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本市场”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融投资市场,我国传媒虽然属于意识形态部门,但是却丝毫没有放弃对资本市场的热情。在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传媒已经通过许多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并为传媒发展募集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资本市场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人们对“资本市场”的概念和功能的理解还相当模糊。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资本”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资本市场、传媒资本市场的内涵,认为传媒资本市场是媒介进行中长期融资或投资的市场。本文后一部分,探讨了我国传媒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和我国传媒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郭淼 《当代传播》2003,(2):46-47
本概述了国内资本市场传媒上市的主要方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媒体介入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与融资的必要性,以及由于受现行媒介政策和行业发展的限制,借壳上市就成为了媒体上市时选择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5)
传播媒体产业长期被视为牵涉政府利益以及阅听众权益的准公用事业,由于使用电波资源,在政府管制上经常适用高度管制,包括经营权审查、限制市场进入、经营区块、服务及费率管制等。因此,政府对于传媒产业无不透过法规加以管制。伴随着政治变迁和科技汇流时代的来临,许多传媒法规也出现不适应现今媒体产业发展的状况,并以"党政军退出媒体条款"备受争议,过去因台湾处于威权统治阶段,"党政军退出媒体条款"有助于遏止政府干预媒体这个特殊产业,过去媒体产业的特殊性是基于其排他性和频谱稀有性,但现今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解决此问题,当言论自由不再容易被控制时,"党政军退出媒体条款"反而成为媒体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4.
从媒介生态来看,在一个成熟的传媒市场的任何一个层次,都会有几个定位相似或相近的媒体相互竞争.因此新传媒进入市场有一个资本的门槛,大资本运作也就成为传媒市场的一种趋势.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大资本投资与大规模并购是做大媒体的常见途径.然而,无论大资本进入还是大规模收购,欧美市场上传媒做大却并没有都做强,失败率比这些国家的离婚率还要高.  相似文献   

5.
媒体竞争▲:您几篇获奖的著作都是关于媒体竞争的,您关注媒体竞争的动因是什么呢?●:首先,随着中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媒体数量大大增加,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受众对媒体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媒体要发展下去,就必须关注竞争,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自身的品牌。其次,我国入世以后,国外的传媒巨头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内市场,同国内的媒体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竞争。他们不但拥有雄厚的资本,而且拥有先进的传播与经营理念,对国内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媒体竞争已经成为国内传媒界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  相似文献   

6.
骆正林 《声屏世界》2006,(10):42-44
当提到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上,媒体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让成长中的中国媒体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因此,能否上市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梦想。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发行和买卖证券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它能够直接使资本从没有投资机会的人那里,转到能够把握生产性机遇的人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因此,对传媒来说,只有在证券市场上有所作为,传媒资本市场才能显示出活力,传媒发展才有后劲。中国传媒上市的模式选择上市公司涉足传媒业,和传媒公司上市融资,是一个最敏感的…  相似文献   

7.
国内资本市场上对传媒业的投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资本想圈地,媒体想圈钱”,于是,传媒业与业外资本的联姻以及媒体公司“借壳上市”应运而生,各种来路的资本通过渗透、重组、整合等各种方式共同拓展了传媒业的发展空间。在证券市场热炒“传媒概念”的时候,报业的投资活动已表现出浮躁的倾向。一些媒体急功近利,热衷资本运营的多,关注媒介品牌等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少。媒体缺乏自己长远发展的规划,资金推动下的报业经济有虚热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阳光卫视与新浪的合作,是“跨媒体传播”的模式,但这并非它们独创的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异质媒体的激烈竟争,促使媒体之间彼此交叉传播与整合,由此而产生了“跨媒体传播”的经营理念与运用范例。过去几年中,全球资本市场投资热点大都在互联网。然而,网络泡沫破灭之后,资本又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日渐升温的传媒产业。加上目前的传播机构一般都靠单一媒体创造效益,这种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竞争,实施跨媒体和跨行业兼并就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中国即将进入WTO,国内的传媒市场不可避免将面临一定程…  相似文献   

9.
一目了然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中国媒体世界性眼光的内涵随着经济追求和政治宣传的不断刺激和影响,各国资本开始逐渐进入国际传播竞争之中,国际传播活动便开始向强弱截然分明的两极演变:一部分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媒体逐渐成为传媒强国,获得媒介霸权;一部分发展中或较为贫穷的国家逐渐失  相似文献   

10.
我国媒体融资渠道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红 《当代传播》2004,(1):19-2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传媒业进入了高强度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媒体的规模化发展势必使媒体产生增加投资的内在需求。然而,目前我国媒体普遍缺乏资金,能否有效融通资金便成了影响传媒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媒体资金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从政府、资本市场、银行等方面积极拓展媒体融资渠道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一 媒体进入资本市场,这只能看作一个新的发展的开始,不能以追求上市为终极目的.媒体经营得好,会受到投资者的肯定和追捧,反过来就可能被二级市场所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入资本市场等于打造了一把双刃剑,搞好了会所向披靡,搞不好会伤到自己.北青传媒(1000.HK)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李欣  李岚 《新闻前哨》2004,(7):47-48
一、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背景——中西方媒体产业的发展轨迹与前景 世界传媒产业的变化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四个转变:经营体制上由公营向民营转变;经营结构上由单一媒体业向以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跨行业转变;经营组织上由自由竞争向寡头竞争转变;经营策略上由国内竞争瓜分市场向对外输出瓜分市场转变,而每一次转变都与资本的输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传播渠道对现代传媒市场的推动和提升不仅体现在媒体内容可以更加顺畅、便捷、及时地触达受众,让媒体传播的伴随性和移动性得以彰显,从而让现代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媒体传播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导致传媒市场如此的繁荣和精彩,甚至有些目不暇接。当今媒体市场和媒体产业的巨大变革是由于技术推动和传播渠道的立体、丰富、多元化的助推。当今的中国媒体传播市场,资本的参与热情和政策的引领起到了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产业规制理论为调查框架,以传媒业界人士为调查对象,发现在传媒市场结构方面,多数受访者认为我国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但竞争并不充分且公平不足.竞争压力首要来自于市场变化而非政策管制,激励创新成为提高传媒产业效率的最大共识而非传媒机构产权改革.经营行为上,多数受访者认为新兴媒体在研发、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投入方面高于传统媒体,行政成本则相反.传媒绩效上,八成从业人士肯定了我国传媒宣传党政政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国有传媒企业的社会效益认可度高于非国有媒体企业,经济效益则相反,预示着我国未来传媒规制创新将面临异常复杂的权衡与决策.  相似文献   

15.
秦爽 《当代传播》2004,(2):27-30
在论述传媒与资本市场链接这一经济现象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经济学的概念,即:何谓资本市场、何谓资本运营、何谓媒体的资本.……  相似文献   

16.
谢耘耕  陈昆 《新闻记者》2004,(12):50-53
一、媒体投资热中的警示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广告、发行、制作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传媒行业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资本与媒体的联姻成为中国传媒市场的一大热点。但仔细分析一下:近年来的一些媒体与资本合作的案例中,许多往往是开场轰轰烈烈、中途吵吵闹闹、收尾冷冷清清,能做到和和美美,媒体与投资方达成双赢的比例较低;大多数都是中途分手,甚至能做到好合好散的都很少。在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媒体除了损失有形的资源投入外,其无形的品牌形象也随之贬值。  相似文献   

17.
"和谐媒体"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慎界定“和谐媒体” 最近以来。在人们论及和谐社会构建中新闻传媒的作用时。“和谐媒体”的概念被频繁使用。要构建和谐社会.无疑需要新闻传媒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切实努力。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新闻传媒,如果本身并不和谐.那是不可思议的。但“和谐媒体”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因此笔者不主张在学术研究的语境中太多地使用这样一个缺乏审慎界定的概念。而如果缺乏审慎的界定,它就很可能被误读。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后期,各类资本纷纷介入传媒,特别是近两年,海外巨头对中国传媒业的注意力有所加强。虽然媒体和资本的“联姻”尚存在许多问题,但并不妨碍投资媒体正在成为继投资网络之后的又一股热潮。林林总总的报刊市场上,多出了许多幕后老板或股东;形式繁多、数目庞大的合作项目在洽谈;另有大批找“壳”的资金和待价而沽的“壳”,也在寻求偶合碰撞的机会。有识之士不禁发出疑问———  相似文献   

19.
陈中原 《新闻记者》2002,(11):45-47
在第5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获悉 ,十多年来 ,东欧 (政治意义上的概念 )社会与传媒的变化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美国和欧盟都已投巨资帮助有关学者深入调查研究东欧媒体的变化。东欧传媒的变化也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关注的话题 ,除了大会安排的报告内容外 ,我有幸在会议期间就这个话题向与会学者请教 ,获得了部分信息和材料。东欧媒体变化的几个阶段经历历史巨变的1990~1992年。随着苏联的解体 ,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政治力量处于较量之中 ,东欧各个国家的政府普遍放松了对媒体的管制 ,媒体似乎从传统政治体制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20.
孔云云 《新闻世界》2013,(9):189-190
传媒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成为媒体争夺的焦点。传媒经济活动在市场上的盈利模式是二次售卖,参与两个市场:内容市场与广告市场。传媒的影响力发生依次经过接触环节、认知环节、说服环节、二次传播环节。因此扩大媒体的影响力需要媒体树立品牌意识和主流媒体的意识,以此影响主流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