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论大学生高消费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高消费现象令人深感焦虑与不安。据有关资料反映,一些城市大学生每月人均消费200元以上,沿海许多城市大学生每月人均消费达300元以上,远远高于当地城市居民人均月消费,也高于本科毕业生参加工作转正后的基本工资。笔者曾对本校1958名学生消费支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是月平均消费在150元以下的有152人,占7畅;在150-200元的有340人,占17%;在200-250元的有825人,占42%;在250—300元的有421人,占21%;在300元以上的有220人,占13%;少数学生甚至突破400元。本校地处经济不发达的广西东北部地区,这个消费水平是很…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重视,有必要深入分析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点,查找根源及其危害,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确保在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点 1.据大庆石油学院去年统计,打算谈恋爱的学生一年级下学期达到一定比例,四年级达到67%左右,且男同学多于女同学,各年级都有50%左右的学生表  相似文献   

3.
韩师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了我院111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判断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8.9%。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明显,文、理科,文化背景及家庭住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走在大学校园,几年前还比较少见的大学生佩带手机、呼机现象,眼下已不再新鲜,学生当中,每月手机费在百元以上者,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在有的学校,现已佩带呼机的占30%,佩带手机的比例也在10%左右。 大学生佩带手机、呼机,真有这个必要吗?对此,多数大学生觉得无可非议。部分同学认为“很正常”,假如家庭条件和个人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兰州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不同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源、性别等角度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做了多重比较,并对调查对象的消费炫耀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大部分为合理消费,其消费水平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有一定的相关,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消费明显低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的消费,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是饮食方面的消费,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师专484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年级大学生中有16。7%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34.1%可能有某种心理障碍,这些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文科学生多于理科学生。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三种神经症倾向,占31%-51%左右,其中男生焦虑症倾向高于女生,女生强迫症倾向高于男生,女生有比较明显的抑郁症倾向;文科学生强迫症倾向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焦虑症倾向高于文科学生,文科学生抑郁症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有700多万在校大学生,他们中家庭经济困难的约占19%,特别困难的约占9%。高校新生报到因家庭贫困导致放弃入学资格的比例也一直偏高。  相似文献   

8.
张宁  杜兴润 《贵州教育》2009,(18):19-20
一、七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偏差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我们认为最好从七年级开始。因为这是中小学衔接阶段,对于学生学习心理影响极大。因此,2008年9月我们对刚人学的七年级(1)班、(5)班新生作了一次无记名问卷形式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这两个班都是大班额,学生数都在80人以上。结果发现92.6%左右的学生都存在学习心理问题,61.5%左右的学生有轻度的学习心理问题,24.8%左右学生有中度的学习心理问题,8.9%左右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学习心理问题。40位同学学习方法较差,占总数的50%左右;16位同学适应性差,占总数的20%左右;18位同学经不住挫折,占总数的22%左右;17位同学学习上目的不明确,占总数的21%左右;8位同学对学习无兴趣,占总数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和教学重点的确定 我校五年级有四个班,学生二百四十四人。他们的年龄多在十一岁左右,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学生的家庭出身来看,干部占全年级人数的41%,工人占31%,知识分子占21%,其他占7%。从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来看,由于他们受了多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一般的都初步具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五讲四美”、“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高职大学生校园内刷卡消费数据的分析,比较了大学生在不同校区、不同年级、不同时段、不同家庭状况的消费差异和消费特点,提出了合理的管理建议,为学校改善学生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后勤服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了895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和基本健康,有各类神经症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96%;在控制的各种因素中,年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为明显,,理科及男,女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及其消费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受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出现两极分化的消费趋势,并且男生比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大学生消费水平高。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冲动性、个体差异性、外控性、盲目性等特点。社会各方面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鼓励他们开展勤工助学和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在发展,家庭收入在增加,父母给孩子的钱也在增多。孩子们手中的钱多了,他们是如何花费的呢?据调查资料显示,每天花费5元以下的学生占70%,6—10元的占12%,10元以上的占8%,不花钱的占10%。就其用途而言,购买学习用品的占15%,玩具及其它占17%,食品高达68%。讲究吃、穿、玩,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正在孩子们身上蔓延滋生。孩子不合理消费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消费传媒导向的原因,也有学校消费教育不力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则是家庭消费教育的失误所致。成功的父母都很重…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乡四所具有鲜明城乡特点学校的学生课外培训消费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的问卷对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消费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家庭子女数、父母亲学历、年级不同等,对学生的课外培训消费不同程度的影响。城镇学生和家庭月收入高的学生课外培训消费规模和支出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应从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及家庭四个方面规范和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外培训消费。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以弱智儿童为教育对象的特殊学校。学生智商(IQ)的平均值在35左右(正常为70),学生进校时各方面能力都较低。学生家庭环境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靠祖父母抚养等),还有少数学生的父母本身就弱智。家庭经济好或较好的占20%,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50%,余下30%的家庭要靠政府补助才能维持生活。在此情况下,这些学生很难和其他正常儿童一样有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竞争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自编的大学生竞争心理量表对1306名大学生被试正式测量,比较他们在竞争心理各层面上的差异以及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处区域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表现的竞争心理特点。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总的竞争心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在竞争策略上明显地高于来自村屯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在竞争策略上明显地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性别、家庭所处区域与经济状况在竞争策略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农林院校的比例还要大一些,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27%,贫困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月生活费不超过300元,有16%的贫困生依靠亲友的资助完成学业,目前有近80%的贫困生参加了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还有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生,学校不仅提供岗位,还在第一时间内帮他们申请了政府部门的助学贷款,保障其生活、学习,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生利用假期打过工。  相似文献   

18.
我校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占有很大比例。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我校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在1000元~2000元之间占20%左右。如果我们分别以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和2000元作为标准来界定特困生和贫困生的话,那么,我校有近25%的学生是特困生,近20%的学生是贫困生。近几年,随着我国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的逐渐拉大、高校收费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特困生群体有膨胀的趋势。虽然在各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研究报告显示,20%-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因神经和精神疾病休、退学人数占总休、退学人数的第一位,表明心理卫生问题已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构成了对健康的严重威胁。为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克服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心理疾患,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对本校(交通学院)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与分析,以求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心理教育的策略,并为学校教育、学生管理、心理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学生的学费由公费转为自费,给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带来了新的问题。有资料显示,高校贫困生占20%左右,特困生占7%-10%。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及各高校采取贴息贷款等措施缓解他们的困难处境:一些团体也从各种渠道伸出援助之手,但这只能改变部分贫困生的生存现状,或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贫困程度。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同龄人,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他们都乐观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