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6,700万,仅占全国人口的6.7%;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十分辽阔,占全国总面积的60%左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区几乎遍及全省)、贵州省(占50%)、青海省(占50%),甘肃省(占50%),四川省(占56%),共有10个省区。此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广东等省都有较大的少数民族分布区。自解放后实行少数民族地区自治以来,全国共设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72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人口(包括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12%。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8-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共14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不是直接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的主要因素;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从整体来看发展均衡,其中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社会公共建设对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民纯收入影响较大;农民纯收入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思茅是一个由23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56.6%,其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从总体来说,我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和全省的农业发展战略是一致的。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所以,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有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2%;人口3.13亿人,占全国28.52%,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开发西部,活跃西部地区市场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需要;是加速对外开放,连接国内外市场、扩大流通的需要;也是地区间协调发展和保持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是我国各民族间团结协同、相互支持、共同繁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两部旅游开发实质,上主要就是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 1、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最为集中的区域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两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西部开发的政策适应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两、廿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区,电即广义的中国两部。中国西部自古就是我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8个世代生活在西部,其人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共6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其中,壮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苗族、藏族、蒙古族、布依族、瑶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共4776.7万人,主要聚居在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广西五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甘肃五省的22个自治州、47个自治县,其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占全国总人口约6.7%的55个少数民族,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这些民族地区的经济,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发展速度如何,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在近期内要达到高速发展,就成为我们国民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实施"三大工程"加速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包含西北、西南10个省(市、区),面积约为538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2.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是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的大经济带,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重地,在战略上是支撑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又是人才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潜力巨大,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9.
略论区域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7个五年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东部地区包含: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粤、桂、琼12个省市区;中部地区含:黑、吉、内蒙、晋、豫、鄂、湘、皖、赣9个省区;西部地区有:渝、云、贵、川、藏、陕、甘、宁、青、新10个省市区.东、中、西部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13.5%、29.6%和57.0%;人口分别占全国的41.2%、35.7%和21.1%.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 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 4 4种鸟类和 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 7,30 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 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 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 4 0 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信息欺诈与经济信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兰 《情报科学》2007,25(8):1163-1166
经济信息欺诈行为普遍存在.随着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大力发展,各式各样的经济信息欺诈行为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严重危害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经济信息欺诈现象着手,对如何用国家以及国际政策来进行反经济信息欺诈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战略大通道,对促进亚欧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经济带区情特色和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模式,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东亚、欧洲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而中亚、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不合理,但发展互补性强;"沿路、沿海、沿河"的城市化空间格局特征明显,大陆桥已成为沿线城镇发展的空间主轴。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核心-边缘合作共赢模式、交通经济带模式和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模式,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以此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积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逸群 《预测》2002,21(1):37-40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内通过一简单动态模型证明了经济系统在农业社会的增长停滞以及工业化之后的自我增长。理论证实一国均衡产业结构发展将依次循序演进。上述论点可为后起国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张邦科  邓胜梁  陶建平 《软科学》2011,25(12):72-75,85
动态考察了经济运行过程,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供给农产品或劳动力等方面的垄断或寡占引起的福利损失只是一个局部现象。考虑到转移给农民的财富投入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于物质资本,增加的投资回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弥补垄断势力造成的福利损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垄断或寡占不会损害经济效率,甚至可能增加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5.
人才流动时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分析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流动现状,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存在人才流动不规范、缺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优良环境、人才价值现有待纠正等问题,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强政府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机制、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等措施,引导人才向有利于海西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  相似文献   

16.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雄浪  朱旭光 《软科学》2010,24(6):74-79
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形成前后的产业结构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成渝经济区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而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川渝经济正向工业型经济转型.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相似文献   

17.
"经济特区"一词,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中国的经济特区与外国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中国政府管理下,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需要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以期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体制机制方面问题仍然很突出。阐述海西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理,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运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机制体制的措施来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使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是我们关心的课题.文章分别从经济区中各地区GDP、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现状着手进行分析,对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