听讲时,我在想,究竟怎么了,我需要拿什么来"粘"住我的学生呢?一、先声夺人,"粘"住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一下"粘"住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在上课前我总会思考:怎样的导入,才能能抓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有很多教师朋友问我,和学生在一起怎么那么开心,我归纳为两个字——"忽悠"。说白了,"忽悠"就是点化、夸赞、欣赏的代名词。为了让学生守纪律、爱学习、做好事、做好学生,班主任需要掌握—一点儿"忽悠术"。读书的时候,我"忽悠"着孩子们和我一起读《给教师的建议》《爱的教育》,我的学生能够大段背诵其中的片断;早晨到校以后,我"忽悠"着  相似文献   

13.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针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性活动,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功课,首先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乐中求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间有很多因素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兴趣的动力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具体活动集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成功可以使人满足,获得的成功越大,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刚 《班主任》2015,(2):57
作为教师的我,心里知道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却未能免俗。从教十余年,每一届学生中,总有部分学生被我"瞧不起",认为他们是"差生",将来没多大出息。一次,临近毕业,班里一个无论成绩还是行为表现都属"最差"的学生找到我,让我"参谋"一下他的前程。"你能干什么?只配到社会上当个小混混!"我在心里暗暗地说。当然,作为老师,我不能"明目张  相似文献   

17.
我是"80后",是年轻的班主任;他们是"90后",是我的学生。当"80后"遇到"90后",会发生什么呢?在学生面前掉了泪当我自信地接过班主任的接力棒时,学生也满心期待着我这个"80后"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学生读书,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的。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是以"给学生读书"拉开我们班读书"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年级组织学生到南京春游,这可吓坏了我这个"老班",不是担心学生,而是担心自己。因为我是一个"骨灰级"路盲,一下车就晕头转向,一到景点就分不清东西南北。更可怕的是,学生竟没有一点儿同情心,坚决不同意我请假,还向我保证全班不会拖年级后腿,不会把我"遗弃"在六朝古都。于是,我  相似文献   

20.
做好大学生励志教育,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到把学习当作天职,把激情化为动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正确对待挫折,积极自我暗示,自立自强自信,,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上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品行上由"不敢犯错误"到"不愿犯错误"的转变,管理上由"我被管理"到"我管自己"的转变,发展上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让学生们在无论面对学习还是面对工作的时候都能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工作的态度.将原来被动的形势转化为积极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