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烤肉季”说“烤”□周士琦北京为文化古都,乃首善之区,集饮食文化之大成,全国各地的美味佳肴均荟萃于北京。本地的美味也不少,其中各种烤制食品尤为著名。脍炙人口的北京烤鸭名闻遐迩,烤白薯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室为满族,尚带有游牧民族之遗风,...  相似文献   

2.
邢卫 《华夏文化》2010,(1):26-28
<正>中国自古就有士,至迟在殷商西周时代,士人之名已见于文献,士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等级,士的身份是贵族。从内涵上考察,中国古代的士子属于士大夫,主要包涵以下两个内容:第一,指居官和有职位的人。《荀子·王霸》云:"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第二,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文  相似文献   

3.
在元代特殊的历史文化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士子登上了中国文化史的舞台。作为王朝缔造者的后裔,他们作品中常洋溢着混一海宇的盛世豪情;汉族士大夫也突破了"夷夏"之大妨,认为异族士子服膺汉文化是盛世景象的体现。面对多元文化,元廷"无为而治",各族士大夫开口议论,直视千古,敢于直斥时弊。元代"华夷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构成,带来了开阔正大的文化气象,也造就了异于往古的文化精神;其中的教益,或可为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碰撞     
思果 《寻根》2001,(6):54-55
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ce,原名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在一首书信体诗里说:“希腊做了别人的奴隶,却把粗鄙的征服化为奴隶,因为希腊人把艺术介绍给仍然没开化的征服拉丁姆(Latium,罗马东南的古城,古罗马国的发源地)人了。”这句话很有意思,使我想到历史上的元代和清代,蒙古族和满族入主中原,占有汉族全国,但是汉族的化水准高,蒙古族、满族渐渐汉化。这很像希腊把入侵希腊化了一样。  相似文献   

5.
任崇岳 《寻根》2004,(4):124-127
河南省鹿邑县有一支姓完颜的居民,约有6000人,分布在该县马铺、涡北、太清宫、贾滩、杨湖口等5个乡镇的12个自然村中.若从相貌、衣着、语言、风俗习惯上看,他们与汉族毫无二致,倘不寻根究底,便很难发现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女真遗民,如今已称作满族了.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鹿邑县有一支姓完颜的居民,约有6000人,分布在该县马铺、涡北、太清宫、贾滩、杨湖口等5个乡镇的12个自然村中。若从相貌、衣着、语言、风俗习惯上看,他们与汉族毫无二致,倘不寻根究底,便很难发现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女真遗民,如今已称作满族了。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  相似文献   

7.
陈佳 《华夏文化》2010,(3):42-44
<正> 满族面具源于萨满教遗存,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期。远古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受神灵支配,出于崇拜,他们模仿心目中的神灵形象制作出神灵面具,试图借助面具获得神灵的庇护。每个满族面具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神话([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这些神话依附于白山黑水的山川地貌,大都反映了满族民俗文化的艺术特征,具有珍贵的原生态研究价值。一、满族面具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陶易 《寻根》2010,(1):102-106
<正>据《礼记》的有关记载,古人出生三月之内,父母为其命名;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字;女子十五及笄,笄而字;名与字相互表里。唐宋以后,文人士大夫多有号,又分别号、斋号。但一个人刚降生之时,还在  相似文献   

9.
顾建平 《寻根》2004,(4):101-101
满族是直接由女真族融合部分北方民族演变而来的。满族在明末大体形成。满语称姓氏为“哈拉”。至清代,据清《皇朝通志·氏族略》记载,满族有679姓。满族形成后,其姓氏来源主要有下几个方面:一是沿用旧姓。满族的很多氏族沿袭了女真乃至时代的旧有姓氏。如清代的大佳氏即由时的  相似文献   

10.
神鹰振翼——纵览中华满族的鹰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在松花江上游吉林乌拉一带的满族聚居地,仍流传着一句古谚:“鹰狗无价”;在某些满族姓氏的宗谱上,还可看到绘有振翅欲飞的鹰图案;而在其先人墓碑上也有刻着鹰形象的图案。从那些善于讲古的满族老人口中,鹰是拯救其先祖女真人的神灵;在保留着野神祭的满族宗族中,鹰神是众动物神灵的首神,在他们的神帽上也有鹰的金属模型,这些都是满族历史上崇鹰习俗的遗风。满族的崇鹰习俗可追溯至史前。1972年,黑龙江考古专家在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件兽骨雕成的鹰头,这一骨雕鹰头长7厘米,是用坚硬的石器在兽骨上精心雕磨而成的。其整体态势呈弯月形,鹰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简洁古拙,构成一种寻觅和猎取食物的神态。经测定,这件骨雕鹰首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从艺术角度观察,现代人仍会被原始初民那种善于观察、捕捉动物形象的绝好技艺而折服。满族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曾受到道教、佛教、喇嘛教等多种宗教影响,但占据统治地位的仍是萨满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某些满族姓氏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原生形态的萨满教,其主要特征是“野神祭礼”。“野神”即包括水鸟、乌鸦、虎、熊、蟒、野猪、刺猬等在内的灵禽神兽的动物神,其中以鹰神为首神。松花江上游的满族尼玛察哈拉的...  相似文献   

11.
鲍鹏山 《寻根》2001,(4):48-52
正始之后,是元康。杀戮依然凶残而频繁,并且那带血的刀锋也指向了司马氏家族内部。这期间的人有所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有贾谧的“二十四友”,还有由当时的豪富才情也勃发的石崇主持的、盛极一时热闹非常的“金谷诗会”,西晋的皇室虽然没有化与教养,但开国之初的坛倒也热闹。  相似文献   

12.
科舉制度自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創建以來,成爲傳統中國最根本的制度之一,而此一制度的重要性有二:一是政治性,作爲專制皇朝延攬官員之主要機制,所謂"開科取士",士大夫既爲皇帝所用,亦符合士人本身之利益;二是文化性,經由科考確定基本上以儒家經典爲依據的知識結構,以士大夫爲儒家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士大夫赌博是中国古代风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的时代,士大夫的赌博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不同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决定的。大抵来说,在传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的时代,士大夫赌博现象比较突出。而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对人情世俗、感官刺激的企望欲求,在相当程度上冲决了宋明理学对士大夫的精神束缚,使这一时期士大夫的赌博活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苏轼是"千古一人"的文化精英,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造诣极深。加上其政治失意、屡遭贬谪的人生经历和儒释道杂糅的思想体系,使苏轼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和人格化身。《前赤壁赋》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许多政治上不得志的士大夫一样,此间的苏轼心情是苦闷的。于苦闷的羁旅中,苏轼的创作却又丰富多彩,佳作频出。这些作品没有简单的自怨自艾,反而行文大气磅礴,内里又澹然致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创建以来,成为传统中国最根本的制度之一,而此一制度的重要性有二:一是政治性,作为专制皇朝廷揽官员之主要机制,所谓"开科取士",士大夫既为皇帝所用,亦符合士人本身之利益;二是文化性,经由科考确定基本上以儒家经典为依据的知识结构,以士大夫为儒家文化的代表。科举制度确立之后,几乎成为士人的唯一出路,南宋大儒朱熹曾说,"居今之世,即孔子復生,也不免应举"。  相似文献   

16.
汉族“神”的观念潘学方一、汉族的“神”是民间杂神中国文化世俗性或非宗教性的特征一般是指:其一,在汉族历史上,没有盛行过自上而下的、为整个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其二,周代以后,儒家主张以德政治天下、敬天而不尽信天。“敬神鬼而远之”的“神道设教”思想在中国一...  相似文献   

17.
满族新城戏原名新城戏,于1960年诞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它是在流传于扶余一带的满族说唱艺术*八角鼓*的基础上,吸收满族民间音乐、民歌、清代宫廷舞乐逐渐发展而成的。音乐上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兼用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二胡、打琴和八角鼓。它曲调委婉,抒情优美,深受满族民众的喜爱。扶余市满族新城戏剧团是该剧种的专业表演团体,其前身是扶余县新城戏剧团。30多年来,该团一直活跃在松嫩平原,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了*战风沙*、*夺印*、*刘三罂、*江姐*等s多个剧目,在省内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其创编反映满族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文治立国的时代。宋代君主和臣僚"未尝不顷刻以文学为务",他们好读书,并以书法、绘画创作为乐。宋代皇帝的御制作品多,通经史,善诗文,工书法,文化修养高,为历代所不及。宋代皇帝学养之高,与完备的皇室教育和经筵讲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皇子为"国之本,君之贰",皇子教育关乎社稷兴衰。宋代十分注重皇室教育,建立了完备的皇室教育制度。宋真宗时期建立资善堂,作为皇子未出阁时接受教育的地方,选  相似文献   

19.
韩国宫廷宗庙祭礼及其礼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4世纪末,朝鲜王朝取代灭亡的高丽王朝,并定都汉城(当时称汉阳,今称首尔)之后,即在王宫东侧建造了一座寺庙——皇室的宗庙【注】,以用于供奉朝鲜王朝已故历代国君的灵牌。当时,皇室的后裔们每年都要在宗庙内举行祭祖礼仪。这是朝鲜王朝时代国祭  相似文献   

20.
王鹏 《华夏文化》2003,(4):13-14
《诗经·大雅·卷阿》篇中对岐山周公庙所在地形有这样的描述 :“有卷者阿 ,飘风自南。”字面意思是说 ,周公庙位于东、北、西三面环着自然山岗的山坳里 (没有围墙 ) ,独南面与平地相接有一敞口 ,故而长养之风从南方吹来。这种奇特的地形坐北而面南 ,光照充足又能凝聚住阳气 ,因而使林木、庙宇显得一派欣荣。而诗的寓意则昭示了为尊者如能让自己的德行修为也同此地形一般 ,虚怀若谷 ,常屈圣体 ,那么就会有像熏风一样多的贤士 ,从南方来辅助你。浑然体现着一种开放性与包容性 !周人的部族崛起于渭上岐山 ,开始势力很小 ,方圆不过百里 ,人口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