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贫困面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深入探讨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现状,尤其是从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实际出发,对于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攻坚战略的现实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针对这一现实性课题,以贵州省大方县鼎新乡的贫困现状为个例,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原因,商讨贫困对策,探索性地提出建议性的脱贫渠道.  相似文献   

2.
关于打破西部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并且具有传递性,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笔认为:资本投入不是打破西部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现实选择。实现西部教育优先发展、超常规发展,才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对泰州辖区城镇贫困群体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特点,现状和贫困成因,并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小学大范围的合并趋势、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敬业精神和教育教学理念三方面分析了贫困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的现状,认为要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应根据新的情况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和完善农村小学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收入,从而激发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加快贫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 ,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这是摆在贫困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贵州实际状况 ,对贫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贫困是一个地区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客观性致贫因素和主观性致贫因素。笔者认为 ,改变贫困地区贫困现状 ,应制定实施消灭贫困战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 ;以城市作为包扶单位、以人地关系地域单元作为包扶对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根除贫困文化等贫困地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现状出发,探讨新的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及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贫困研究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研究的方法包括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宏观主义与微观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在确定贫困的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历史主义方法是纵向地分析贫困问题,现实主义方法对贫困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方法在认识和解决贫困问题的各个环节上产生影响。在贫困问题的研究上宏观主义与微观主义方法要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十余所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从过度关注就业与就业中的焦虑心理、就业中的价值取向、对就业的期望值和对造成就业障碍原因的认识等几个方面分析当前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思想的现状,并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该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措施:切实转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增强贫困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工作等。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举世公认的两大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由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环境存在着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决定了富裕与贫困的现实。作为正处在发展之中但尚不富裕的中国人,作为生活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地区的黔南人,我们对贫困的认识和了解更有一份特殊的感受。 反贫困——攻坚是重中之重 减少贫困以至彻底消灭贫困,这是历史赋予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从195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之初,全州各族人民就为消除贫困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州委、州政府采取了政策倾斜、减轻负担、增加投入、分级负责、重点扶持等措施,逐步由过去的钱粮型救济、单一生产型自救转向多种经营开发型自救的扶贫方式,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实施反贫困,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1994年11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麻山瑶山地区扶贫开发步伐的决定》,提出对“两山”(麻山、瑶山)地区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改  相似文献   

11.
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育贫困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消除农村教育贫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合理的教育决策以及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否则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通过对渝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方案:明确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任务;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余斐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4):42-43,47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贫困问题依然很严峻,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贫困现状的评析,对如何进一步消除贫困、缩小差距,继续走好共同富裕道路,逐渐步入和谐社会,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教研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主要平台之一,已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但目前的教研活动都存在着普遍的共性误区,如重表演轻问题、重接受轻参与、重具体轻规律等等。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特别是在贫困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师整体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人才的培养。文章透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分析其心理贫困成因,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探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反精神贫困,是欠发达地区税贫工作的重点内容,政府行为是否规范,是反精神贫困行动的重中之重,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出贫困,因此,除了普通群众反精神贫困外,政府也要反精神贫困,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反贫困行动,必须建立在贫困的全面分析之上。精神贫困是欠发达地区解脱贫困奔向小康生活所面临 的严峻问题。精神贫困存在着社会结构性成因。只有抓住社会基本矛盾,调整社会关系,才能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心理观念以及由此支配下的行为真正走出困境。同时,还要了解真实社会生活图景,建立起个人与社会的整合机制,落实社会政策,实现以人为本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缓解贫困政策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1980 年以前,我国主要是采取直接救济的办法缓解贫困,这种》输血"式扶贫没能增加贫困人口改变其境况的能力和机会;1986 年以后,我国又试图通过发展工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性,这种》造血"式扶贫并不直接适用于这些地区;1995 年以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始试行将脱贫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新的扶贫方式不仅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实现了脱贫,而且在劳务输出过程中,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贫困农村原因探析郝秀喜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仍有一些农村还处在贫困和半贫困状态,分析研究这些地区农村经济贫困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这些地区农村经济贫困是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差距是以下六个方面。一、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边疆地区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疆地区因其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高校贫困毕业生面临着特殊的就业困难。从边疆地区社会就业的整体形势、贫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不足、就业期望值与现实有差距等引发的就业困难现状出发,提出政府、学校应为边疆地区贫困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等一系列解决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