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月度大事     
《传媒》2016,(17):6-7
管理
  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APP用户注册需实名认证
  8月1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提供者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在注册APP时,须提供真实个人资料,包括经过通信运营商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或银行卡等信息。网名是否实名,由用户自己决定。  相似文献   

2.
徐澜 《新闻实践》2012,(2):70-70
主持人小甘:“你微了吗?”盘点刚刚过去的2011年,经两岸470万网友投票,“微”当选2011年度汉字,微博以140字的娇弱身躯撼动虚拟世界,推动社会文明。记者首当其冲做了马前卒,但纠结的是匿名开博,是纯粹做个“自媒体”,还是实名认证不忘角色谨慎发言?说白了,即“记者开微博,私人空间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朱巍 《中国广播》2013,(2):53-55
网络实名制面临着很多争议和疑惑,随着微博实名制从筹备走向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网络实名制遵循“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在不消除网络昵称的前提下,仅在注册阶段施行实名注册信息。从网络实名制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分析,实名制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4.
乔志峰 《视听界》2009,(5):11-11
“贾君鹏”不是网友们用回复“堆”红的,而是由网络炒作公司在幕后策划推动的?有媒体报道说找到了“贾妈妈”,北京一策划公司突然自曝制造了“贾君鹏”,该策划“总计动用网络营销从业人员800余人,注册ID20000余,回复10万余”。  相似文献   

5.
我国网络论坛存在实名与非实名两种进入方式的区分,非实名网络论坛又有注册登录与双重登录两种管理形式,以IP地址、假名和实名3种身份识别标志对网民进行管理.本文以铜须事件为例研究3种不同身份识别管理模式下网民的行为后发现,实名网民理性、客观,而非实名网民表现出非理性、暴力的特点.非实名论坛中的两种身份识别的网民在行为上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知道《网络传播》是在去年底,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建议我有时间看看这本杂志,认为“是本很值得一看的刊物”。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名实名认证为江西省赣县公安局团委书记的网友"女警薇博",在网上转发了一条"扫黄现场小姐裸身遭讯问失声痛哭"的微博,并评论称性工作者为何不当嫖客面哭,遭多名网友质疑其涉嫌歧视性工作者。目前她已删除了之前的全部微博,并将微博改名。  相似文献   

8.
博来博去博回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了电子信箱后,兴奋地互相转告,在电话里结结巴巴说半天,居然叫不出@的符号,我一直叫“圈儿a”,直到认识了另一个网友,才说这个不说“圈儿a”说“爱特”。  相似文献   

9.
6月25目在京召开了“书号实名申领试点单位工作会议”,我局在会上作了题为“整合制度创新服务,联动互动共促发展”的发言。作为书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书号实名申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市与北京、上海、湖北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管理的56家出版社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从7月15日起将实行网上书号实名申领,为全国实施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谢辉  姚莉  李媛 《新闻前哨》2007,(12):41-42
有一次网上聊天,网友问我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如实告之——新闻工作者。“你们传媒厉害呀!要谁死,谁就死”,网友随即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生杀予夺?传媒当然不可能拥有封建时代皇权般的力量,这位网友的意思不过是传达出公众对媒体的一种印象:权力。诚然,大众传媒因掌握着话语权而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中心之一,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权力”。我们知道,一个健康运转的社会,任何权力都应有其边界,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向     
城邦以网络用语申请商标惹争议“好人卡”、“rz”这些网友惯用的网络语言及流行符号,一直是台湾原生网络文化中的特殊创意,不过最近网友发现,这些网络用语被城邦文化事业申请为商标,且应用范围从衣服、文具到日用品,引得广大网友极大不满。网友认为,好人卡及rz是网络的集体创意,不是城邦里哪位作者或编辑创造,注册为商标形同剽窃、侵占。“好人卡”及好人文化是去年网络最热的话题之一,网友惯称追求异性被拒就是被发“好人卡”,“好人”在网络衍生不少创意,如单身网友自称“好人团”成员。而今年才在学测中引起话题的“Orz”,已成为台湾最…  相似文献   

12.
在金华新闻网主办的新金华论坛里,注册会员达40万,同时在线4000多人,一天发帖近万,谁要想在论坛上给大家留下印象并非易事。但近两年来,众多网友对一位“金华最美义工”却念念不忘。一直热捧至今。  相似文献   

13.
“大概8点20分发”事件回顾
  2013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当主持人王小丫对《苹果手机深陷“后盖门”,售后服务中外有别》做完陈词之后,网上一条微博立刻引起网友关注。20时26分,实名认证的台湾艺人@何润东发布:“苹果竟然在售后玩这么多花样?作为‘果粉’很受伤,你们这样做对得起乔帮主吗?对得起那些卖了肾的少年吗?果然是店大欺客么。大概8点20分发。”这条原本应该是响应“315在行动”的微博,却因为后面一句“大概8点20分发”而引发了众多猜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位昵称“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公然炫富,其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身份引发了众多网友对红十字会所获善款流向的质疑.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其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致歉.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红十字会慈善捐款锐减、信誉遭受质疑.有报道称郭美美事件加剧北京市“血荒”,无偿献血人数剧减.此外,国内其他慈善机构亦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交流互动工具,微博被网友戏称为“围脖”.2010年2月,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和佛山市公安局率先开通微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之后,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河北等地警方也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各地的警察开始“织围脖”.这些公安微博虽只是咨询、问政的平台,但还兼具“悬赏缉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一周热评     
九成多网友对房价调控不满意 人民日报公布调查显示,九成多网友对现在房价不满意,认为房价非常高;64%的网友认为房价有上涨压力;超八成网友认为“新国十条”调控政策落实不力;65.4%的网友预测会进行二次调控。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4,(8):96-96
事件回放 7月2日至6日,武汉市举办了“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期中考”。但媒体及公众质疑。电视问政是“新八股、形式主义”。相较之前官员在问政现场脸红、冒汗的窘境,此次走上问政台官员应答有惊人的相似:“我感到揪心”、“我感到痛苦”、“我表示道歉”……几乎每位官员都能做到不疾不徐。网友“柏天可”说:“有的还会抢答,不过这有点像表演。”  相似文献   

18.
已经纷纷扬扬了一个多月的华南虎照片之真假,在网友心目中基本上尘埃落定。11月15日,有网友公布了一张老虎年画,画面中老虎的虎纹和网上公布的周正龙照片中的虎纹惊人相似。有关专家与年画印制厂商表示,“有99%的概率是同一只老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手指在键盘间跳跃,心情在屏幕上诉说,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在虚拟世界里找人谈心……如今,交网友,通电话,约见面,成了一些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时尚”,孰不知,这其中“陷阱”多多。网友竟是“酒托”在沈阳一所高校读大三的侯磊(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第一次见网友的“惨痛”经历。“去年冬天我交到了一个女网友,视频上的她挺漂亮,我们谈得也挺好。在网上互留了电话号码后,我们偶尔通电话聊天。她说自己大专刚毕业,在一家药房工作。有一天傍晚她主动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时间见面,我很兴奋。半个小时后,我和她见面了。”“我有些失…  相似文献   

20.
这不是吹牛     
我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是靠实事求是吃饭的,当然不能靠“吹牛”过日子。但是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有这样的偏见,即使你的稿件内容完全真实,他也会说你是“吹”。所以如果你要问我最反对的是什么?我就会说:“我最反对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见报后,有人嫉妒他!”我们的新闻报道是要扶正祛邪,宣传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如果说是“吹”的话,我就勇敢地宣布:“该‘吹’的我就要‘吹’!”请看下面三个例子。山阴县岱岳镇先进巷有个转业军人叫张占成,原是下喇叭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