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测算物体的体积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或不便直接测量其体积的物体,可以先测出其质量m,查密度表找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ρ,再根据密度公式ρ=m/V的变形公式V=m/ρ,便能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2.
1.用密度的定义公式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ρ=m/V可测算任何物质的密度,这是最基本方法. 例1 有200克的烧杯,内装500毫升液体,总质量为600克,求此液体的密度. 解根据定义公式ρ=m/V  相似文献   

3.
对密度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密度公式ρ=mV中,能否认为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物体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这是因为物质密度是由物体本身的材料决定的,它的大小与m、V都没有关系,ρ=mV只代表密度的量度公式,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来,但它不是密度的决定公式。根据ρ=mV的变形,有m=ρV或V=mρ,这两个式子可分别用来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但此时式中的ρ却是一个常数。ρ的单位由m的单位和V的单位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ρ的单位是kg/m3。例1有一铜球,体积是20cm3质量为89g,问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相似文献   

4.
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由此可得到变形公式有两个:m=ρV,V=m/ρ,这些公式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间接测出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和质量等等.下面列举几种类型来说明密度计算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体胀公式△V=Vβ△t应用的合理性,分别用体胀公式和导出的准确算式计算了水溶液和常见有机溶液的温变体积差,并于国标值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体胀公式对水溶液的计算结果大多存在不可接受的误差,而有机溶液与准确算式基本一致,表明体胀公式只适用于有机溶液而不适合水溶液,原因是有机溶剂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成线性而水不是为使体胀公式适合于水溶液,通过对水溶液的温度-密度曲线进行乘幂线性化改造而修正的体胀公式,可得到与准确算式和国标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由密度分别为 ρ1及 ρ2 的两种物质相混合 ,(假设混合总体积不变 )则求 :( 1)当取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 ,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 2 )当取等体积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 ,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分析 :( 1)设取两种物质的质量均为 m,则有 :ρ=m mV1 V2=2 mm/ρ1 m/ρ2=2ρ1ρ2ρ1 ρ2.( 2 )设取两种物质的体积均为 V,则有 :ρ=m1 m2V V=ρ1V ρ2 V2 V =ρ1 ρ22 .由此得结论 :( 1) m1=m2 时 ,平均密度为 ρ=2ρ1ρ2ρ1 ρ2 ;( 2 ) V1=V2 时 ,平均密度为ρ=ρ1 ρ22 .应用以上结论 ,我们就能巧解如下几例初中物理竞赛题 :[例 1…  相似文献   

7.
例1如图a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m/g乙甲V/cm3a b cm/g乙甲V/cm3ABm甲m乙V0m/g乙甲V/cm3m0CDV乙V甲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比较ρ甲与ρ乙的大小精析此类型题一般有两种解法,根据公式ρ=mV可以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较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小的密度大;也可以取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小的密度小.解法1:在图b的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交甲、乙两图像于A、B两点,分别由A,B两点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于m甲、m乙,由图像可知m甲相似文献   

8.
对于“求比”问题,我们可通过演算找出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做出解答。例如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其密度比为1∶3,质量比为2∶5,求其体积比。本题通常解法是:先根据公式,推导出要求比的物理表达式,然后两式相除求出比值,解法如下:V1=m1/ρ1,V2=m2/ρ2,V1/V2=(m1/ρ1)/(m2/ρ2)=(m1/m2)×(ρ2/ρ1)=2/5×3/1=6∶5。通过上面演算可知:体积比等于质量的正比(m1/m2),密度的反比(ρ2/ρ1)的积。即求商的比(V=m/ρ),它等于公式中分子的正比与分母的反比的积。如两物体受到的压力比为2∶3,其受力面积比3∶1,求物体受到的压强比。由上面结论则有p1/…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的物质ρ1、ρ2相混合,其混合物的密度ρ合有如下两种形式:(1)按体积混合:ρ合=ρ1V1 ρ2V2/V合(当V1=V2时,ρ合=1/2(ρ1 ρ2))(2)按质量混合:ρ合=m合/m1/ρ1 m2/ρ2=ρ1ρ2m合/ρ1m2 ρ2m1(当m1=m2时,ρ合=2ρ1ρ2/ρ1 ρ2)灵活运用上述两式,可以很简单地解决有关混合物类计算题。请看下面几例:例1(95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某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采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验产品的质量,这种酒精的密度应在什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两种不同物质相混合的密度、质量和体积的计算是密度知识运用中的一个难点,但这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特点: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体积的变化也忽略不计,因此灵活运用密度的定义式ρ=m/V和ρ混=m1+m2/V1+V2,即可从容求解。  相似文献   

11.
张鸿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0):23-23
在教阿基米德定律F浮=ρ液gV排时正确理解"V排"是关键,而通过液面升高来求V排这类问题,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下面谈谈怎样理解V排=S△h.(S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h指液面升高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重计算、轻概念,这是一些学生学习物理的通病.例如,对于密度的知识,计算方面同学们不会感到困难,但碰到概念性的问题就很难说了.对待概念问题,不是“背”和“记”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它.有这样一道很常见的选择题:物质的密度可用户一n。/y来计算,于是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产与物质的质量m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尸与物质的体积V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产既与物质的质量n。成正比,也与物质的体积V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产与物质的质量11和体积V无关如果老师不事先讲,而让同学们直接做这道题,则…  相似文献   

13.
一、c=1000ρw/M的谬误例1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是1.19g·mL-1),求盐酸物质的量浓度.解析:首先用常规的公式来计算,c=1000ρw/M=1000×1.19g·mL-1×37%/36.5g·mol-1≈12mol·mL-1.再用我的公式来计算ρ=1.19g·mL-1=1190g·L-1,代入公式cM=ρw得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B.将一杯水等分成三份,则每一份水的密度都是原来的1/3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有性质D.根据ρ=m/V可知,ρ与m成正比,与V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学来解物理题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但物理问题往往有其特殊的物理情景,如果不理解物理过程,盲目计算,有时也会弄巧成拙.例题有一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溶液各m千克,只用这两种液体最多可配成密度为ρ混=12(ρ1+ρ2)的溶液多少千克?(已知ρ1>ρ2,混合后溶液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溶液体积之和).下面我们来看其中的一种解法:1.设配制要求密度的混和液需密度为ρ1的溶液m1千克,密度为ρ2的溶液m2千克,则质量为m1的溶液的体积为V1=m1ρ1,质量为m2的溶液的体积为V2=m2ρ2.混合液密度ρ=m1+m2V1+V2=m1+m2m1/ρ1+m2/ρ2=m1+m2m1ρ2+m2ρ1ρ1ρ2.…  相似文献   

16.
P=F/S和P=ρgh都是用来计算压强的公式.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既有不同又有交叉,现分析如下: 1.认识P=F/S P=F/S对固体,液体、气体均适用,但一般只用于固体.“F”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当物体单独放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构成的物质。初中物理常见的是求解两种金属构成合金的密度,通常有下列四种情况。1求体积相等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的密度例1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由体积相等的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体(总体积不变),它的密度是:A.ρ甲+2ρ乙B.ρρ甲甲+·ρρ乙乙C.2ρρ甲甲+·ρρ乙乙D.2(ρρ甲甲·+ρρ乙乙)分析与解合金质量为m合,则m合=m甲+m乙;据题意得:V甲=V乙=V,有V合=2V,由密度公式ρ=Vm得出合金密度为:ρ合=Vm合合=m甲2+Vm乙=ρ甲V2+Vρ乙V=ρ甲2+ρ乙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2求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制成合…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学习初中物理课中,会遇到很多涉及密度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记住以下几点内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理量).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与其几何形状无关,因此一般用密度可以区别不同种类的物质.2.依据公式ρ=mV求物体的体积及质量时,把物体视为实心的体积.3.记住密度单位换算:1×103kg/m3=1kg/dm3=1g/cm3.下面举出一些常见的涉及密度的问题,以供参考.一、物质鉴定问题例1有一黄色金属块,量得其体积为8 cm3,测得其质量为68g,问该物质是否为黄金?已知:V=8cm3,m=68g,求m=?解:ρ=mV=68g8cm3=8.5g/cm3=8.5×10kg/m3.查密度表知:黄金…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当气体1与气体2的T、p相同时,由pV=nRT可对比推出关系式V1/V2=n1/n2;T、V相同时可推出P1/P2=n1/n2.结合n=m/M、ρ=m/V还可推论出许多有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P=F/S和 P=ρgh是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时候使用 P=F/S,什么时候使用 P=ρgh?使用这两个公式时应注意什么 ?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公式 P=F/S是压强的定义式 ,也是计算压强的普遍公式。它不仅适用于固体 ,同样适用于液体和气体压强的计算。 P=F/S反映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它表示了受压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 ,同时也反映了压力、接触面积和压强的关系。在压力一定时 ,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使用 P=F/S这一公式计算压强时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