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和吸收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合为一体的双向信息传递、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学双方作用的发挥都要以教学语言为中介,教学双方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教师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论有效教学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教学是一切教学过程永远的诉求。有效教学表现为一种对话状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表现为教师对生命的负责精神,表现为教师对个性存在的真正尊重。有效教学的显著特征是使师生双方都能够获得幸福感,使双方都体验到教学过程是人生意义的发现过程,因此有效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创造。有效教学提示,教师必须建构一个开放的自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相似文献   

3.
反馈,几乎是每堂数学课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是教学中最灵动、最有活力的环节。控制信息论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是教与学双方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输出和回收的信号随  相似文献   

4.
楚月彩 《考试周刊》2012,(74):43-44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教与学双方相互联系、紧密配合。要想在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双方必须积极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任何学科学习成效的提高,都必须讲求策略,寻找方法。在此,我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各位同仁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线 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教学双方都给对方提供信息,教学活动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师的输出对学生来说就是信息的输入,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归纳、记忆等活动接受、处理、储存、运用信息;学生的反馈作为信息输出对教师和其他同学来说又是信息输入.活动的每一步都是如此:信息的输入--转换--输出,通过反复、多项、多渠道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逐步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地理课堂追求的是在师生双方得到完整生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使师生双方生命价值都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7.
王黎 《西北职教》2009,(9):42-43
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教学效果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兴趣盎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双方在教学中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其二,则是另一番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学方法,沉闷的教学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体,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手段,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自觉积极的学,则教师的教就不会有显著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肖磊 《现代教学》2009,(1):55-55
课堂小组讨论使语文课堂中师生双方都有了话语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实践初步证明:课堂小组讨论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晓华 《考试》2009,(2):32-32,51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又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教师教学效果高低都有密切关系。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观摩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组织教学活动.互动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梅 《考试周刊》2011,(26):105-106
从生态意义上看,任何富有成效的、高质量的教学过程,都必然存在着教与学双方的积极而有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互关系。并且,教学双方的交互渠道是畅通可逆的,交互的内容是具有正面效应的。因此,在师生间构建教学过程的绿色环境,是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有顺序、有目标、有方向的信息传递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十分需要得到从对方反馈来的信息,教师从学生的表情、作业、答卷、实验操作等反馈方式中,可以了解自己教学的内容是否合适,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达到了什么样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14.
关于对话教育,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对话教育强调的是师生双方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因此,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相似文献   

15.
《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到了内容拓展这一环节时,教师提出:“假如让田忌、孙膑进行第三次赛马,会怎么样?”我认为这种教学设计是合理的,也是有必要的。即使教师不说,学生也有可能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首先,假如举行第三次赛马,双方会怎么想,怎么做,结果如何?1.如果齐威王不分析胜败原因,先出马,他会继续输;如果田忌先出马,双方都有可能赢。2.双方都知道了取胜的秘诀,一定都想让对方先出马,自己待机而动。僵持不下时,需要制定一个比赛规则,规则有以下两种可能:每次出相同等次的马,田忌方定输,第一次赛马已经验证,无须…  相似文献   

16.
“问题贯穿教学法”是一种言语活动的、综合应用的、启发和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讲授、提问、练习、复习、实践调查等)都以问题为纲,用系统化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各种问题控制教学双方、贯穿教学始终,在提...  相似文献   

17.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即“交流信息”和“相互作用”。凡是交往都必须有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属于认识方面的信息有知识和经验等;属于情绪方面的信息有需要、愿望、态度等。交往还必须有双方心理上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交往的双方都是积极活动的主体。相对于一般的交往来说,师生交往有其独特之处。师生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教学交往,教学交往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交往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其功能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但由于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学识、经验和情感上比学生较为丰富和成熟,而真正的交往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因此,对于处于较“主动”和“优越”地位的教师来说,对自身的要求必须高和严格,才能建立  相似文献   

18.
廖柳枝 《考试周刊》2015,(18):66-67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收获的特殊场所,双方都要做出努力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创建有效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提高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交互过程。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  相似文献   

20.
语言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测试是检验语言教学的一种常规手段,对教学行为的双方都起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语言测试的分类、特征入手,讨论语言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产生的实质、根源、在外语教学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避免负面反拨效应,对搞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