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11,(11):42-43
强激光模拟太阳耀斑中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 磁重联是方向相反的磁力线因互相靠近而发生的重新联结的现象,它是等离子体物理中能量转化的一个基本过程。在天体物理中磁重联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太阳耀斑、恒星形成、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的耦合、吸积盘物理以及伽玛爆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和80年代一系列X射线、γ射线、红外、紫外天文卫星的观测,把天文观测的窗口从光学和射电两个波段扩大到几乎整个电磁波段,90年代的天文学主流是向多波段天体物理学发展。由于不同波段的观测揭示出天体不同层次、不同辐射机制的物理过程,使得对天体的结构与性质的认识逐渐全息化、从而导致了近期天文学突飞猛进的局面。银河系内恒星的研究已从整体和统计研究转向细节研究,如恒星表面耀斑、黑子、喷流等局部活动现象,恒星内部的震荡,周围的环、盘、晕,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对象。恒星研究的细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I0019-I0020
艺术示意图:恒星Gliese667c周围运行的“超级地球”。Gliese667c是一颗红矮星,它还有另外两颗小质量伴星。在这张图像里可以在远处看得到它们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天文学家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一个独特的系外行星系统,这个新“太阳系”可能拥有创纪录的3颗宜居行星。对恒星Gliese667C进行的最新观测显示,这颗质量约为太阳1/3的恒星拥有5~7颗行星,其中有3颗可以被归入“超级地球”行列。所谓“超级地球”比地球要大,但是相比海王星或天王星则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4.
<正>昙花一现的明星一颗亿万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恒星,突然之间光芒万丈,在漆黑的夜空中发出夺目的光芒!这个奇异的现象曾经震撼了古人们,他们以为,这一定是有一颗超级明亮的新星诞生了,于是把这样的恒星称之为超新星。  相似文献   

5.
<正>几年前,一颗离地球大约有1.6万光年的青白色恒星吸引了美国物理学家约翰·莱纳德的注意。这颗恒星叫做KIC 5520878,它是一颗变星,也就是说它的发光强度会不停地发生变化。莱纳德觉得这个闪烁的背后似乎有智慧生命在搞鬼。他认为超级发达的地外文明可以通过控制恒星的闪烁来发送消息,类似发电报一样来发送消息。描述这颗变星的闪烁,需要两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12,(4):56-57
太阳巨型黑子面积增加一倍或将爆发耀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面上一个巨型太阳黑子在过去的几天内面积已经增加了一倍,现在它将可能发生一系列对准地球的耀斑爆发事件。尽管目前这些爆发的严重性尚未可知,但是一部分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众》2013,(Z2):2
太阳耀斑是由于储存在扭曲磁场中的能量忽然释放而导致的。尽管这种辐射的爆发能量非常强大,甚至会干扰GPS和卫星通信信号传输,但是它不会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一般情况下,科学家将太阳耀斑分为A、B、C、M、X五级,强度依次增加,其中X级耀斑是规模最大的。科学家预测,2013年太阳表面将会发生更多X级别的太阳耀斑,向太空辐射更强的太阳风暴。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I0013-I0014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丁星成为近期科学头条新闻,前不久科学家宣称这颗距离地球12光年的恒星拥有5颗行星,虽然这些系外行星尚未证实,但这项发现具有深远意义。其中一颗行星——“鲸鱼座τ星e”被认定为“超级地球”,可能位于恒星系统中的宜居地带。  相似文献   

9.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06,(11):110-111
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促进;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新方法;Subtilase细胞毒素产生毒性的机制;太阳耀斑中高能电子的能量来源;地幔物质是否能返回地表;抗辐射球菌抗辐射的机制;免疫细胞预测直结肠癌预后;联系药物、基因与疾病;古地球二氧化碳浓度更高;发现较大恒星周围的发光盘;基因组学与生命之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7,(9S):14-14
天文学家在观察那些拥有行星的恒星时.发现在矮星(一种质量、体积相对较小、光亮度等于平均水平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恒星,如太阳)的表面经常表现出富含铁,而巨恒星(光度极大的、异常巨大的恒星)却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天文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行星岩屑崩坍时的碎片落到恒星的外表面,污染了恒星的表面,而在巨星上,这种污染被稀释了,混合到它的内部。  相似文献   

11.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星系,仙女座星系M31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距银河系约250万光年。浩瀚宇宙依据星体质量排序称霸,太阳系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拥有99.86%太阳系质量成为"太阳系主宰"。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拥有1000~4000亿恒星,如同太阳系被超级放大。所有恒星长期的围绕一个中心质点运转,与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长期围绕太阳运转大体相同。经科学计算,银河系中心点的黑洞质量达到1000~1200亿太阳,此超级大质量黑洞的"视界线"达到2688~3226亿公里,约50倍太阳到冥王星距离。该超级大质量黑洞星体犹如我们太阳系中的太阳,统治着整个的银河系及空间范围,成为"银河系的主宰"。  相似文献   

12.
宇宙中不断诞生的恒星新生儿很多,但是新生的恒星一般都处于云汽包裹的襁褓之中,这个襁褓就像蚕茧一样把内部包裹得严严实实,人类无法窥见内部到底在发生什么。如今科学家通过红外透视眼——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窥见了距离地球1000光年远的一颗婴儿恒星的襁褓内部,清楚地看到了襁褓内部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正郁郁葱葱的世界里,巨大的野兽漫步在丛林中,翼手龙类的动物在天上飞翔。一种有意识、皮肤呈蓝色的类人物种在此慢慢进化。或许在2061年.人类能有幸目睹到科幻小说中描述的这一场景。目标,飞临探索恒星2016年4月13日8点8分,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纽约发布了一条微博,宣布将启动一个超级科研项目:建造一个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行器,预计最快用20年时间抵达离太阳系最近的半人马座α恒星系统。而这距离霍金在中国开通微博刚刚才一天。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面上一个巨型太阳黑子在过去的几天内面积已经增加了一倍,现在它将可能发生一系列对准地球的耀斑爆发事件。尽管目前这些爆发的严重性尚未可知.但是一部分科学家指出这一黑子将可能爆发中等强度的耀斑事件。这样的爆发事件将可能导致地球上高纬度地区的无线电通讯中断。随着太阳逐渐进入活跃期.日面活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行星胎儿     
2002年,美国韦斯里阳大学的天学家发现了一颗恒星,它的名字叫做KH15D。这颗恒星有些特别,它有时暗淡,有时明亮,被天学家们称为会眨眼睛的恒星。在天学中,这种情况意味着它在发生食变,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对双星。  相似文献   

16.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耀斑的爆发伴随着高能电子的 加速,加速后的高能电子对耀斑的辐射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在这一方面所 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宇宙中最早的恒星诞生于大爆炸发生的2亿年后,它们是宇宙的第一代恒星,科学家称之为星族Ⅲ恒星。我们吸进的氧、骨骼中的钙,还有血管中流动的铁,全部来自这些星族Ⅲ恒星。那么,这些恒星是否依然存在?如何寻找它们?它们与星族Ⅰ、星族Ⅱ有什么关系?这一切全都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8.
恒星质量越大,发生超新星爆发时就越剧烈?科学家说,恒星的终结情况不是这么简单的。恒星的死亡真复杂质量为几十到一百倍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会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结束一生,留下一个塌缩的核——中子星或黑洞。而且,恒星的质量越大,最后死亡的时候越辉煌,爆发越剧烈。  相似文献   

19.
2017年9月6日08:57UT位于日面西南方向的活动区NOAA AR12673上爆发了一个X2.2级的耀斑.应用SDO(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HMI(Helioseismic and Magnetic Imager,HMI)观测到的矢量磁图,我们计算出了活动区在耀斑爆发前一时刻的视向电流分布图.结果显示,在该活动区的磁中性线上存在一条高密度的S形长电流带.SDO/AIA(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AIA)在EUV和可见光波段观测的图像显示耀斑首先在电流带上形成一个亮点,此后几乎严格沿着电流带向两端迅速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与电流带形态极为相似的耀斑带,这种相似关系暗示着耀斑爆发可能与活动区内电流分布特征存在某种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据统计,宇宙中存在700万亿亿颗恒星,如此庞大的数字可能超过地球上所有沙漠和海滩上的沙粒总和。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数十亿年的演化历程,但直至近些年来我们才得以在天甚至小时的时间尺度上分析天体事件,从而见证恒星变化无常的生死历程。"太阳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像它一样的恒星,在死亡之后会抛出来一些物质,这团物质的物理环境是怎样的?里边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化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