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所谓短新闻,应该是浓缩新闻事实精华的新闻精品。首先它的新闻价值要高,其次它的篇幅要短。可以用“言简意深”来说明短新闻的特点。如何写好短新闻?我的体会是:写好短新闻,一是提炼主题要“精”;二是选取材料要“精”;三是文字写作要“精”。提炼主题要“精”何为主题?主题应该是一篇新闻作品提出的重要问题和体现的中心思想,是选择和组织新闻材料的依据,也是贯穿新闻写作过程的主要线索。用通俗的话说,主题是一篇作品中“画龙点睛”之笔,没有这一笔,短新闻也就失去了“灵魂”。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写作中,我喜欢写采访札记,每年都要写一些。从我的经验看,采访札记的特点是:所用的材料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新闻五要素俱全,它不同于消息:有时有人物,有情节,但一般不全面铺开,它不同于通讯;有分析,有议论,但不长篇大沦,它不同于评论。它足以事实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记者在写作新闻时,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且要向读者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它的意义和影响。这后一个任务,主要是用交代新闻背景的方法来完成。 西方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有着较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风指的是写作新闻作品的风气。它既包括新闻工作者报道写作新闻的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包括新闻作品的风格、格调和风尚。好的新闻文风可体现在以下方面:要讲真话,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这就决定了新闻作  相似文献   

5.
新闻文风指的是写作新闻作品的风气。它既包括新闻工作者报道写作新闻的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包括新闻作品的风格、格调和风尚。好的新闻文风可体现在以下方面:要讲真话,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客观新闻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化了的意识形态,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它要受到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或不同政治信仰或不同认识水平的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点的制约。这就使某些新闻规律具有特殊性。目前已被认识和掌握的特殊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新闻选择的局限性。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对新闻事实的选择要受到新闻政策的制约。哪些事实应该选择,哪些事实不应该选择,都要受到阶级利益和记者观点、立场的影响;受众欲知的,政策不一定允许知道,受众不想知道的,政策却往  相似文献   

7.
New Journalism有译"新新闻学"或"新兴新闻学"的,也有译"新新闻写作""新新闻报道"或"新新闻报道文学"的."新集纳主义"是音译,是介于新闻和小说之间的一种写作体裁,意译以"新新闻写作"较好.本世纪60年代,美国文艺评论界流行过"现实与虚构混合"的理论,认为要真正反映现实,最好是用新闻的形式报道真人真事,但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即用虚构的手法来写,于是兴起了"新新闻写作".这类作品的作者,被称为"新新闻记者"."新新闻写作"是用小说的技巧、文艺的笔法,报告所见所闻,既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又允许作者在描写事实  相似文献   

8.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33-34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这种困难并非指写作本身,而是说把较为抽象的事件写活了很不容易,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讯切入口。选得恰当,才便于讲道理。特别是事件通讯,必须要通过“人”来反映,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因而,通讯一般地带有情感色彩,这也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李咏梅 《新闻传播》2023,(24):113-114
新闻报道要用事实来说话。首先,新闻要反映事实;更关键的是:新闻要用事实来“说话”。新闻写作要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基本规律,新闻写作质量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事实的捕捉、筛选是否成功——是否捕捉、筛选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电视消息《灰鹤“落户”迎河湾》以灰鹤“落户”的“果”,揭示了生态改善的“因”。体现了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的精神,并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21-2022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灰鹤报道里的画中“话”》通过解析作品创作的特点,意在表达:新闻工作只有始终坚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客观报道事实真相,才能践行”四力”,写出有精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好报道,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想象力,新闻工作需要想象,但新闻作品不能有想象的成分。记者对得来的材料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消化,但这是表现在对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材料的取舍、着重点的选择上。既然要“准确地再现”事实真相,就应忠于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将零星的材料合理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原本就存在的,新闻作品只是将其再现,而不是想象出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用事实说话,以事实本身的力量来影响读者。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是新闻写作争取的目标,也是新闻修辞追求的效果。新闻事实的面貌千姿百态。有的新闻事实就是一个具体事实本身,它往往生动形象,直观可感;有的新闻事实则是对大量具体事实的综合概括,失去了生动活泼的形态,已不具有直观可感性。要对不同形态的新  相似文献   

12.
批评报道的主题确定之后,紧接着的工作是选择典型的新闻事实,以便充分而鲜明地体现和表达主题。 一篇批评报道的主题是它的全部新闻事实(材料)思想意义的集中概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新闻批评报道的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主题是从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是包含在材料(新闻事实)之中的道理。但材料并不是道理本身,它只是供作者提炼主题的原料。换句话说,主题是作者在观察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写作的时候,材料又必须由主题来统摄,如果没有主题来统摄,不分主次的、散乱无序的材料,不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时甚至会损害主题,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王夫之说过:“意(主题)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堂永曰绪论内编》)批评报道写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选择典型的新闻事实来体现和表达主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想象力,新闻工作需要想象,但新闻作品不能有想象的成分。记者对得来的材料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消化,但这是表现在对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材料的取舍、着重点的选择上。既然要“准确地再现”事实真相,就应忠于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将零星的材料合理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原本就存在的,新闻作品只是将其再现,而不是想象出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重点是介绍新闻写作的方法、技巧、知识,很受读者的欢迎。但是,好的新闻作品,首先要有好的新闻内容,好的新闻内容是通过成功的新闻采访活动获得的。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有了成功的新闻采访,才能有成功的新闻写作。这是采访和写作关系的一般道理。当然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了成功的新闻采访,也有了好的新闻内容,没有写出好的新闻报道。从这个情况分析,新闻写作的方法、技巧、知识,也是产生好新闻的一个重要条件。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但从一般的道理来说,新闻采访,占有材料,是写出好新闻的基础,而写作是加工工程。好比做米饭,大米是基础,烧饭的方法、技巧是加工制作。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说法。这是事实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  相似文献   

15.
“人有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好作品至少要对其中一种或几种产生感染力”——这是西方一本新闻写作教科书上的话,说得颇有道理。通常,我们也都知道,写作应当具体、生动,但真到动笔时,却不容易奏效。原因之一,就在于忘记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事实:我们的读者具有5种而不是一种感官,要想给他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就  相似文献   

16.
选题要有大境界,写作要用小角度,这个道理可以用最精髓的8个字概括起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先说“大处着眼”。“大处着眼”,要求记者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有意识地置微观于宏观之中,去掂量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从而由小及大,由点及面,把新闻事实放在应有的背景之下,去展示它内在的新闻价值。河南广播电视报推荐参评’97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言论《不打行吗?》,最初的萌芽本是流传在全国农村影片交易会上的一个笑话——“问:在农村,最走红的是哪类影片?答:武打片。问:其次呢?答…  相似文献   

17.
事实是第一性的。几乎每部新闻写作的基本教材,开宗明义,都会首先讲到这一点。新闻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向读者报道“事实”,报道“新近发生的”,“广大读者应知、欲知未知的”“重要事实”。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有新闻价值,但是有价值的新闻却必须由事实构成。因此,我们在学习新闻写作时,头一项基本功,就是要研究如何选择你所要报道的事实。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事实?这里面的确有着很丰富的业务内容。诸如,什么是“重要”的事实?有些事情在你这个单位,或者在一定范围内的确应该算是“重要”的,可是,在更大范围里,它却不一定算是重…  相似文献   

18.
寻觅特点     
一位富有经验的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的工作手段是什么呢?主要是选择。这话说得真好。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是凭想象来创作,而只能靠事实,要忠实于客观事实,真实地进行报道。报道什么事实?记者从每次工作的第一步就开始了选择。选择什么事实来进行报道?选择什么角度来进行报道?记者无权编造或改变事实,但是,记者有权对事实进行选择,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这是记者的权力,也是记者的基本功。怎样选择事实来进行报道?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著名记者毕山就曾在一篇介绍新闻写作经验的文章里指出:抓住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新闻的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通过传播新近事实的信息来发表无形的意见。用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因素的事实来“说话”,体现阶级、政党的意志、思想,观念和政策,以便感化、影响新闻受众,使之跟着行动,这是消息写作的重要目的。新闻的主题和作者的倾向性是通过选择、安排新闻事实体现出来的。作者一般不直接出来说话。请看消息《玉门原油开始东运》中的几段陈述:“西北玉门油矿生产的原油,从11月份起已开始源源东运,供应东北和华东的炼油厂炼制成品。”“这次玉门油矿的原油从祖国的西北到东北3000公里长的运输线上,大量东运,是我国历史上的创举,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建设的日益发展。”(引自《消息选评》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版)这条消息用“玉门原油东运”这一重要事实来说明我国石油工业的新发展,打破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历史神话,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这些话作者没有说,而把此意蕴含在新闻事实的陈述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一、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隐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个事实之中,让读者通过这一事实自己悟出某种道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把自己需要阐述的某种道理、某种观点、某种思想认识隐藏在其中,从而影响、感染、教育读者。美国著名记者、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一本现代国际新闻作品中的杰作。年轻的记者不畏艰难险阻,不顾生死安危,在共产党和红军活动的地区进行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