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校长     
周永清 《师道》2006,(6):20-20
朋友是负责做校长培训工作的,许多校长都做过他的学生,觉得他很有水平,对他非常尊重。我羡慕他的工作,既可以做学问,研究管理,又可以引领众多校长的成长。在一次聚餐中,朋友告诉我,他在工作中并不开心,对自己的工作前途感到有些渺茫。我感到惊讶,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朋友说,校长们虽然都很尊重他,但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管理的,却不到十分之一。一些校长在乎的是自己的职务和权力,看重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他的培训的价值很难在这些校长身上得到实现。我想对自己的朋友说:要让校长理解你培训的价值,你得先理解校长。大多数的校长是清…  相似文献   

2.
邹跃 《中学生百科》2014,(Z3):60-62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朋友生病、面对亲人死亡、或是正在经受着重大的痛苦时,在他旁边的你,突然会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连手该往哪里摆都不清楚。怎么会这样?到底如何才能够给予对方真正的安慰呢?面对对方的伤痛或难堪,能帮上什么忙,应该怎么帮才有效?朋友痛苦的时候,如何按捺自己的不安和疑问,去安抚他的痛苦,帮他挨过去?安慰的误操作,你有吗?朋友因为做过的错误决定,后悔不已,你也为他心急,但却对他说"我早说过了,你那样做肯定  相似文献   

3.
张坚 《师道》2003,(3):20-20
“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这是为人师者耳熟能详的道理,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日前,我的一个朋友,一位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的老师,因为班里的一个学生干部当众发表了与他不同的观点,一气之下,竟将这个学生干部撤了职。这件事在班里造成不小的躁动,原本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据朋友说,他的这个学生骄傲得不得了,常常因为工作上的事与他顶撞,出他的洋相,他早就想“收拾”这个学生了,这次总算让他抓住了机会,出了口恶气。听罢朋友的诉说,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悲哀,为他这位曾荣获市大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相似文献   

4.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在小学时我的成绩总是第一名,可到了初中,便和小学一样还是不学习写完作业就玩。喜欢的学科和老师有关,喜欢这科的老师就喜欢他上的课,不喜欢这科的老师,上课时就不听讲。我也知道这么做不对,不应挑老师的毛病,可我就是不知怎么办,不知怎么改掉它,在这里我想请教请教您。王岩同学:来信已阅读。我想你是遇到了一个许多的学生朋友都曾遇到过或正在为此烦恼的问题。这也是很普遍的,似乎我们这样的年龄本身,就是有些浮燥,难以自控的。在分析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给你讲两个故事。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  相似文献   

5.
关爱和尊重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关爱,就是在学生心里,你既是严师又是慈父,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可亲、可信、可靠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你敞开心扉,使你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根植于爱,尤其是对待智障学生,更要倾注大量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智障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嘘寒问暖,老师都要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用慈母般的爱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智障学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7.
对老师的尊重,我觉得就要帮老师多洗车。听到这个答案,班里的其他学生都乐起来了,我也乐了起来,呵呵,那好,你定个时间老师等你来帮我洗车。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怎样做才是尊重老师的表现。学生就回答出了这样的答案,这种无厘头式的答案在课堂上现在是经常有遇到。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可这严的分寸感很强,在学生有错误的时候严,但不要太过了,只要他能改正就好,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能打骂。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有的还近乎畸形的自尊,遇到这样的学生,更是要软硬兼施,尽量用制度纪律制约她,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他否则他会和你对着干,你的好心就没用了。  相似文献   

9.
成长可窥?     
正阅读完《窥见你粗砺成长的弧度》,我不由得想对这名自认为对学生发生的问题处理得当的老师说:"你从来没有尊重过学生!"学生一直想从你这里获得的"尊重",你从来没有给予过。先说命题吧,"窥",是指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我们老师为什么要窥视学生的成长呢?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同行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10.
“把学生当朋友”,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选择,让教师的教育措施变成学生的心理渴求,在相互沟通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1.
毕亢 《班主任》2013,(6):55-55
一个午后—— “毕亢,来看看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吴姐,还有您想不出来的题啊?”“怎么跟你们老师说话呢?这么没大没小的!”“没事,这是我的小朋友,我们是忘年交!”……毕业多年后,我曾问过“吴姐”为什么允许学生这么称呼自己,她说:“真正的尊重是要放在心里的,嘴上说‘老师好’心里却在骂你那不是尊重。我宁可学生嘴上没大没小,只要心里敬我就行了。”我说:“吴姐,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朋友的孩子还在上初中时,有一次做数学题,她运用的是理论推理,而老师的意愿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这样师生之间就产生了分歧,但这个老师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训斥孩子说:"不计算也能得出正确结论?你还真神了!抄袭的吧,你?"  相似文献   

13.
谈高职班级的管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职校生,大多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比较差,经常受家长埋怨、老师批评的学生。这就更需要老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在享受老师对其尊重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对老师的尊重。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根据多年班级管理的经验,笔者认为建设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应该做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尴尬     
《教书育人》2006,(8):15-15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就会被认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找他谈心,他还以为老师巴结他怕他呢!抽他,那你就赔医疗费,下岗!  相似文献   

15.
朱华贤 《师道》2003,(5):12-12
怎么?当老师的不要太像老师?你有没有搞错呀?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也许会这样想。这句话出自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之口,他是在介绍实施新课程标准时这么说的。初听时,笔者也着实吃了一惊,但过后仔细想想,觉得颇有道理,这正是现代教育新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太像老师,意思是什么呢?老师给人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尊者,这恐怕是最突出的印象。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总是以尊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总希望时时处处都得到大家的尊重。因而,有的老师下课像上课,上课像领导,摆架子,用官腔;有的老师不苟言笑,一脸正经。有的师…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人,是独立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要做到这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精神“贿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07,(5A):7-7
王凌老师是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的特级教师。他在市南湖二小兼课的班上有个学生,作业总是少做或是不做,老师一问起来,她就把头一低,说:“我忘记带了。”明知道她是没做,但王凌老师不当面揭穿,而是说:“明天补交吧。”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就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我发现她上课发言,这就是闪光点啊!这就要立刻表扬!”于是在课堂上,这个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得到了王凌老师的热情赞扬:“这位同学真不错,反应快,说明你很聪明!”下课时,王凌老师走到这个学生跟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人格,是其主体精神的要素,鲜明个性的内核,能动发展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不能靠简单的说教,也不能用空洞的大道理硬性灌输,而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一、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格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尊心得到尊重、理解和认可,是人格得以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反之,若自尊心受到损伤,则极容易使学生的人格受到扭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做为一个“人”的神圣天性。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在其独特成长环境和生理、心理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班主任不能搞师道尊严,不能搞唯我独尊,而要主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即自觉地先做他们的朋友,再做他们的先生。以人为本,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掌有教育的主动权,富有成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谁先结冰?     
有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杯热水、一杯等质量的凉水,在相同的条件下,哪杯水先结冰? 师:答案是显然的,凉水先结冰. 生:我从小学就听说热水先结冰,后来在课外读物上也看到过,并说得头头是道.从初中到高中我问过几位物理老师,也说热水先结冰,并作出了解释. 师:你做过实验吗? 生:做过. 师:什么结果? 生:凉水先结冰. 师:你相信实验事实还是相信道听途说? 生:当然相信实验事实,但有些物理老师的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热水散热快. 师:“热水散热快”这句话的意思是热水与环境温差大,散热…  相似文献   

20.
管理寓言6则     
你怎么看一个人,那人可能会因你而有所变,你看他是宝贵的,他就是宝贵的。一份尊重和爱心,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所以朋友们,不妨用心地看待这个世界,用心地去尊重每一个人及自己,你将会发现,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着无穷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