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山西道教建筑空间营造中,建筑构成元素及其内部装饰等构件构成了密切的空间逻辑关系。文章探讨了山西道教建筑的演变,围绕构成元素形成的建筑空间构成特征与依托建筑本体所进行的空间构建,重点以道教建筑各类元素之间的内在秩序为核心,分析了有代表特色道教建筑的组织逻辑、功能空间和营造特色、宗教信仰影响下的道教建筑空间构成技术的表达。通过研究可总结出山西道教建筑是具有空间整体性的艺术品,其空间营造体现了道教独有的宗教理念与艺术追求,对道教建筑空间营造深入解析有助于了解道教建筑的空间表达与营造趋势。  相似文献   

2.
闭图像定理表明Banach空间中线性算子图像的闭性蕴含算子的连续性.相反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是从拓扑空间到Hausdorff空间的映射的连续性蕴含其图像的闭性.本文通过举例说明了其逆命题不成立,特别强调了值域空间的Haudorff分离性的重要性.此外,利用此结论证明了Banach空间中线性算子对于弱拓扑的连续性与对于强拓扑的连续性等价.最后,通过对值域空间附加紧致性条件建立了从一个拓扑空间到一个紧致Hausdorff空间的映射的连续性与其图像闭性之间的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文化类展示馆空间中更加需要地域文化因素的渗入.在徽文化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展馆设计成就与当地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展馆的建筑设计只有现代的形式表征,没有很好地表达徽州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二是场馆直接照搬了传统建筑空间,跟现代生活和审美情趣脱节.本文以黄山学院徽文化展馆设计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徽州地域文化和徽派建筑元素的解析,研究如何在现有的空间里打造出一个既体现徽州地域文化又符合高校校园特色的展示馆空间.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Architecturc)是研究以满足人的不同行为需求的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兼有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人对建筑环境的生理需求,要求建筑室内外空间必须满足舒适健康的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要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要求建筑物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应大幅减少,具备生态属性.建筑物理学科的发展,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综述了建筑物理学科在未来发展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青岛是我国典型的近代殖民城市,滨海山色的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突出,目前这一特色在老城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保存,这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是难能可贵的.以城市设计的角度从点、线、面系统梳理老城区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重点分析建筑与绿化、建筑色彩与材质、街道空间、建筑高度和尺度、建筑历史符号等,以求对城市风貌建设与老城区保护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空间建筑的发展对建筑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传感器及探测器难以满足现今大空间建筑的消防报警需求.基于此,阐述了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任务,并构建了火灾报警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火灾报警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徽州文化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而这一文化的主要体现就是在民居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中.在徽州建筑空间中,徽州雕刻就体现了其地域文化的独到之处,它将外部建筑与内部空间巧妙融合,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三雕艺术",反映了古徽州人民思想、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多元化追求以及对其民情风俗的恪守,是徽州地域文化的智慧结晶.本文希望传承和发扬古徽州民居设计风格,将"三雕艺术"融入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理念中,做到古为今用的同时,也证明了徽派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艺术构成、地域特色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校园环境设计中应包括校园总体布局、单体及群体建筑以及由各种元素组构而成的室外空间,要与城市规划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历史遗址和纪念物、雕塑、绿化配置、建筑小品等各种环境构成元素,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实现校园环境的培育和陶冶性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发源入手,通过对传统古建筑的单体建筑结构、组群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建筑内部空间的结构空间形态及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形态处理等一系列空间形态的分析和探究,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空间特点,以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现代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声远 《考试周刊》2010,(53):213-214
本文从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入手揭示了环境能够营造空间的气氛,强化空间的内涵及意境,结合现有的实例双溪茶艺沙龙,从社会历史环境、人居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环境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对建筑的设计中,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分析了解,而且要考虑建筑周围的大的环境因素,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建筑模型制作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建筑模型是将建筑理念付诸实践的桥梁.它体现了人们对空间与建筑以及平面与立体之间的感受,突破了传统二维表现的局限性.建筑模型的制作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完善设计内容,活跃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研究 Banach空间上全纯映射的先决条件 ,必须详细讨论从 Banach空间到 Banach空间的向量多项式及其连续性 .设 K为实数域 R或复数域 C,E和 F为同一数域 K上的 Banach空间 .主要讨论了 Pa(E;F)空间中连续映射的某些重要特征 ,并给出了向量多项式连续性的多个充要条件 ,建立了一系列关于 P(E;F)空间中映射的等价条件 ,这对判别一个多项式是否连续是非常实用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旧工业厂区改造成中,公共社区建筑环境的功能转换问题进行研究。对功能置换后的建筑在空间上的设计方法进行尝试性设计,从而将其设计原则有效的运用于旧工业厂房再利用中。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找寻出有效的设计手段服务于重塑后空间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设计方法论是对建筑设计活动的本质与结构的研究,是对建筑设计方法更理论化的探讨.其研究领域已延伸到许多方面,如设计活动、设计过程的研究、设计性质和设计矛盾的解决等.本文想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西藏建筑空间、建构、材质——建筑本体的主要元素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龚剑  李歌歌 《广西教育》2013,(35):55-56
对老建筑空间的改造能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老建筑的改造利用作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结合起来,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设计能力,同时也使专业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杨志达 《教学研究》2006,(4):349-351
建筑空间的创造一直占据建筑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空间创造的思维能力颇为师生所关注.笔者在参考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及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结合近几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手工+分析+设计的训练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校建筑、建筑空间及空间形式具有独特性。学生行动是学校建筑空间设计的核心,现代教室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倡导空间设计遵循"学生在场中"的理念,强调场所活动的自由性、便捷性、参与性及层次性。文化内涵是学校建筑空间的灵魂,优秀的学校建筑及其空间的设计会很好地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形塑于外、神铸其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空间单位球 B~n上的拟共形映照 f 的 Hlder 连续性,当 logJ_f 的 BMO 范数足够小时证明了 f 在 B~n上具有Hlder 连续性,该结果是 K.Astala 和 F.W.Gehring 在文定理5.7的平面结果的空间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传统环境设计教学框架技术被动的局限性之后,以河北北方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4年级住宅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本体和建造逻辑出发,试验性地提出"将地域性生土民居空间建构课题融入住宅设计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设置、内容成果到操作方法做了尝试,改变技术被动现象、融入空间建构理念、强调地域文化在住宅设计上的体现是增强区域性设计教学特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一个典型历史地段更新的实际工程为例,尝试利用综合的分析评价方式,解析空间与人,空间与社会,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并结合不同的设计手法,使得城市空间、历史建筑为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城市特色的营造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阐述了重视这二者关系在城市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