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述汤,1947年1月出生于湖南邵东,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李述汤196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71年获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  相似文献   

2.
《资源科学》2006,28(4):F0003-F0003
郑度,自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1~1983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访问进修,从事山地地生态学的研究。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研究室主任、地理所所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山地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副队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简介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卫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安芷生院士。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 ,经过院士推荐、通信预选以及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投票选举 ,产生了第五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共 7名。这些外籍院士都是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第五批外籍院士(经 2 0 0 2年 5月 2 9日第十一次院士大会选举产生 )(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序 )  姓 名国籍出生年代  专业    任职机构科顿 (F .A .Cotton)美国  1930无机化学美国德克萨斯州农业与机械大学化学系教授、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实验室主任傅睿思 (ElseMarieF…  相似文献   

5.
王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与信息科学专家,是我国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奠基人之一。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年当选院士(学部委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神经网络与形象思维实验室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封底人物     
《科学中国人》2011,(12):F0004-F0004
郭光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1942年12月9日出生。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7.
张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3):285+281-285+281
该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机器人学领域最早建立的部门重点实验室,我国机器人学领域著名科学家蒋新松院士于1989—1997年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定位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重大科学工程提供所需要的机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9.
葛颂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303-304,320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 1987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院开放实验室 ,挂靠植物研究所 ,是我国系统学和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惟一的专业开放研究室。实验室主任 :洪德元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 :路安民研究员。本届学术委员会由 17位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 ,包括实验室名誉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 .H .Raven博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F .Ehrendorfer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教授。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16位 ,其中研究员 12位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2位 ,博士生导师 7位 )、副研究员 2位、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4):258-258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期间 ,经全体与会院士的认真讨论 ,通过了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修改较大的是第六章第二十一条。修订后该条全文为 :“主席团下设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 (简称咨委会 ) ,研究组织学部的重大咨询评议工作。咨委会主任由主席团任命 1位主席团成员担任 ,1位副主任由主任提名 ,主席团批准。特邀中国工程院咨委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委会副主任。咨委会另外 1 1名院士成员的名额分配为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各 2名 ,技术科学部 3名。咨委会正、副主任列席主…  相似文献   

11.
曾益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国际EB病毒及相关疾病协会理事长(2006—2008)、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2.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1992年3月由国家批准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6年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8项。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延栋教授。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是在研究所藏药资源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于2013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批准成立的,实验主任陶燕铎研究员、副主任索有瑞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玉奎院士、副主任岳建民院士。实验室的总体目标和学术方向是:面向青藏高原地区人口与健康的国家战略需求,定位于藏药研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7,(8):22-22
印遇龙,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经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各学部全体院士投票选举,并经第四届学部主席团第十次会议审议批准,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副主任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1):76-76
陈竺 ,男 ,分子生物学家。 1 953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1 981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1 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 1 989年 1月至 1 989年 7月 ,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作博士后。 1 989年 7月回国至今 ,先后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任实验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 1 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院士在出血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血液分子生物学研究 ;白血病癌基因研究 ;血栓与止血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研究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初首创国内血友…  相似文献   

17.
名家访谈     
姚开泰,江苏昆山人,1931年4月11日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肿瘤病理生理学家,我国鼻咽癌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国际EBV委员会常务委员。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历任中南大学肿瘤研究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兼肿瘤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主任,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4):306-306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由原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及合肥分院整合而成,是中国科学院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大气光学,纳米科技与材料物理,环境光学与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离子束生物工程,应用激光技术,低温超导磁体和电力节能应用。机构设置设有20多个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辐射定标与表征技术创新实验室、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工程研…  相似文献   

19.
赵永新 《今日科苑》2012,(10):14-18
人物小传:师昌绪,1920年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20.
梁辑 《科技创业月刊》2010,(1):I0001-I0001
陈俊亮,男,1933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1961年5月获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78—1981年到美国加州大学UCB做访问学者.同期受聘于UCBEECS系客座副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