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魏政治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化变革的历史。《太和十五年》所张扬的是民族化的本位主义,意在说明,在化冲突中,保持自己化的重要性。孝帝迁都洛阳,放弃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化,是维系北魏生存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古民族众多,而西南地区的民族尤多,这一状况至今没有改变。西南的地域化研究,更是与民族问题研究分不开。前两期专栏中发表的张正明和蔡靖泉的章,虽然属于地域化研究的范畴,实际上主要论述的是民族问题。这期专栏中的李绍明《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一,又主要考述了与巴、蜀民族有密切关系的夜郎的族属。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一直关注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老庄》在《废都》的基础上又有新思想,强调健康的民族化与外来化,尤其是西方化的积极成分融汇的重要性,女主人公的博爱和合作精神,敬业和创造精神是我们民族应当发扬光大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化学原理告诉我们,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化氛围会形成不同的民族化心理结构和化现象。本从化学的角度,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体现了内陆型农业化心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折射了海洋型商业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中华化是多元化,滇化与其他地方化就是中华化中的一颗颗珍珠。在建设云南民族化大省之际,本论述了从清初王思训的《征刻滇诗启》到民国赵藩辑刻的《云南丛书》近两百年间,云南十几位化名人为保存、发扬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及卓越贡献,并展示了云南民族化的建设走过的艰苦历程。章重点论述了王思训、赵藩等人具体成就,并对王思训的《征刻滇诗启》原作了注释。  相似文献   

6.
本利用国内外献资料对原始民族语言,古代突厥语言,库曼语言和《医药志》语言中的数字名称,数字的抽象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说明《医药志》中奇特数字名称,计算方法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这种化现象延续到十五世纪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研究派”。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与论,如《方言与中国化》、《中国化语言学》、《化语言学》、《语言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化》、《有关汉字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当前《诗经》研究呈现出一种无序性。为此,首先应对《诗经》内外化研究在概念上予以确立;从内容上予以划分。其次对《诗经》内外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把握。再次对《诗经》内外化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为未来《诗经》的研究和发展确立方向,形成体系,表现出《诗经》研究自己独有的风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南宁壮族节庆文化五彩缤纷,内容丰富,以独特的表现形态展现,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南宁壮族节庆文化逐渐成为壮族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发展壮族节庆文化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作用。南宁是广西的首府城市,是壮族人群聚居区,研究南宁市壮族节庆文化发展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整个壮族节庆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明越发展,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化作为综合国办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重视,在经济化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弘扬先进的民族化,不断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项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包含了作对社会与人生多重化背景下的探索与追求,因此,要正确把握这一形象,就必须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从作所处时代的化特质来看,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事功型的斗士形象;从民族化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出强烈的抗争与进取精神;从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看,这一形象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自由精神、秩序精神和为人类群体奋斗的精神。其形象的基本内核,便是为造福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抗争与进取精神。其中困扰着研究的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的矛盾,是人类自由精神和秩序精神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国外《老子》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国外在《老子》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其中将《老子》思想与现代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是国外学研究《老子》的一个新视角。他们认为《老子》思想不仅可以促进当代及未来科学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挽救目前面临的人主义危机。他们的研究具有时代精神,科学与化结合,化比较以及科学与反思科学结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主要从化这一侧面来研究《白鹿原》的“史诗”性,《白鹿原》对中国化的反映是全面而丰富的,特别是中国传统化结构的剖析深刻而细胞,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化自觉意识,它还反映了20世纪中国新旧化的激烈冲突与斗争,有浓厚的传统化理想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孙芳 《现代语文》2006,(11):6-7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语与化的密切关系;语是化的工具,具有丰富的化内涵。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教育,不能只是对字、句读、段落的分析,同时也要担负起对民族化传承和认同的重任,让语教育绽放出民族化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打击乐器,至今还在广西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俗节庆活动中使用。广西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发现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所表征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别。铜鼓的民族性、地域性决定了其基本特征,从而产生出特殊的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战国后期楚人统治吴越地区百年,秦汉时期的太湖流域与东南地区学人传承《楚辞》,并开创汉大赋传统,形成汉代的辞赋之学。东南地区的楚化是汉代,尤其是西汉的化主流。但是,东南的学最终归向了吴越传统,《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地方史书的完成,吴越之地又回复了吴越化的本色。这就告诉我们,有深厚传统的区域,化很难被颠覆。区域化标记与化圣地是我们研究化必须关注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9年建院以来,相继开设了多门面向全院学生的人素质类公共选修课.包括《影视化》、《女性小说研究》、《佛教与中国化》、《道教与中国化》、《中国传统化专题》、《学欣赏》、《工艺美术》、《美术基础》、《书法》、《艺术漫步》、《美学与艺术鉴赏》、《20世纪浙江学概论》、《中国历史人物评介》、《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等等人社科类课程,笔有幸参与了多门人素质类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对人素质类选修课教学改革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姑且作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侠”作为中国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早在《史记》和《汉书》中就专门列出“游侠”的范畴关注这一现象。但由于所谓的“雅俗”之分,当前专门研究侠化的专并不多。陈平原在2002年为其《千古人侠客梦》新版写后记时还说:被人看作武侠小说研究专家,不是一件很舒心的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如曹正《中国侠化史》、陈平原《千古人侠客梦》等少数作外,侠化研究专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本从语言学角度对汉语引进外来词的历史和汉语外来词的构词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从汉语对外来词的处理方法上分析了汉民族化心理的封闭性、包容性和适应性等特点,指出了外来词对汉语和汉化发展的影响,对汉语外来词的研究还需深入进行下去,这不仅对规范汉语词汇而且对研究汉民族化心理的特点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本对《诗经·国风》中透过委婉、细腻、缠绵、含蓄、温柔敦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压抑和苦闷,与《圣经·雅歌》中的淋漓尽致、热情奔放、自然流畅、优美田园牧歌似的不同俗爱表现形式,进行翔实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古代东西方民族对欲爱的不同态度及其民族心理和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