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1894年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就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将近二十年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更加深化了。当时,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地主豪绅的统治和盘剥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灾难深重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滥发通货,是北洋军阀用来榨取人民血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北伐战争的胜利推动之下,农民运动也风起云涌。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在政治方面展开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在经济方面开  相似文献   

2.
结构分析法。布鲁纳认为: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在讲每一册、每一课前,教师首先要分析知识结构,把学生的思维由分散引向集中。如,讲授中国历史第三册,必须让学生明白基本线索: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比较分析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提高。通过比较分析,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有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相同,但事件的结果却不同;有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不同,但结果却相同。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禚召海 《天中学刊》1999,14(3):24-27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逐步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若干特点,最显著的表现为:"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封建的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的优势;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买办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民族资本主义很难独立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而且各地区间很不平衡。"①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些特点在辛亥革命后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南京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不断扩张,对华商品输出有增无减;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方志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外国的侵略、压迫,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近百年来的历史在文化方面的反映,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地方志书是替封建地主、军阀、官僚、大资产阶级、买办阶级以及帝国主义服务,充满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色彩。清朝末年,有识之士提倡新学,奋发图强。统治阶级也敷衍民意,采用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措施。当时方志内容,也随之而有所变更,但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立场不变。例如1909年(宣统元年)新民知府管凤和修《新民府志》,分目有:沿革、疆域、道里、航路、山川、户口、村镇、职业、居留、衙署、巡警、卫生、教育、司法、  相似文献   

5.
1911年资产阶级所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政府,但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也就根本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的农村的阶级关系.相反,辛亥革命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农村的经济状况更为恶化了,不但原有的地主封建势力未被触动,又增加了一批新的军阀、官僚地主.这种军阀利用政治特权大量掠夺土地的状况,就构成了"五四"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组成部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介绍,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军阀是封建性的事物,军阀们的思想意识充满了封建主义。中国近代军阀主要指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诸派系。他们入民国后,表面上不宣扬“天命”、“神权”、“君权”一套,但实际上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依然主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迷信思想。其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无一例外都是封建主义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封建主义的。如果说和古代军阀有所不同,则是由于历史条件不一样,中国近代军阀除封建思想意识外,还伴有资本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花卫平 《考试周刊》2008,(50):240-240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过程的开始。下面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的近十年,中国处于近代史上极其黑暗的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侵略野心日甚一日,他们各自扶植封建反动军阀,以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使中国在政治上陷于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在经济上,由于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国经济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落后的农业经  相似文献   

9.
通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生长起来的,它饱受外国资本的压迫,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及军阀官僚的压榨,因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中国近代历史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提到了西南军阀或南方军阀,但是,对于西南军阀或南方军阀这个概念却缺乏明确的解释。由于近年对西南军阀及其历史状况,分工进行研究,并已完成一部分研究课题,今天已经有可能对西南军阀的概念其历及史,作出某些解释。一近代军阀的基本特征近代军阀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产物,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以及与北洋军阀相对而言的西南军阀(又称南方军阀)。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是近代中国的一对孪生怪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然而其表现又有若干不同。不管北洋军阀还是西南军阀,作为军阀来说,它们都大体上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  相似文献   

11.
早期陈独秀是在革命实践和与西方的比较中逐步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注重国民觉悟是他的思想特点。他先是从救国目的出发,较多地留心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方面,接着,他又为了建立一个名实相符的共和制度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社会的封建性方面。他事实上是模糊而不够自觉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性和封建性的社会。这是他能够成为一个激进民主主义的英勇斗士,成为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的主观认识方面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国建立后,并未出现资产阶级所理想的宪政民主政治,代之而起的是统治中国16年的军阀政治。民国初年军阀政治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1)地方分离主义泛滥;(2)文官制度的瓦解;(3)政党政治的蜕化;(4)农村经济的破产;(5)军事近代化的超常发展;(6)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政策。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割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是土地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封建的土地制度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被压迫、被侵略的根源。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统治的主要社会基础和代理人。不改变这种土地制度,就不能使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获得解放,也就无从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国民党新军阀混战”问题时,认为新军阀混战爆发于1929年,而在结语中却说:“从1927年到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大混战有六七次之多……”(参见《中国历史》第三册,第33--34页)上下文存在明显的矛盾。那么,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究竟始于何时呢?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取代北洋军阀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由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争夺中国市场的角逐,加深了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连绵不断的混战。而1927年10月发生的“宁汉战争”亦称“李(宗仁)唐(生智)战争”则标志着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曾经出现过一个群魔乱舞,军阀割据、战乱不已的时期。这个时期为许多地方条雄提供了一个历史大舞台,演出了一出出色彩缤纷的历史剧。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登上了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但袁世凯并不能控制全国,实际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分别为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盘踞。这种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一是由于帝国主义推行分裂中国的政策,各个地方军阀分别得到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有恃无恐;二是当时中国依然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各省地方政权可以不依赖中央或其他省区而独…  相似文献   

16.
一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占有什么地位?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虽然,这里所提到的“中国的革命”、“国民革命”的特定含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但对研究辛亥革命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它的真正目标是打倒封建地主阶级。“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指  相似文献   

17.
一、读示意图,分析历史特征。1、北伐的历史背景: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混战加剧。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控制下,打倒列强,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各派军阀十分恐惧。1926年,在帝国主义的撮合下,直奉达成谅解,联合“反赤”,并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从此,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开始一步一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随着全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帝国主义的魔爪也逐渐伸进了山西的各个角落,给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打上了半殖民地的烙印。在帝国主义侵略和清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目标;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标;语文学习目标;语文心理目标。教师要依据不同的体裁,选择实施不同的目标.所选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如教《故乡》一文时.笔者增加了两个教育目标:一是思想道德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結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又說:“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爭,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1897——1899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的历史,証明了毛主席这一论断的英明正确。本文拟对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作一些介紹。一十九世纪末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如列宁所曾指出的,帝国主义最終分割世界,便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地大物博的半殖民地中国,就成了帝国主义恶狗們的主要猎取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