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乐园曾经编印出版过两册《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出版时间一为1972年,一为1983年。1972年8月15日,吴乐园将其欲出让的红印花邮票汇编成《吴氏邮票让品目录——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出版(图1),该册为16开,合计32页,虽然仅30余页且多为黑白印刷,但集众多名贵红印花邮票而汇编一集,首开红印花售品专辑之先河。  相似文献   

2.
1960年2月,李颂平推出了他编著的"中国邮学丛书"第3辑——《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票》(图1)。此书为32开,60余页,其中红印花部分达30个页码,约占全书之半。书中,"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内容分"缘起"、"加盖式样及种类"、"加盖之程序"、"加盖之版式"、"样票及变体"、"印刷及发行数量"、"邮戳"、"国家邮政局成立后之邮资"等八部分(图2)。编著者在书中讨论了红印花原票的命名和小1元票的性质。他说,原票"与邮票并无关系,并能称之为漏盖票,只可视作一种参考资料",他根据红印花  相似文献   

3.
红印花原票是“红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红印花张号资料的挖掘上,黄光城具有开拓性的发现。1965年在英国华邮藏家大卫德爵士遗集中发现2件带张号的红印花邮票:大2分上半张50枚带“6500”张号及大4分25枚全格带“2305”张号。  相似文献   

4.
台湾华裕宽于十多年前开始收集红印花票实物的资料,三年前向美国中华集邮会台湾分会公开,由该会于2002年组成14人编辑小组,历时16个月,完成《红印花封片简执据存世考》,全书搜罗实寄品615件(其中可疑者36件)、汇银执据36件。作者认为此书材料已具备相当的代表性,遂扣除可疑者,以579  相似文献   

5.
采珠撷玉     
未见介绍过的红印花原票 斯宾克公司于2002年11月24日在香港拍卖邮品,其中有一件带左上角边纸的红印花原票四方连(估价150-180万港元)[《上海集邮》成交价连佣金172.5港元,图见封二],从附图可见,这是一件在全国邮刊上都未介绍过的四方连。据此,可将黄光城在《海关红印花原票流传考图鉴》中统计的53枚增加到57枚,再加2002年10月深圳拍卖的直双连和上海拍卖的单枚,则可确认此票存世总数已达60枚。此前已有一件带左上角边纸的单枚,表明红印花原票至少有两个全张(200枚)曾被分撕和流传。此件左边纸较阔,可见一条长约15mm的直的"对准线"。  相似文献   

6.
采珠撷玉     
敝友在去年下半年从一位欧洲后裔手中购到红印花大一元十六方连(4×4)一件。时隔百年之后,让其重回国人怀抱,令人鼓舞。这件十六连带有左、上方完整边纸,销1897年3月6  相似文献   

7.
集邮界每每回忆“文革”浩劫,总会提起一桩令人揪心的事件——集中清点、销毁国家库存邮票,其中包括一大批早期珍罕邮票也被扔进炉火里焚毁,有人称之为“不堪回首的邮票劫难”。被烧毁的珍邮中,首推上海海关移交的清代红印花原票761枚! 1997年台湾《邮史研究》刊出一篇文章(注),提及这批红印花原票的处理经过是:“‘文革’开始后,七十年代初,邮电部被军管,当时一位军代表下令留十枚, 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一枚、单枚票一枚、横四连二件,其余全部烧毁,即烧掉七六一枚红印花原票。”  相似文献   

8.
周炜良在列文斯顿主编的《邮学季刊》1952年第1卷第2、3期中,用近20页的篇幅连载了《中国1897年印花加盖票》一文(图1、图2)。他认为这些用未发行的3分税票加盖形成的邮票颇为有趣,亦特别受集邮爱好者所喜爱,且不说其中产生了几种公认的稀世珍品,其加盖版式也各有特征,很值得研究。粗分的话,红印花加盖票可以分为大字5种和  相似文献   

9.
黄光城一生撰写邮文数以千计,尤以红印花邮票研究享誉邮坛。他的红印花邮票研究专著有两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1976年编印出版的《红印花小壹圆票存世考图鉴》(下称“小壹圆图鉴”)。  相似文献   

10.
红印花邮票的实寄封、片、简及汇银执据,对于红印花邮票发行、使用时间,邮资、邮路等"红学"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有多少件红印花邮票的封、片、简及汇银执据能留存至今天,并可供集邮者研究呢?翻开《红印花封片简执据存世考》专著,答案就自然知晓丁。台湾省集邮家华裕宽一直致力于红印花邮票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邮票史上,红印花原票是"谜一样的邮品" --它原来的使命是作为晚清海关复出口派司制度完税凭证上的背胶印花,但自1896年9月18日在英国印竣并运交上海江海关之后,印量达100万枚的红印花原票却没有一枚当作印花使用过。它具有国名、面值和齿孔, 但它并非邮票,却荣踞清代珍邮"前四宝"之列。有确凿的海关档史资料证明红印花原票共印了100万枚,后来用作加盖暂作洋银邮票只加盖了近65万枚,尚有35万枚  相似文献   

12.
陈健 《上海集邮》2011,(1):43-45
香港Interasia第14-17次·2010.7.31-8.1(下) 红印花封有23件,精品不多。1897.9.21汉口寄维也纳封(图1),贴红印花小2分横五连、万寿再版大字长距2分横双连、万寿初版半分直双连,均销汉口大圆戳,合计邮资15分,加贴法客邮25生丁1枚销法客邮9.24日戳,9.25转法国邮船戳,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华邮中,红印花邮票声誉极高。而在华人中开创红印花邮票研究先河者当属周今觉。1931年12月出版的《邮学月刊》第4卷的"三周年纪念号"(图1,刘广实先生藏品)上曾刊发周今觉《红印花小2分版式之研究》一文。此文乃周今觉看到英国邮学家克礼门(A.B.clements)在《斯科特邮票月刊》上发表的红  相似文献   

14.
清代邮票近来持续走红,给收藏家和投资者以巨大的信心,尤其是一些珍罕的名件更是看好。这几个月来,价格迅猛上窜的典型品种,莫过于“绿衣红娘”——红印花小2分绿色加盖票。1897年清代国家邮政发行的8种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11,(8):48-48
1.红印花小2分倒盖票实寄封目前存世有几件?2.俄国第一种邮票颁布公告定于何年何月何日发售?3.《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译者是谁?  相似文献   

16.
丁劲松  赵岳 《上海集邮》2012,(12):32-35,2
小2分倒盖兼复盖邮票是红印花加盖邮票中非常著名的变体票。这种倒盖和复盖同时出现的"一错再错"现象在红印花小2分邮票的加盖过程中仅发生过一次,错票存世量不超过20枚,被誉为红印花  相似文献   

17.
红印花票本身不属于邮票范畴之内,但是以它为原票加盖了8种邮票,即“当壹分”、“小贰分”、“大贰分”、“小肆分”、“大肆分”、“小壹元”、“大壹元”及“当伍元”。其中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邮票是中国邮票中首屈一指的头号名贵邮票。为此,红印花原票也身价倍增,在二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台湾省在台北举办"中国古典邮票展览",展出大龙、小龙、万寿和红印花,盛况空前,而最"抢镜头"的莫过于红印花,尤以"天下一品,举世无双"的小一元四方连为全场主角。此次邮展闭幕后,台湾省邮政总局接受集邮人士建议,决定编印"中国古典邮票专刊",以资弘扬邮学,随即指定有  相似文献   

19.
陈复祥认为"小二分"是红印花诸票中唯一不是海关造册处加盖的,其版式独特,加盖字模"破损杂乱、且多错印",与其余面值的红印花加盖票  相似文献   

20.
兰青  晓风 《上海集邮》2014,(5):41-42
红印花邮票发行百余年来,在海内外的各种集邮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红学”研究的中英文文章,可谓浩瀚如海、数以干计。这些文章是几代“红学”研究者探究和钻研红印花邮票的历程记录,篇篇都凝聚着作并的付出的辛劳和投入的智慧。大量的“红学”研究学术文章亦是集邮者了解和研究红印花邮票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