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与报纸共同争夺读者的激烈竞争中,报纸在保证要闻版、综合版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改版、扩版的创新尝试。葫芦岛日报社编委会针对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以“新闻立报,读者至上”为办报宗旨,近两年来,葫芦岛日报创办了《交通》、《教育》等一系列专刊专版,在读者中产生良好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葫芦岛日报开辟出一条按读者取向,精细划分读者群的改版新路。  相似文献   

2.
报纸要有特色,报纸开辟的专版也需要办出特色。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特色是争取读者、提高宣传效益的基础所在。解放军报的《今日边海防》专版,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在专版定位、策划、风格、功能等诸方面体现特色、追求特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此文概述得当又有文采,读来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3.
《武汉公安报》从1995年1月1日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后,至今保持着20余万份的发行量,在湖北省公开发行的众多专业报中名列前茅.在办报过程中,我们一条重要体会就是:围绕办报宗旨,精心设置栏目.“宣传公安,传播法制,弘扬正气,服务经济” 是我报一贯坚持的办报宗旨.根据办报宗旨,如何使其办出特色,办得使读者喜爱,是近年来我们全体报人苦苦探索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栏目的设置,在办好报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版之初,我们就对如何设置报纸栏目,使其在各版安排合理、布置得当,栏目明确新颖,又有公安特色,在全体报人和广大读者中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琢磨推敲,将栏目设置在报纸上多次公开刊登,根据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首先,根据办报宗旨,我们为报纸的四个版框定了较为鲜明的版性,一版为新闻版、二版为治安纵横、三版为警法经纬、四版为侦案大观;在此前题下,然后设置相应的栏目.一、设置有公安特色的栏目公安报刊,必须有公安特色,这是不容置疑的.由于我们是周报,跟省、市的《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天天出的报纸不同,抢新闻无论如何抢不过别人,于是,要从“独特”二字上下功夫.我们在一版设置了“本报特稿”栏目,这个栏目主要反映全市公安方  相似文献   

4.
《宁波晚报》“情感传递”专版自1999年6月开办以来,坚持晚报“可读、可用、可亲”的办报宗旨。以鲜明真诚的服务特色、简洁时尚的版式设计、温馨浪漫的写实风格,独树一帜,贏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总结两年多来“情感传递”版面的编辑经验,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情感传递”专版创办之初,我把版面的读者群定位在中青年。因为,处于  相似文献   

5.
为了切实贯彻面向基层、面向战士、为基层士兵服务的办报宗旨,各军区军兵种报纷纷开设以士兵为主要读者对象、由士兵采写、反映士兵生活的专栏。创办于2002年1月的《人民前线》报《兵写兵》专版,坚持“写兵、兵写”的风格和定位,所采用的稿件主要由士兵采写,让战士的形象直接展示在各级领导的视野中。专版不仅得到了基层官兵肯定,也引起了各级领导机关的高度关注,并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栏目设置是报纸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风格、特色、形式的标志,也反映了内容的独特性,是展示报纸的风格和特色,体现办报宗旨的手段。好的栏目设置,既能吸引读者,形成读者群,也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作为教育专业报,如何设置好栏目,更好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吸  相似文献   

7.
专业报不同于一般报纸,其读者对象大部分是专业人员,也有些一般读者。怎样将报纸办出特色,吸引读者,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一、研究读者对象、全方位覆盖不同屡次读者群《河南卫生报》创办初期,办报宗旨倾向于对整个社会和广大群众进行医学知识普及,除一版刊登一些重大新闻外,二、三版均是知识版,主要刊登医学科普知识和一般的生活、健康常识,四版是文艺副刊。对此,基层卫生干部反映强烈,认为我们报纸  相似文献   

8.
专版专刊要想发挥“半壁江山”的作用,真正成为地市报在同类媒体新闻竞争中的“第二战场”,就必须在其新闻的“含金量”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增强其新闻“含量”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地市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源的优势,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做好做足“文章”。随着报纸版面的增多,读者接到报纸后不可能逐版不漏地啃完,总要挑选他喜爱的版面先睹为快,好的专版专刊就是要抓住读者的视线,只有这样,版面的阅读率才能高,读者群才能大。地市党报专版  相似文献   

9.
让专版的“脸面”亮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劲崛起,对传统的报纸宣传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争夺读者,占领市场,各报纷纷打出“特色牌”———办周刊,开辟专版。专版已成为报纸宣传一个极具色的重要阵地。讲究专版的版面艺术,让它的“脸面”亮起来,对提高报纸的宣传效益,关系极大。解放军报作为中军委机关报,对专版的版面要求,有其独特的标准。此标准,我在分管军事部专版宣传过程中,与负责版的编辑一道,对专版的版面艺术作了一些探索。专版的定位决定版面的整体风格解放军报扩版后,有专版十几个,仅军事部负责专版就有4个半。…  相似文献   

10.
《大众周末》于1994年10月创刊。在如林的“周末”中,在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作为后来者的《大众周末》如何定位,怎样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是我们办报之初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近一年的办报实践中所努力探索的课题。给一张报纸定位定性是办好报纸的前提,没有恰当、准确的定位,一张报纸便无根无基,无品无格,很难在报界立足生存。而一张报纸的定位。首先是由报纸的性质及其特定的读者群所决定的。《大众周末》作为党报的周末版,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其中包括思想性、权威性、主旋律及引起舆论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新辑 《新闻导刊》2006,(4):17-17
一、定位:“三贴近”报纸定位.是指确定其目标读者群范畴.以及为了让目标读者群获得满意服务而确立的办报宗旨与思路。党报不仅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做好宣传报导.还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为基调.抓住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策划和设置特色专栏.并艺术地安排版面.这是赢得干部与群众两大基本目标读者群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报纸的专版,必须有它独特的风格,才会有较强的生命力。而在决定专版特色形成的诸因素中,编辑的主导思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从确定该版的定位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从策划选题到规范版式,是编辑意识、编辑思想全方位的展现。正是这种展现所表达的无处不在的编辑语言,决定了专版特色的构成。  相似文献   

13.
如何办好地市党报的专刊,笔者结合台州日报专刊的办报实践,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专、广、近、活四字。专——专刊必须坚持的属性专刊作为当地党报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以及板块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取舍、标题制作、版式风格等各方面,要同这张报纸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要体现报纸的办报宗旨、思想和风格。但它在内容、形式方面,又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专”字。  相似文献   

14.
警惕都市类报纸的不良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崛起了一批都市类报纸,它们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这类报纸把“城市居民”作为主要的读者群,并由此来确定办报思路和风格。如华西都市报创办伊始,就将自己定位于市民生活报,读者对象是“大中小城市的市民”。这一定位后来获得了广泛认同。市民定位是都市类报纸的最大特色。然而在大众化、平民化、市场化的旗帜下,一些都市类报纸或多或少弥漫着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向,值得我们警惕。其具体表现在:一、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然而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15.
报纸迎来“厚报时代”后,最明显、最集中的蜕变,莫过于报纸的各种专版。《绥化日报》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专版,如“读者点击”、“信息与市场”、“乡村视野”、“民营天地”、“创业理财”,既富有乡土气息,又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收到了较好反响。  相似文献   

16.
专刊副刊是报纸的“半壁江山”。专刊副刊办得好,可以给报纸增色、添趣,使报纸可读、耐读,增强报纸的竞争力。《工人日报》的副刊《人生驿站》(原名《人生之旅》)在诸多专刊副刊中可称为佼佼者,受到报界同行的称赞和许多读者的喜爱。《人生驿站》副刊有三个特点:一、定位准确、恰当。新闻定位,是专刊副刊的生命。没有准确、恰当的定位,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注目,在报业竞争中就站不住脚跟。定位,就是明确办刊宗旨,界定本刊内容,找准读者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编辑方针,使自己的专刊副刊显示其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个性。《人生驿站》好就好在定位准确、恰当。它根据母体,即《工人日报》的办报方针和读者群来确定本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民众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表现出多思维、多兴趣、多选择的特性。作为反映社会生活,传播信息知识的传媒主体之一的报业,及时调整报纸传统格局形式,以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争取受众,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专版的大量产生,是中国报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表现出来的一大新的景观,是中国报业新繁荣昌盛的显著标志之一,值得我们关注。 所谓专版,是指报纸上相对综合版而言的,是反映社会某个方面(或某个分支)信息知识的版面。譬如《中国青年报》的“青春热线”、《文汇报》的“文化天地”、《经济日报》的“农村经济”、《新民晚报》的“康健园”等等,均是各家报社亮出的富有特色的面孔。 专版的频繁出台,表明了新形势下报业的新闻观念的转变,客观上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的版面,强化了信息的传播,深受读者,特别是指向性读者的欢迎。因此,认真研究报业专版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份报纸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有无适当的独特的定位决定了一张报纸能否生存、能否发展。 《人民日报·华东版》(以下简称《华东版》)是《人民日报》于1995年1月在华东创办的第一个地方版,它是中央机关报的地方版,既区别于中央机关报,也不同于省市地方报纸。江泽民同志曾对它作过“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的指示、《人民日报》也定下了“三结合”的内部方针,即“中央精神与华东实际相结合”、《人民日报》传统风格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指导性和可读性、接近性相结合”。同时,华东地区报业发达,各报之间竞争激烈,《华东版》要在地方报之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相似文献   

19.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为自己找到新的生长点?“让报纸的读者感知网络,让网络的读者熟悉报纸”,是《西安晚报》“e海”专版的创办初衷。该版的内容既来自网络,与报纸形成某种互补和互动,又有报纸原创投稿述评网上风云。由此,更多的网人、网事从虚拟时空“跃然纸上”,也有大量的“网盲”通过报纸了解、认知网络。置身于高速变化的社会转型和都市报纸激烈的竞争中,《西安晚报》“e海”专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向受众传达网络世界的动态、风尚、热点及其网络技术应用方法,开拓绿色、健康、人文的网络环境,文章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20.
一份报纸要确立形象,形成稳定的读者群,贴近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媒体围剿有限新闻事件的情况下,办好特色专版专刊,通过这样的特色窗口服务读者,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